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哲盯着屏幕上跳动的IP追踪坐标,手指在AR眼镜边缘摩挲了半晌,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来都来了,不送点礼物回去,岂不是太失礼?”
陈默已经调出了系统“虚拟实验模拟”功能界面——这是他们之前为应对数据篡改而专门开发的模块,曾在项目中期汇报中展示过一次——光标在密密麻麻的数据模块间跳跃。他头也不抬地说:“伪造数据包这活儿得精细,咱们得让他们以为钓到了大鱼。”
林雪晴站在一旁,目光沉静,“必须让这些假数据看起来真实可信,不能让他们起疑。”
陶哲点头,“那就先复现他们篡改过的配方数据特征,再根据我们的实验模型做微调。”
三人迅速分工,陈默负责技术层面的数据模拟和格式匹配,林雪晴提供原始实验数据和参数逻辑,陶哲则统筹整个伪造过程,确保数据流的连贯性和合理性。
键盘敲击声在实验室里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咖啡与金属混杂的气息。窗外天色渐亮,晨曦透过玻璃洒在桌面上,映出一行行滚动的数据流。
“搞定。”陈默长舒一口气,将最终生成的伪造数据包上传至服务器,并设定了自动诱捕机制,“只要他们再来偷窥,这套数据就会主动‘泄露’出去。”
陶哲看了眼时间,“接下来就等他们上钩。”
果然,不到两个小时,系统警报响起——境外IP再次入侵,目标正是那个伪造数据包。
“来了。”陈默眼睛一亮,立刻启动追踪程序。
系统界面开始飞速运算,三维地图投影在空中,红点闪烁,定位逐渐清晰。
“新加坡、日本……还有一个在美国本土。”陶哲低声重复了一遍,眼神逐渐冷了下来,“霍克基金会的动作比我们想象的还快。”
“但他们没想到我们会反向追踪。”林雪晴语气冷硬。
陶哲没有说话,只是盯着屏幕上的坐标信息。他的喉结微微滚动了一下,像是某种决定正在心中成型——他忽然想到,一旦反击成功,是否会有无辜者被牵连?这个念头一闪而过,但他很快压下犹豫,继续紧盯屏幕。
“下一步?”陈默问。
“放料。”
林雪晴会意,立刻联系自己在黑客联盟的老朋友,制定了一套数据散布计划。她选择了一个匿名渠道,在暗网上悄然发布了那份“供应商造假”的伪造报告——过程中遭遇对方临时更改交易规则,她果断更换备用账户完成发布。
“别急着爆出来,先让它发酵。”她说。
几个小时后,几家主流科技媒体突然爆出新闻,标题刺目:《某光刻胶供应商涉嫌数据造假,产品稳定性遭质疑》。
舆论瞬间炸锅,相关企业股价应声暴跌。
陈默看着手机推送的消息,忍不住笑了。“漂亮。”他说,“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布的局,最后成了自己的陷阱。”
陶哲却依然神情凝重,“这只是第一步。”
他知道,真正的反击才刚刚开始。
与此同时,国防科工局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会议结束后,官方正式表态支持项目推进,并对相关指控展开调查。
周振国发来一条简短消息:“干得不错。”
陶哲回了个“谢谢”,然后继续盯着电脑屏幕。
那三个可疑IP的背后,究竟还有多少隐藏的力量?
他不知道,但他知道一件事:这场仗,不能只靠防守。
当天晚上,团队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后续行动方案。会议室灯光略显昏黄,椅子在地板上拖出细碎的摩擦声,众人围坐在长桌前,气氛紧张而凝重。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自证清白。”陶哲环视众人,“我们要把他们的套路,原封不动地还回去。”
林雪晴挑眉,“你是说……”
“让他们尝尝被栽赃的滋味。”陶哲淡淡一笑,“用他们自己的方式。”
会议室里一时沉默。
片刻后,陈默咧嘴笑了,眼中闪过一丝兴奋,“我喜欢这个思路。”
计划很快成型。
第一步是放出更精确的伪造数据包,这次不仅包括光刻胶配方,还加入了硅晶圆炉项目的部分核心参数,当然都是经过处理的“毒数据”。
第二步是引导国外间谍组织获取这些数据,并通过他们的内部渠道传播出去,形成“证据链闭环”。
第三步,则是借助艾琳·李在国际学术圈的关系,安排一场“偶然”的技术研讨会,让那些拿到伪造数据的研究人员当众展示所谓的“新发现”。
一旦他们公开使用这些伪造数据,就是陶哲团队反制的最佳时机。
“他们会发现自己引以为豪的成果,其实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林雪晴冷冷地说。
陶哲看着她的侧脸,忽然觉得她比任何时候都要锋利。
“准备好了吗?”他问。
“随时可以。”陈默已经连接好追踪系统,随时准备捕捉对方的访问痕迹。
“那就开始吧。”
数据包一经释放,就像一颗深水炸弹,在网络世界中悄然下沉。没过多久,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
【检测到伪造数据已被下载并转发至多个境外终端】
陶哲嘴角扬起,“他们吃饵了。”
接下来的两天,一切按计划进行。
伪造数据在某些国外科研机构和供应商之间流传开来。不久后,有论文草稿引用了其中的部分参数。
就在同一天,艾琳·李在一场国际材料科学研讨会上,巧妙地引导了几位研究人员展示他们的“新成果”。
画面投在大屏幕上,图表、曲线、参数一一列出,台下专家纷纷惊叹。
但下一秒,陶哲团队同步发布了一份声明,指出这些所谓“新发现”的数据来源存在严重问题,并附上了完整的溯源记录。
现场一片哗然。
紧接着,几家国际期刊相继撤稿,要求相关研究者重新核查数据来源。
风暴席卷而来。
与此同时,国内媒体也开始跟进报道,揭露了国外供应商联合抹黑陶哲团队的事实,并曝光了其在多起技术争议中的不当行为。
舆论风向彻底逆转。
“你们干得太狠了。”苏明远打来电话时,语气带着几分玩味,“不过我喜欢。”
陶哲只是笑了笑,“兵不厌诈。”
挂掉电话后,他站在窗前,望着城市的夜景。远处工业区灯火通明,像一头终于睁开双眼的巨兽。
他知道,这场反击只是一个开始。
而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埋头记录数据的科研助理。
他正一步步,走向更高的战场。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系统提示:
【是否执行最终清理操作?】
陶哲低头看着那串按钮,指尖悬停在确认键上方——脑海中闪过无数可能的后果:会不会影响到无辜节点?会不会引发更大的国际纠纷?但他知道,如果不按下,敌人终将卷土重来。他深吸一口气,缓缓按下确认键。
一道蓝光闪过,系统进入深度清理状态。
而在千里之外,某个数据中心的服务器突然死机,所有非法数据流入路径被彻底封锁。
这一刻,真正的战争开始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