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合作达成,海外业务启动

换源:

  柏林的夜风依旧带着寒意,陈宇站在远景资本大楼前,目光沉稳。监控摄像头在他身后悄然转动,他却仿佛未曾察觉。此刻,他心中清楚,这只是跨文化谈判的第一步,真正的合作尚未开始。

次日清晨,远景资本总部的会议室里已经布置妥当。陈宇一行人提前半小时抵达,小林将最后几页合同细节检查完毕,递给陈宇确认。汉斯·穆勒已经在会议桌一侧等候,身旁坐着两位投资人代表,神情严肃。

“陈先生,感谢您再次前来。”汉斯站起身,与陈宇握手,“我们几位投资人对您的方案很感兴趣,但在正式签约之前,我们还有一些条款需要确认。”

陈宇点头,落座后翻开合同副本,目光迅速扫过那些新增的附加条款。其中一条格外引人注目:要求中方团队必须提供完整的财务报表,并由德国第三方审计机构审核。

“这条款,是出于对我们资金流向的担忧?”陈宇语气平静。

“可以这么理解。”坐在汉斯右侧的投资人开口,“毕竟这是我们的第一笔跨国合作,风险控制是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

陈宇没有立刻回应,而是调出系统中的“谈判专家”能力界面。一道微弱的光晕在眼前闪现,他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多个应对策略。他选择了一个最稳妥的方式——强调信任建立的过程,而非一次性承诺。

“我理解你们的顾虑。”陈宇缓缓说道,“但财务透明不是单方面的义务,而应该是双向的信任基础。我们可以提供季度财报,同时,也希望远景资本能定期向我们反馈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

汉斯微微颔首,眼神中多了一丝欣赏。

“另外,关于审计问题。”陈宇继续道,“我们可以接受第三方审计,但希望是由双方共同选定的机构来执行,以确保公正性。”

对面的投资人低声交流了几句,最终那位提出审计建议的人点了点头:“这个提议可行。”

接下来的谈判持续了两个小时,围绕着知识产权归属、利润分配比例以及本地雇佣政策等问题展开。每一条款都被反复推敲,但陈宇始终保持着冷静和专业,用系统的“谈判专家”能力精准判断对方的心理预期,并适时做出让步。

最终,在下午三点左右,所有条款达成一致。

“那么,我们现在可以签字了吗?”汉斯笑着问道。

“当然。”陈宇拿起钢笔,在合同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签约仪式完成后,汉斯站起身,与陈宇紧紧握手:“欢迎来到德国市场,陈先生。”

“谢谢。”陈宇嘴角微扬,“这只是个开始。”

当天晚上,陈宇回到酒店,刚打开房门,系统提示音便响起:

【恭喜您完成海外合作任务!】【奖励已发放:“跨国经营”能力解锁,可提升海外业务管理效率及决策准确性。】

陈宇坐下,闭上眼感受着新获得的能力。脑海中仿佛多了无数条信息流,关于海外市场运营、人力资源配置、法律合规等方面的知识如潮水般涌入。他睁开眼,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只懂国内市场运作的商人。

第二天一早,陈宇召集团队开会,开始部署海外业务启动的具体计划。

“首先,我们要在法兰克福设立办事处,作为前期运营中心。”他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点,“然后,招聘本地员工,组建一支中德混合的管理团队。”

“关于供应链方面,我们需要尽快联系当地供应商,评估他们的生产能力和交付周期。”小林记录下要点。

“还有政府关系。”李明补充,“周然说德国对新能源企业有补贴政策,我们应该尽早申请。”

“没错。”陈宇点头,“另外,同行竞争也不容忽视。我们必须提前制定市场推广策略,抢占先机。”

几天后,陈宇亲自带队前往法兰克福选址,最终在一栋现代化写字楼内租下了两层办公室。装修期间,他一边协调国内团队的技术支持,一边与本地商会建立联系。

某天中午,他在一家本地餐厅用餐时,被一名中年男子主动搭话。

“陈先生?”

陈宇抬头,看到对方穿着西装,戴着金边眼镜,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

“我是卡尔·施耐德,本地一家能源公司的负责人。”男子自我介绍,“听说您正在筹备新能源项目,不知道是否有兴趣合作?”

陈宇微微一笑:“当然,我们正寻找本地合作伙伴。”

两人简单聊了几句,卡尔递上一张名片,表示愿意提供技术支持和渠道资源。陈宇接过名片,心里却清楚,这位“突然出现”的合作者,恐怕背后另有目的。

果然,几天后,周然带来消息:“卡尔的公司最近业绩下滑,他们希望通过与您合作获取技术资源,甚至可能想借机收购您的部分股权。”

“那就让他们知道,合作不是单方面的索取。”陈宇淡淡地说。

与此同时,一些本地媒体也开始关注陈宇的动向,甚至有报道质疑中国企业在欧洲市场的扩张是否会对本地产业构成威胁。

面对这些舆论压力,陈宇并没有慌乱。他利用系统赋予的“跨国经营”能力,快速分析出几家主要竞争对手的市场策略,并制定出一套反制方案。

“我们不能被动防守。”他对团队说,“要在本地树立正面形象,同时展示我们的技术实力。”

于是,一场面向德国本地工程师和行业专家的技术发布会迅速筹备起来。陈宇亲自到场演讲,展示了公司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的最新成果,并邀请几位德国专家现场测试样品性能。

活动结束后,多家科技类媒体纷纷报道此事,称“中国企业带来的新技术为德国新能源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推进之际,一封来自法兰克福市政府的邮件引起了陈宇的注意。

邮件内容简短而意味深长:“关于贵司拟建工厂的审批流程,因涉及多方利益,需进一步评估。”

陈宇盯着屏幕,眉头微皱。他知道,这不仅仅是流程问题,更可能是某些势力在背后施压。

他转头看向窗外,法兰克福的天空灰蒙蒙的,远处的工业区轮廓隐约可见。他的目光坚定,心中已有决断。

“既然有人想拦路……”他轻声自语,“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局观。”

就在这时,系统再次发出提示:

【您已完成一次跨文化谈判并达成合作意向】【下一步建议:深入本地产业链,拓展更多潜在合作机会】

陈宇嘴角微扬,起身走向窗边。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