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基建工程(求鲜花)

换源:

  前来从事捕快这份工作的人。

绝大多数家境贫寒。

他们从未料到,自己初来乍到的第一天就能品尝到美味的小炒肉。

那是一道香气扑鼻的辣椒炒肉。

虽说其中辣椒占据多数。

但每个人碗里仍能分到四五片肥瘦相间。

令人垂涎欲滴的肉块。

仅仅是这一道菜再配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

这样的生活水平在整个县城都堪称一流。

四位伶俐乖巧的丫鬟会轮流来到厨房协助炊事事宜。

今日是其中两位,明日则换成另外两位。

而在家丁之中,除去那些身兼临时衙役之职者外。

剩下的四人亦是两两分组前来帮厨。

负责掌勺烹饪的大厨。

乃是来自一家已没落餐馆的二灶师傅。

尽管只是二灶,但对于烹制这种大锅饭菜。

他可是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吴进跟随众人一同走进食堂准备用餐。

当他望见那色泽诱人的小炒肉时。

喉咙不禁滚动起来,情不自禁地吞咽起口水。

他家境贫苦至极,平日里只有在过年过节之时。

才能略微沾上些许油腥味。

此刻只见一只只大碗被盛得满满当当。

每碗都装有足足三两白花花的米饭和二两香喷喷的菜肴。

众人风卷残云般大快朵颐,吃得满嘴流油。

待享用完饭菜之后。

再端起一碗鲜美的蛋花汤慢慢喝下,好不畅快!

单就这一月的伙食标准而言。

其价值甚至超过了他们半月所得的工钱。

之所以衙门这里给出的工资并不高。

其中缘由倒也不难理解。

倘若每月给予捕快三两银子。

但所有生活开销均需自理。

包括日常的饮食、住宿以及其他琐碎费用等。

那么实际上这样算下来,对于捕快自身而言。

反倒不如就在衙门口享受包吃包住的待遇。

每个月仅仅领取一两银子来得更为划算些。

毕竟在生活当中,最为棘手和关键的问题往往便是吃住方面的安排。

至于衣物和鞋子这些基本用品。

则由衙门口统一发放提供。

如此一来那每月所得的一两银子便可谓是实打实的纯利润。

相较之下那所谓的三两银子不过只是表面看起来较多的毛利润罢了。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

衙门实际向捕快们开出的月薪仅为二两银子而已。

待众人用过餐后,便纷纷开始进入休憩时间。

在隔壁设有耳房,此处乃是供衙役们居住之所。

房间内尚有空余的床铺位置。

许飞和吴进此刻也正于其中歇息。

这种大通铺规模颇大。

一次性足足能够容纳三十人平躺就寝。

不仅如此左右两侧皆设有同样规格的耳房。

总计可同时安置六十人之多。

然而张志与曹寅二人则有所不同。

他们拥有专门独立的厢房用以休息。

待到午后时分,这两人还需外出执行外勤任务——前去追讨债务。

与此同时苏锦尘手中紧握着一张精心绘制的规划图。

眉头微皱陷入沉思之中。

仔细琢磨着究竟应当将其所要建造之物选址于何处才最为适宜。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

最终他选定了位于城南的一处特定位置。

此地乃是穷人们聚居之所。

仅需征收十亩土地便可展开建设工程。

初步规划工坊面积约四千平方。

其主营项目将集中于布匹及纺织品的生产制作。

待时机成熟之后。

我们还计划进一步推进衣服的批量生产和加工业务。

而负责这一系列后勤事务统筹安排之人。

非南大壮莫属。

经过一番精心选址。

最终决定在城南区域选定一块合适的地块。

并随即启动拆迁相关工作。

此次共计有三十余户人家的土地被纳入征迁范围。

当听闻此乃衙门因建造工坊所需而实施的征地行动时。

众人心中虽稍有忐忑。

但随后得知自家被征地者可安排家人进入工坊务工。

且所拆除的房屋将会按照市场价的两倍予以赔付时。

所有人皆喜出望外。

要知道如此高额的赔偿金额对于这些贫苦百姓来说简直是连做梦都未曾敢想之事!

以往面对衙门的决策,即便心有不满或抵触。

又有谁敢公然阻拦呢?

更何况若是衙门执意强拆。

不给分文补偿,普通民众也是无可奈何啊!

然而现今的情况却截然不同。

衙门非但未对他们加以欺凌压迫。

反倒给出了超乎想象的双倍房价赔偿。

更为关键的是还给他们提供了一份稳定可靠的工作机会!

对于那些辛勤劳作的人们。

苏锦尘向来慷慨大方,从不吝啬。

他准备的饭菜丰盛可口。

不仅有香气四溢的猪肉炒菜。

还搭配着鲜美浓郁的肉汤和满满一碗的四两米饭。

每一个人都吃得心满意足、喜笑颜开。

因为这样的食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可是几个月甚至半年都难以品尝到的美味佳肴啊!

在这个时代,“养家糊口”绝非一句空谈。

而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根深蒂固。

即便生活再贫困潦倒。

人们也依然想方设法地娶妻生子。

然而对于那些没有一份稳定工作的人而言。

结婚生子无疑是极为沉重的负担。

正因如此他们不得不每日拼命地干活。

四处寻找工作机会。

毫不夸张地说,一个普通的工作岗位往往会吸引数十个人前来竞争。

其激烈程度犹如几十只饿狼抢夺一块仅有的肥肉。

若是想要成为大型工坊里的正式工人。

那难度简直堪比如今进入国有企业并获得正式编制一般困难重重。

虽说做个合同工相对容易一些。

但想要转正却又是另一番景象。

这就如同国家电网、中国邮政等知名国企。

真正能拥有正式编制的员工寥寥无几。

大部分人只能以合同工的身份默默奋斗。

饱餐一顿之后,众人稍作歇息。

短短半个小时过后。

便再次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中。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