鬼子以小队为单位,伪军则按连或中队分兵,每队间隔三到四里,像梳子般向西展开搜索。加上穿插其间的斥候,这“梳子”就成了能刮净头皮虱子的篦子,密密麻麻地往山林里扎。
为了照顾转移的山民,刘芳跟着队伍撤离了山林,留下王志先等人帮游击队侦察敌情。今早八点多,王志先和小凳子在李庄附近发现北面山坡有鬼子,刚往南转移,又撞见伪军,两股敌人沿着两侧山谷齐头并进,分明是要像犁地一样把山林翻个遍。
两人决定立刻回玉皇峰报信。十点多穿过一片谷地时,云开雾散,他俩急匆匆的身影被五里外的鬼子斥候盯上了。军曹举着望远镜一瞧,见两人行色匆匆,当即派两个斥候悄悄尾随。可王志先和小凳子只顾着赶路,绕山坡、穿谷地,斜着往山上爬,压根没察觉身后的尾巴。
两人慌慌张张往山洞跑,早忘了附近有暗哨。铁蛋盯着望远镜小声嘀咕:“是县委王干事,看来鬼子进山了,离咱不远。”狗剩见王志先快爬上坡顶,急着说:“咱拦住问问情况吧?”
铁蛋拽了拽他的草帽:“李队说过暗哨别暴露。鬼子肯定进山了,咱盯紧这儿就行。”狗剩点点头,不再作声。
对面山壁陡得像刀削,东边还有悬崖,敌人要过来只能绕前面山口。铁蛋举着望远镜扫了一圈,身后没大部队。光线足得很,他放下望远镜往北探头——忽然看见山口那边有东西闪了两下,像两只蹦跶的蚊子。他猛地举起望远镜:
镜筒里光影晃动,两个抱枪的人影正猫腰挪步,其中一个背着箱子,腰间刺刀在阳光下反着光。
两人穿着百姓衣裳,但铁蛋瞅着面生,游击队里没这号人。他俩个头不高,动作跟猴子似的敏捷,眼看王志先翻了山坡,立刻加快脚步追上来。铁蛋调着望远镜焦距,压低声音对狗剩、石头说:“后面有尾巴,先别露头。”
狗剩和石头也瞧见了那俩影子,顿时绷紧身子趴在草丛里。十分钟后,俩斥候摸到坡底往上爬,那鬼鬼祟祟的架势,不用问就是鬼子斥候。铁蛋收起望远镜,三人握紧了枪。
等斥候爬到坡顶,趴在两百多米外的石头后面,正拿望远镜搜索洞口附近的岗哨时,铁蛋挥挥手,带着两人借着石缝和草丛摸过去。刚到七十米处,斥候发现了动静,翻身举枪的瞬间,铁蛋的枪响了——子弹穿胸而过,狗剩和石头也跟着开火,另一个斥候应声倒地。
没死透的斥候还在呜哩哇啦喊着摸枪,铁蛋边跑边补枪:“弄死他们!”三人子弹齐发,斥候身上转眼布满血窟窿。等靠近了,狗剩和石头捡枪搜身,铁蛋却被旁边一个布盖着的匣子吸引,掀开布一看,里头扑棱着两只鸽子,圆眼睛惊恐地瞪着生人——那背在斥候身后的,根本不是箱子,是装信鸽的笼子!
“他们带鸽子干啥?”石头盯着笼子里扑腾的鸽子,还惦记着能不能烤了打牙祭。铁蛋想起老爹讲过古代飞鸽传书的事儿,瞅了瞅地上的纸片——虽然看不懂日文,但八成是在标记游击队位置,便学着刘东的模样皱眉道:“这是用来送情报的。”
石头一愣,弯腰拎起鸽子笼仔细查看,果真在鸽子左腿上发现个刻着字的铁环。铁蛋也顾不上研究上面写啥,当下让石头背着两杆枪,带上鸽子、望远镜和纸片回山洞报信。他和狗剩留下继续监视——附近肯定还有其他斥候,刚才那几声枪响,保准会把人引来。
枪声一响,山洞里的队员都绷紧了神经。刘东拔枪大喊:“准备转移!”大伙早有准备:缴获的战马、重机枪都送了军分区,连大铁锅都埋好做了记号,弹药、被褥、干粮捆扎妥当,随时能走。
可转眼间,枪声又没了。
刘东爬到山洞上方,举起望远镜望向枪响的方向,视野里只有晃动的树影,没发现人影。
张大年和老孟也跟了上来,老孟的望远镜被铁蛋拿走了,只能盯着刘东和张大年手里的镜筒干着急。比起望远镜,他更惦记枪响的位置——那正是铁蛋他们潜伏的暗哨点。
枪声惊得王志先手脚并用往山上爬,快到洞口时扯开嗓子喊:“刘队长,鬼子来了!”这一嗓子像炸雷劈在洞口,洞里队员瞬间握紧枪支,张大年抬手就去拉绳子,想放倒旁边的槐树给暗哨发信号——都到这份上了,还留暗哨干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