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自封热河省省长,开展三年计划 !

换源:

  李云山望着热河这片饱经沧桑却又充满希望的土地,深知责任重大。

剿匪行动的胜利,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要让热河真正焕发生机,抵御未来的危机,必须有所作为。

权衡之下,他自封为热河省省长兼虎贲军三军总司令。

凭借着在热河民众心中如日中天的威望,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三年计划。

李云山迅速组建了一支由各领域专家和虎贲军骨干组成的核心团队,共同谋划热河的发展蓝图。

在一次动员大会上,李云山目光坚定地对众人说道:“热河历经磨难,如今正是我们崛起之时。这三年,我们要让热河脱胎换骨,成为抵御外敌的坚实堡垒!”

计划伊始,李云山将目光敏锐地投向轻工业,视其为热河崛起的首要突破口。

他心里清楚,轻工业不仅能切实满足民众的日常所需,更是积累资金与技术的关键,为重工业的腾飞奠定坚实根基。

李云山亲自出马,踏遍热河的每一寸土地,只为寻觅那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绝佳厂址。

最终,他在热河河畔选定了一块风水宝地,这里水路交通发达,原材料运输便捷,劳动力资源也颇为丰富。

纺织厂的建设率先拉开帷幕。

李云山从系统空间购置了一批最先进的纺织机器,这些机器构造精巧,自动化程度极高,引得周围百姓纷纷前来围观。

为了让纺织厂尽快运转起来,他一方面派遣专人前往沿海发达地区,高薪聘请经验丰富的纺织技师,另一方面在热河本地广泛招募年轻女工。

女工们被组织起来,参加了为期数月的专业培训。

培训期间,李云山常常亲临现场,鼓励她们:“姐妹们,咱们热河的纺织业就靠你们了!学好这门手艺,不仅能让自己过上好日子,还能让咱热河的纺织产品名扬四方!”

在技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女工们刻苦学习,很快便掌握了纺织技术。

与此同时,卷烟厂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李云山突发奇想,决定首创过滤嘴香烟,打造具有热河特色、闻名全国的“华夏牌”香烟。

他邀请了国内顶尖的烟草专家,共同研发香烟配方。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与调整,终于研制出了口感醇厚、香气独特的中高档香烟。

为了保证烟草的品质,李云山在热河开辟了专门的烟草种植基地,精心挑选优质烟草品种进行种植。

在种植过程中,他引入了先进的种植技术,确保烟草的质量上乘。

卷烟厂内,从烟叶的烘烤、切丝到香烟的卷制、包装,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关。

肉类罐头厂的建设同样如火如荼。

猪肉罐头厂、牛肉罐头厂、羊肉罐头厂如雨后春笋般在热河大地上拔地而起。

李云山深知,肉类罐头不仅便于储存和运输,还能有效解决肉类的保鲜问题,为百姓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

还开设了方便面厂,压缩饼干厂。

这些新出现的新奇东西,在淞沪等大城市极受欢迎。

同时军方也不断给这些方便面厂压缩饼干厂罐头厂提供订单,令他们扩大规模。

其实是为战时储备粮做好准备。

李云山打算在抗战前一年大量储备各种罐头压缩饼干,方便面等,为抗战胜利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罐头厂的建设过程中,李云山对生产流程进行了严格规范。

从牲畜的采购、检验到屠宰、加工,每一个环节都遵循高标准、严要求。

他还引入了先进的杀菌技术和密封工艺,确保罐头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除了上述工厂,李云山还大力发展了造纸厂、肥皂厂等轻工业。

造纸厂采用当地丰富的木材资源,生产出各类书写纸、包装纸等,满足了热河本地及周边地区的用纸需求。

肥皂厂则利用天然油脂和碱,生产出清洁效果好、气味芬芳的肥皂,深受百姓喜爱。

在李云山的精心规划与大力推动下,热河的轻工业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这片曾经饱受战乱之苦的土地。

这些轻工业工厂的建立,不仅为热河百姓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水平,更为热河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为重工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资金和技术。

纺织厂的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

李云山从系统空间中购置了先进的纺织设备,这些设备工艺精湛,生产效率极高。

同时,他派人四处招募15岁到40岁,心灵手巧的女工,对她们进行专业培训。

培训过程中,李云山经常亲临现场,鼓励女工们:“你们是热河轻工业崛起的希望,学好技术,不仅能改善自己的生活,还能为热河的发展添砖加瓦!”

食品厂的建设也不例外。

为了确保食品质量,李云山严格把控原材料的采购,选用热河当地优质的农产品。

在设备安装调试阶段,他和技术人员日夜坚守,确保每一台机器都能正常运行。

很快,热河本地生产的布匹和食品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不仅满足了本地需求,还通过贸易渠道运往周边地区,为热河赚取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在轻工业初见成效后,李云山将目光投向了重工业。

热河矿产资源丰富,开矿业成为重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他再次动用系统空间,购买了大量先进的开矿设备,从大型挖掘机到高效选矿机,一应俱全。

开矿工程正式启动,李云山任命经验丰富的赵刚负责统筹。

赵刚带领着一群年轻力壮的工人,浩浩荡荡地奔赴矿区。

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艰苦的工作环境,赵刚毫无惧色。

他身先士卒,与工人们一同奋战在一线。

在一次开矿作业中,设备突发故障,赵刚不顾危险,深入矿井排查问题。

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终于修复了设备,确保了开矿工作的顺利进行。

与此同时,李云山全力推动重工业设备机床的引进与生产。

他在热河建立了专门的机床制造厂,从系统空间获取先进的机床制造技术和图纸。

为了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李云山开办了工业技术学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授课,培养了一批批掌握先进技术的工人和工程师。

在机床制造厂的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

资金紧张、技术难题层出不穷,但李云山从未退缩。

他多方筹措资金,亲自组织技术团队攻坚克难。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第一台由热河自主生产的高精度机床终于诞生。

这台机床的诞生,标志着热河重工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李云山还有一个更为宏大的目标——暗中发展大型兵工厂。

他深知,在即将到来的全面抗战中,武器装备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兵工厂的选址极为隐秘,位于热河一处山谷之中,四周群山环绕,便于隐蔽和防守。

建设兵工厂并非易事,从厂房搭建到设备安装,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策划。

李云山从系统空间购买了全套的兵工生产设备,包括枪械生产线、火炮制造设备等。

同时,他抽调了虎贲军中的技术骨干,组成了兵工厂的核心团队。

为了保守兵工厂的秘密,李云山制定了严格的保密制度。

所有参与兵工厂建设和生产的人员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和宣誓,确保不会泄露任何机密。

在兵工厂建设过程中,李云山经常乔装打扮,亲自前往视察,指导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河的三年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

轻工业蓬勃发展,产品畅销各地;开矿业蒸蒸日上,源源不断地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材料;重工业逐渐崛起,机床制造技术日益成熟。

而那座隐藏在山谷中的大型兵工厂,也开始悄然生产出一批批先进的武器装备,为未来的抗战储备着强大的力量。

热河省在李云山的带领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饱受匪患和战乱之苦的土地,如今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工厂里机器轰鸣,矿山上热火朝天,学校里书声琅琅。

百姓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对李云山和虎贲军的拥护之情也愈发深厚。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