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使者来了

换源:

  “报……军师,清廷使者来了。”

侍卫急急忙忙跑进内府来报。

“红妹子,清廷此时前来,所为何事?”

杨重英向土司纳诺红问道。

“不用猜,肯定是来拉拢我们的。”

纳诺红见怪不怪地回答。

“先让他进来,看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杨重英说完,就让侍卫带清廷使者进来。

不久,侍卫带领一身着便衣的汉人。

那人威风凛凛,

见到土司只是作揖行礼,

并不跪拜。

“土司大人,我奉明瑞将军将令,特来与贵部结为盟友。”

“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那信使说话时目空一切,并没正眼瞧杨重英与纳诺红。

“大人果然是天朝上国的大人物,官威就是与众不同。”

“既然是与我们结为盟友,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何明瑞将军不亲自前来歃血盟誓?”

“却要派你做空头说客。”

杨重英微笑说道。

“大胆土酋,你部不过是甲士1000余人的小小蛮部。”

“既无兵又无钱,明瑞将军愿意招抚你们,已经是皇恩浩荡,抬举你们了。”

“哪这么多废话?”

使者说的是慷慨激昂、义正词严。

杨重英只是觉得好笑,

清廷的人都这么趾高气扬,

飞扬跋扈吗?

“若是我们家大人不答应呢,不同明瑞将军结盟呢?”

杨重英伶俐地反问道。

“大人若是拒绝,天兵所过之处将片甲不留。”

“你家传承了二十余代的土司之位必将断绝。”

“那时你们就等着引颈受戮吧。”

使者狂妄地威胁道。

“实不相瞒,皇上已经钦点明瑞将军征伐缅部,天兵十万、大炮无数即将到达云南。”

“此次战争天兵势在必得,你们若是识相,现在还来得及。”使者接着威逼利诱,并扔下一纸盟约。

“5日后土司大人带上盟约、甲士、粮草、地图到明瑞将军营地请罪,将军或许会饶恕你们大不敬。”

“恐怕要让大人失望了。”

“我们遮望目前粮食充足,上下团结,兵强马壮。”

“明瑞将军若是想来作客,我们热情款待,若是兴师问罪,我们也绝不畏惧。”

纳诺红生气地说道。

杨重英冷冷的对使者说:“请大人先去馆驿休息,容我们商议商议。”

“告辞。”

使者拂袖而去,大摇大摆地走出了土司府。

杨重英马上叫苍侯召集幕府谋士和领地头人过来商议此事。

谋士和头人以及官吏们都来到土司府商议此事,大家私下里一件纷纷,对此并没有统一意见。

“苍侯,你来讲讲,此事应当如何应对。”杨重英期待地问道。“请诸位安静。”顿时府内鸦雀无声。

“老奴以为应当答应清廷使者,同明瑞将军结盟。”

“老夫也曾追随杨大人在官场多年,明瑞之厉害不仅仅在于其矫健骁勇。”

“更在于他是孝贤纯皇后的侄儿,乾隆最倚重的保和殿大学士傅恒的侄儿。”

苍侯掷地有声的说道。

“明瑞不可能败,就算失败,清廷肯定会举全国之力继续征伐。”

“清廷国力强盛,积蓄深厚,可以失败无数次而不倒;缅人则不然,相持消耗,不能长久。”

“遮望弱小,只能在巨人搏斗的缝隙苟且,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失败一次就死无葬身之地。”

“大人此言谬矣!”高仪站出来高声反驳。

“清廷势大,我们是否追随于他们而言并无多大区别。”

“今日使者桀骜的态度可以说明一切。”

“西南此地瘴气毒虫虎豹横行,北军前来必然不能适应。”

“到时疫病肆虐,病死病疲者定多余战死者,清廷大军想要长期对峙也力不从心,撤军北还不可避免。”

“元明以降皆是如此,此地只适于土人自治,不受王土归化。”

“缅人国小,亦会遭遇重创,两国交战互相削弱,与我有利。”

部下中有的支持苍侯,有的支持高仪,争论不休,难以定夺。

杨重英再问:“依高仪之见,我们应当如何?”

高仪侃侃而谈:“我们应该先与清廷使者拖延此事,既不答应,也不拒绝。”

“同时将清廷使者前来结盟的事情散布出去,让缅人知道我们的重要性。”

“到时他们派出使者必然奉上优厚的条件。”

纳诺红问道:“拖延也只能拖延两三日,使者看破我们故意拖着他,也会回去复命。”

“拖延两三日即可。”高仪回答。

“若是明瑞见我们不答应,提兵来兴师问罪如何是好?”

“遮望虽然距离清军进军路线不远,但山路狭窄崎岖,清军不可能不顾消耗,放弃攻打缅人主力,绕远而来进攻小小的土司城堡。”

“即使与清廷对立,我们在两军对阵时不动真格,就不会拉仇恨。”

“清军的目标是攻破阿瓦,迫使缅王称臣,因此必须消灭缅人主力。”

苍侯见高仪就是否与清廷结盟的利弊陈述得很清楚,

便不再反对。

杨重英思量良久,最终决定采纳高仪的意见。

拖延几日后,清廷使者见结盟不成,败兴而归。

将军明瑞本来对当地土司不甚重视,

使者回来禀报后不了了之。

缅人使者兀自不久也带着礼物来到遮望土司府游说纳诺红加入缅军。

那使者皮肤黝黑,双目有光,殷切的询问:“土司大人,我王迫切需要你的帮助。”

“前军主帅莽聂渺遮对大人仰慕已久,希望你们能去都城阿瓦做客。”

“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前几日清廷使者也过来劝说我们结盟,但被我们一口回绝了。”

纳诺红回答道。

“清军此次进攻不同往常,主将乃是大名鼎鼎的明瑞,不知道你王是否知晓?”

纳诺红又略带忧虑的问道。

“大人多虑了,不管他什么主将来,都会水土不服。”

“缅地交通闭塞,道路崎岖,我们只需要诱敌深入,拉长战线。”

“派小股部队不断袭击其运粮队伍,在坚壁清野,敌军在野外无法获得补给,又缺医少药,怎能不败。”兀自口吐莲花,说的头头是道。

“况且我军也非等闲,前两次击败清军,绝非偶然。”

“此次莽聂渺遮为主帅,将士们士气更胜,击败他们不在话下。”

杨重英这时严肃的问道:“清军年初才战败不久,才过半年又举大军。”

“可见清廷国强深不可测,若是今年复明年,如此消耗下去你国是否能支撑下去?”

兀自回答:“不瞒将军,我王现在正提军攻灭暹罗,此刻正率主力围攻大城府,不日可破。”

“城破后再回军此地,与莽聂渺遮两军汇合,与清廷争雄,攻略其地。”

“将来北上攻灭清廷也不是不可能,将军尽管放心。”

杨重英又接着说:

“我遮望地贫民穷,战争一年接一年,百姓生产停顿,生活陷于困顿。”

“去年蛮科莫将军与清廷杨应琚作战,甲士损失不少,秋收也被耽误,粮食不足,今年又遇到叛乱,元气大伤。”

“去年你们作战有功,所以此次主帅令我带来白银1万两作为酬劳,还将赠送粮食3万担。”

兀自笑着说道。

“不知此次土司大人派兵多少?”

“骑兵100,由杨重英将军统领,这100人乃我遮望的精锐之师,希望莽聂渺遮不要嫌少。”纳诺红回答。

兀自还是略微不满,问道:“去年蛮科莫将军率军700,我王十分满意,认为你们作战有功,才赐予你们这么多奖赏。”

“听说你们遮望精锐骑兵有200余名,那就全部带来吧,我们与清廷交战,骑兵不足,此刻正是将军出力之时。”

纳诺红急忙推脱:“遮望刚遭心乱,人心不稳,领内随时有在此叛乱的可能,忘大人理解。”

“此次领军主帅杨重英,乃万人敌,锐不可当。”

说完,杨重英张弓便射,五百步远外的飞鸟应声落地。

兀自看得目瞪口呆,便不再提增兵之事。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