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调九十八师前去援助!
关于楚天奇的真实身份,在秃头军里虽然不是公开的秘密,但也没几个人真正了解。
甚至当年和他一起在黄埔军校的同学,以及教官们,也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内情。
因为楚天奇从不在外人面前谈论他与秃头的关系。
如果不是张志中亲口说出,这几个将军做梦也想不到,前线的一个小小步兵团长竟然有这样的背景。
说实在的,如果非要在张志中和楚天奇之间选一个得罪,他们绝对会选择张志中,而不会去惹楚天奇。
很明显,秃头对楚天奇相当看重,直接派援军支援这一点就足以说明楚天奇在他心目中的地位非凡。
"以楚天奇与校长的关系,他如果想升官发财,根本不需要用这种手段。"
张志中很了解楚天奇,因为在黄埔军校第九期时,当时的校长就是他。别人不清楚楚天奇的底细,但他从一开始就明白了。
当楚天奇还在黄埔军校时,光头曾不止一次通过张志中打听他的表现,就连第一夫人也经常来电询问他的情况。
尽管如此,楚天奇从未依靠过光头,在军校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九期一千多个学员中无人能及。
其他人怎么样张志中不知道,但如果谈到楚天奇,他可是最有发言权的那个。
所以即便楚天奇报告的内容有些离谱,但从内心来说,张志中相信他不会夸大其词或撒谎。
说到升官发财,这对很多人极具诱惑力,但张志中很清楚,楚天奇曾经多次拒绝了光头给予的晋升机会。不然的话,现在最起码也该是个师长了,教导总队队长更不可能落到桂永清头上。
此时此刻,楚天奇那充满朝气且自信的形象出现在了张志中的脑海里。
听到楚天奇身份的消息后,在场的几个将领态度立马变了。
无论他们是信任张志中还是不敢得罪楚天奇,总之都表现出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如果重藤支队增援吴淞口,第三团恐怕会陷入险境,总指挥必须立刻命令他们撤离,并调九十八师前去援助!"
众人纷纷表达意见,因为战报上显示,在击败第六联队之后,第三团自己的损失也非常惨重。
如果被重藤支队包围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大家都不希望看到楚天奇在其手下发生什么意外,万一惹恼了秃头给自己找麻烦可怎么得了。
张志中环顾四周,虽然心里对这些人态度转变表示不屑,但并没有表现出来。"目前还不宜轻易撤退第三团,否则可能让九十八师来不及构建好防线就被敌人突破。所以第三团需要坚持住,为九十八师争取更多准备时间。"
张志中的决定让大家无言以对,虽然张本人不怕得罪秃头,但在场的其他人都不敢。因此,他们只能听从指令。
接下来,张志中又补充道:"楚天奇是我的学生,我知道他是什么性格的人。哪怕我现在下令撤退,他也绝不会听从!何况,第三团已经被编入九十八师作战序列,这件事应该由夏楚忠全权负责。"
听了这番话,大家都表示赞同。
随后,张志中转头吩咐助手,"把这份第三团的战报转发给总裁!"
……
就在古都指挥部里坐镇的秃头很快就收到了张志中转来的电报。
看到电报上的信息,秃头那平静如水的脸上露出了宽慰的笑容。
而在他身旁站着的是来汇报工作的戴老板。
戴老板带回来的情报正是关于重藤部队的消息。刚刚军统那边也查到了,这支日本队伍正朝南进发,目的地正是吴淞口。
"雨农,你看下这份报告。"秃头把电报递给了戴老板。
一听是楚天奇传来的战况,戴老板立刻来了兴趣接过来看,但很快眉头就紧皱了起来,"校长,我们这边刚收到消息说,小日本的重藤支队掉转方向去了吴淞口。没想到原因是第六联队几乎全灭了。"
他随即追问:"你确定他们的目标真是吴淞口?"
戴老板严肃地点了点头回答:"没错,他们两个步兵大队乘坐的船只已经到吴淞口了,还有一个炮兵大队加上一个坦克中队跟着。"
听了这话,秃头马上站起身来回走动着说道:"重藤部队人马超过一万,以目前楚天奇手中的力量难以应对,必须赶快通知他立刻撤出吴淞口!"
然而戴老板却摇头道:"可能已经来不及了,敌人可能已经开始登陆了。"
这个消息让秃头更为焦急,不顾一旁的戴老板,直接开启了私人电台给楚天奇发送紧急指令。
没过多久便收到了回复,内容使他更加不安。
原来,秃头亲自指示楚天奇撤退,但后者回复说日本人已经开始行动,当前条件下无法离开,并保证自己会有办法全身而退。
看完翻译过来的内容,秃头继续与对方联系,强调重藤这支部队不是小数目,实际上是日方精锐力量。
虽然只有两个常规步兵单位,但他们还配备了专门的山地及重型火炮小组以及大量后勤支援,实力远超一般旅级编制。
即便如此,楚天奇的回答依旧简洁明快,他表示可以让上头发放心,自己不仅有计划撤离,还会努力带回第六连队的旗帜作为礼物送给秃头。
....................................................................................
求鲜花,求评价票支持,作者写过同类型的文,炒冷饭一下,每天最少五到六更爆发,求支持!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