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林远办公室的台灯亮得发白。
阿明攥着手机站在桌前,
刘副司长今早把我堵在茶水间。阿明喉结动了动,手机屏幕亮起又熄灭,是调查组内部群的消息提醒,他说联盟的账太干净,干净得像用漂白水涮过三遍。
财务报表连小数点后两位都对得上,查了三个月连张皱巴巴的报销单都找不着——这不符合常理。
林远靠在转椅上,指尖摩挲着钢笔帽。
他记得三天前阿柔在咨询室说过,当一个组织完美到没有漏洞,人们反而会怀疑漏洞藏得更深。
此刻刘副司长的质疑,不过是这句话的现实注脚。
阿华呢?他突然问。
半小时前带着礼盒去了赤柱监狱。阿明看了眼手表,约了那个被联盟端了的走私头目王大海。
林远的钢笔在桌面敲出轻响。
王大海半年前因为海上私运电子元件被抓,联盟当时提供了关键的货轮调度记录。
现在这个关键证人,该变成关键举报人了。
让阿华把伪造的交易清单夹在给王大海的中药里。林远翻开抽屉,里面躺着份打印好的A4纸,金额要小,小到像是走账失误;时间要散,散到查起来像长期习惯。
太刻意的漏洞反而会被看穿。
阿明瞳孔微缩:您这是...
他们要找污点,我就给他们污点。林远把纸推过去,纸角压着枚联盟的钢印,等王大海在提审室拍着桌子喊林远收了我二十万保护费,调查组自然要暂停审查,转去查这些证据。他指节抵着下巴,这时候他们越忙,我越有时间处理阿彪的尾巴。
话音未落,办公室门被叩响。
阿武裹着一身晨雾进来,皮靴在地板上踩出湿印:湾仔、油麻地的场子都加了三倍人手,阿彪的旧部昨晚在码头碰过头,有两个小头目带着砍刀。他从怀里摸出张地图,摊开在桌上,我让阿杰带着共享收益的方案去了和胜和的茶餐厅,现在应该在跟阿龙谈分成比例。
林远盯着地图上圈红的几个点,忽然笑了:阿杰那小子,最会说和气生财。
你猜阿龙是要刀,还是要钱?
阿武挠了挠后颈:那混球昨天还骂您是假正经,今早阿杰提了三七分账——他眼睛亮得跟见了金子似的。
窗外传来汽车鸣笛,是阿华的黑色轿车停在楼下。
林远望着后视镜里阿华提着礼盒走向监狱大门的身影,转身对阿明说:去告诉陈司长,联盟配合调查,所有账目随时备查。他顿了顿,再让人把王大海的举报信复印件送到《星岛日报》。
阿明走后,办公室陷入短暂的寂静。
林远拉开抽屉,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二本账本,每本都贴着不同年份的标签。
这些是他让阿亮用三个月时间,从联盟成立第一天开始,按照略有瑕疵的标准重新做的账——小数点后两位的误差,偶尔超支的茶水费,甚至有张阿武去年买创可贴的五元收据。
完美的漏洞,才是最好的盾牌。
林先生。阿亮抱着笔记本电脑进来,镜片上蒙着层雾气,财务流向分析出来了。他敲了敲键盘,屏幕上跳出条蜿蜒的资金曲线,有笔两百万的美金,从开曼群岛的离岸账户出发,经过新加坡、澳门,昨天半夜打进了深水埗的建材公司。
林远凑近看,那家建材公司的法人名字他没听过,但账户流水里有半条备注:码头维修款。
而联盟上个月刚拨了三百万给深水埗做治安亭翻新——这不是巧合。
封了这个账户。他指节重重敲在建材公司四个字上,把资金路径和联盟无关的证明同步给阿明。他摸出手机,给阿明发了条消息,告诉调查组,这是我们主动发现的境外资金渗透,联盟坚决配合彻查。
阿亮推了推眼镜:需要通知廉政公署吗?
暂时不用。林远盯着屏幕上的资金曲线,先让调查组看看,我们不仅配合,还能帮他们找问题。
傍晚时分,《星岛日报》的头版炸了。联盟头目涉黑?
前走私犯狱中举报的标题占了半个版面,配着王大海在提审室拍桌子的模糊照片。
调查组的会议室里,刘副司长把报纸拍在桌上:现在舆论都在说我们包庇,必须暂停审查,重新调查联盟!
陈司长推了推眼镜:证据呢?
王大海的举报信里连转账记录都没有。
那是因为林远做得干净!刘副司长的脸涨得通红,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群众的眼睛需要事实。陈司长翻开桌上的文件,刚才联盟送来了境外资金渗透的证据,还主动封了相关账户。
他们配合调查的诚意,比某些人空口白牙的质疑更有说服力。
会议室外,林远站在玻璃幕墙前,看着里面争执的身影。
阿明从后面走过来,手里捏着封匿名信:刚收到的,邮戳是尖沙咀。
林远拆开信,里面是张银行流水单,户名是李兆基——调查组里负责审计的副处长。
流水单上,每隔两个月就有笔十万港币的转账,来自开曼群岛的同一个离岸账户。
这是......阿明的声音发颤。
有人想把水搅得更浑。林远把信折好,放回阿明手里,但浑水里,才能摸到大鱼。
夜色渐深时,阿杰从和胜和的茶餐厅回来,西装口袋里还揣着半块菠萝包。阿龙同意签共享协议了。他把合同递给林远,他说您比阿彪大方,至少不会把兄弟的血当酒喝。
林远翻着合同,在三七分账处停住。
阿明的电话突然响起,他接起听了两句,脸色骤变:调查组收到匿名举报,李副处长的账户......
林远抬头看向窗外,远处传来警笛声,摸出根烟,却没点,只是望着窗外。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