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破局新材料

换源:

  昏暗的灯光下,陶哲的目光死死锁住纸条上那串诡异的编码,眉头拧成了疙瘩。他反反复复将纸条翻转了数次,指尖在纸面摩挲出细碎的沙沙声,总觉得这串字符背后暗藏玄机。

“先不管它。”他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把这事暂时压在心底,“现在最要紧的,是搞清楚艾琳那边有没有新发现。”

林雪晴坐在一旁,正低头翻看一份项目进度表,听到这话抬起头:“你真打算去找她?”

“必须得找。”陶哲语气坚定,“我们现在的处境,已经不是靠自己能撑过去的了。”

陈默在一旁敲着键盘,头也不抬地说:“我这边查到点线索,那个匿名包裹的寄件人IP,居然绕过了三层加密路由,最后指向一个私人实验室。但奇怪的是,那个实验室早就注销了。”

“注销了?”林雪晴皱眉,“那怎么还能发快递?”

“要么是有人冒用名义,”陈默推了推兜帽,“要么……就是这个实验室根本就没真正关掉。”

陶哲眼神一闪,低声说道:“看来事情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

话音刚落,系统提示音突然响起:

【科研情报分析功能已就绪,是否调用?】

陶哲毫不犹豫地点了确认。

下一秒,屏幕上跳出一大片数据流,密密麻麻的专利信息、材料参数、研究论文摘要如银河般在屏幕上流淌而过。

“稀土添加剂……”他快速扫视列表,脸色越来越凝重,“果然有问题。”

“怎么了?”林雪晴凑过来。

“我们的供应商,在这种添加剂上拥有三项核心专利,而且都还没到期。”陶哲咬牙,“这意味着,如果我们继续使用这套方案,等于是在踩雷。”

林雪晴倒吸一口冷气:“那就意味着——项目可能要停摆。”

“除非找到替代方案。”陶哲目光一沉。

系统适时弹出一条建议:

【检测到一种新型二维材料,具备相似性能,且无专利壁垒,适配度83%。】

“二维材料?”林雪晴眼睛亮了一下,“哪种?石墨烯?”

“不是。”陶哲摇头,“是一种叫‘MXene’的过渡金属碳化物,最近几年才开始被广泛研究。它的导电性和热稳定性特别适合用于光刻机的散热模块和高精度电路层。”

“问题是我们没做过相关实验。”林雪晴皱眉,“贸然换材料,风险太大。”

陶哲沉默了几秒,然后拨通了艾琳·李的电话。

电话很快接通,那边传来她略带慵懒的声音:“就知道你会来找我。”

“你手上是不是有那种新型二维材料?”陶哲开门见山。

艾琳轻笑一声:“你消息倒是灵通。没错,我们团队最近确实在研究一种改良型MXene复合材料,性能比传统版本强不少。我们希望能在合作中共同申请新材料应用的相关专利。”

“能不能合作?”陶哲直接问。

“当然可以。”艾琳顿了顿,“不过,有个条件。”

“说吧。”

“我想看看你们的光刻机测试结果,尤其是极端温度下的表现数据。”

陶哲心里微微一动:“你想拿这些数据发表论文?”

“不止。”艾琳语气认真起来,“这种材料在某些特殊环境下,可能会表现出意想不到的性能变化。我想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

陶哲没有立刻答应,而是看了眼旁边的林雪晴和陈默,两人点了点头。

“行。”他说,“但我们得当面谈。”

“没问题。”艾琳爽快答应,“我在敦煌研究院,随时欢迎你来。”

挂断电话后,陶哲长舒一口气。

“我们要去敦煌?”林雪晴惊讶。

“对。”陶哲点头,“那边的环境模拟实验室全国顶尖,正好适合做进一步测试。”

“那我们现在就出发?”林雪晴已经开始收拾东西。

“等我把几个接口交接一下。”陶哲拿起笔记本电脑,开始整理资料,“另外,让周教授也一起来。”

“他同意了?”陈默问。

“我已经跟他通过气。”陶哲一边打字一边说,“他对新材料也很感兴趣。”

一行人动作迅速,当天下午就登上了飞往敦煌的航班。

抵达研究院后,艾琳亲自接待了他们。

她穿着一袭淡青色刺绣长裙,头发随意挽起,脚上是一双布艺拖鞋,整个人看起来像是从某个艺术展走出来的。

实验室里仪器嗡嗡作响,空调送出微弱的风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

“欢迎来到我的秘密基地。”她笑着带他们走进一间实验室。

里面设备齐全,墙上挂着几幅复杂的结构图,角落里还养着一只黑猫,正趴在一台显微镜旁边打盹。

“这就是你说的那种材料?”陶哲指着桌上的一块银灰色薄片。

“对。”艾琳拿起一片递给陶哲,“这是经过表面改性的Ti3C2TxMXene薄膜,导热性、导电性都很优秀,最关键的是,它在高温下依然稳定。”

陶哲接过,入手轻盈,触感却带着一丝金属的冰冷。

“我们可以试试它的极限。”他抬头看向艾琳,“比如在150℃甚至更高的温度下。”

艾琳笑了笑:“正好,这里就有个高温模拟舱。”

测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仪器启动时的低频震动,接着是温度逐渐上升时的数据波动,随后是材料在极限条件下受力反馈的变化,最后是冷却过程中周围空气因温差产生的细微扰动。

在这期间,陶哲和艾琳几乎形影不离,两人围绕着材料性能展开深入讨论,从理论模型到实验设计,再到数据建模,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某次休息时,艾琳忽然说:“你知道吗?其实我当初离开导师,就是因为他在一篇关键论文上把我名字删掉了。”

陶哲一愣:“所以你才那么在意署名权?”

“嗯。”她轻轻点头,“科研不该是权力的游戏。”

陶哲看着她,忽然觉得眼前这个女人,比他想象中还要纯粹得多。

回到实验室的第三天,测试终于完成。

结果显示,这种新型材料不仅能在极端温度下保持稳定,还在某些指标上超出了预期。

“成了!”林雪晴兴奋地拍手。

陶哲却没有太激动,反而盯着屏幕上的数据看了很久。他先是露出短暂的欣喜,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但很快又被更深的怀疑取代。

“有什么不对劲吗?”艾琳察觉到了他的迟疑。

“没什么。”陶哲摇摇头,“只是觉得……太顺利了。”

艾琳若有所思地看着他,没再追问。

就在这时,陈默忽然冲进来:“你们猜怎么着?我刚才收到一封匿名邮件,里面提到了苏明远!”

众人一惊。

“邮件内容是什么?”陶哲急问。

“只有一句话。”陈默打开手机,“‘小心那个徽记,它代表的是一个国际学术组织的暗线网络。’”

空气瞬间安静下来。

陶哲握紧拳头,眼神逐渐凌厉。

他终于明白了——这一切,不只是商业竞争那么简单。

这背后,牵扯的是一场更大、更深的棋局。

而他们,已经被卷入其中。

“看来,”他缓缓开口,“这场仗,真的开始了。”

他决定不再被动等待,而是主动出击,调查这个神秘的国际学术组织。

同时,他也开始思考,与艾琳共享部分核心数据是否会在未来引发技术泄露的风险。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