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小仙女儿的“定身咒”

换源:

  李顺抿嘴一笑,开始耍赖皮:“瞧两位哥哥这话说的!要是真罚酒,我先躺地上装醉,你俩不背我回去,大人们肯定说你们‘见死不救’!到时候咱仨绑一块儿,谁也别想逃!”

小五赶紧搂着他肩膀小声安抚:“哎?别别别!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是出了名的一杯倒!兄弟你可是有名的千杯不醉。”

林峰也紧着解释:“李兄!李兄!我虽然不是一杯倒,但三大海碗下去,我也得躺下。”

李顺又抿嘴一笑道:“瞧你们眼巴巴的,我帮还不成么?不过我可不是千杯不醉,到时候罚酒我替你们喝成‘醉八仙’,回头你们俩得抬我回去。”

林峰肃然抱拳:“李兄仗义相助,日后若有差遣,林某绝不推辞。”

小五乐的直咧嘴,拍了拍李顺肩膀:“得嘞!记下兄弟这份情,改日好酒管够!”……

刚刚入席的时候,海龙和文轩把我和淼淼牵到座位上,才走去他们的位置上。这会儿,夫人们又有说的了。

都督夫人满眼含笑道:“往日只道副总兵大人是护妻楷模,今儿才知咱们这位都指挥同大人知更是藏得深!”跟着又看向淼淼道:“瞧瞧这副娇怯模样,也难怪都指挥同知大人半步不舍得松开手,倒像是捧着块会化的羊脂玉呢!”

巡抚夫人掩帕轻笑:“呵呵!赵妹妹生得这般出水芙蓉似的,说话又轻声细语,任谁瞧了都想捧在掌心护着,莫怪那同知大人紧张!

总兵夫人笑应:“说的是啊!咱们这圈子里又要多对神仙眷侣!”

知府夫人捧着茶盏凑近:“瞧瞧这阵仗!往后咱们府上的爷们儿都该学着点!”

镇府夫人微笑着轻轻点头应和:“姐姐言之有理!”

淼淼的双颊梨涡轻漾,敛衽行礼如弱柳扶风:“承蒙姐姐们谬赞,拙夫所为不过寻常。若论伉俪情深,满城谁人能及哥哥嫂嫂?常闻哥哥练兵归来,必绕三坊五巷,只为求得嫂嫂钟爱的红枣花糕;朔风凛冽时,甫入府门便执起玉手呵气暖怀。嫂嫂飒爽英姿不让须眉,恰似那洛水神女临凡,这般才貌双全、鹣鲽情深,纵是《长干行》里的青梅竹马,《西厢记》中的痴男怨女,见了也要自愧弗如呢。”

我听后,身子一仰,虚指着淼淼爽朗大笑:“哈哈哈!好你个小妖精,你这嘴是被王母娘娘喂了仙蜜吧!把我夸得骨头都酥了!”接着我朝四周夫人挤眉弄眼,“姐姐们可别跟她计较——谁不知道你们才是真神仙?有人提笔能让王羲之和吴道子喊‘妙’,有人抚琴连伯牙都想拜师,还有的管起家来能让灶王爷偷着学!”我突然凑到众人跟前,压低声音坏笑:“可我这妹妹偏要‘偷师’各位——琴棋书画学了个七分像,酒窝一笑又添三分甜,合起来倒像把姐姐们的本事捏成了个‘小仙女儿’!要是再加上妹夫那股子贴心劲儿,嘿,怕是连月宫里的嫦娥都要下来偷师咯!”

总兵夫人佯作嗔怒,攥着帕子虚指我道:“好你个巧舌如簧的!合着我们的本事都成了你妹妹的‘养料’?罢了罢了,看在这小仙女儿的酒窝份上,且饶你一次!”说着自己先忍俊不禁,眉眼弯弯。

都督夫人笑得前仰后合,粗粝手掌重重拍了下桌子:“哈哈!这‘偷师’的说法新鲜!我还真盼着妹妹多学些去,往后咱们府里的女眷聚会,有她撑场子,保准连隔壁州府的夫人都要眼巴巴来蹭热闹!”

巡抚夫人故意摇头晃脑,学起说书先生腔调:“妙啊!依我看,妹妹该是文曲星转世,又偷摸得了诸位夫人的‘仙气’,这才凑出个天上难找、地下难寻的妙人儿!今儿这场面,倒像是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了!”

镇抚夫人笑得帕子乱晃,虚指着我道:“不过要说会哄人,还得数杜妹妹你!”

知府夫人斜倚软榻,执帕掩唇笑得直颤:“好哇!合着我们这群老姐姐的看家本领,全成了你妹妹的‘嫁妆’!”忽地直起身,朝淼淼招手:“快让我瞧瞧这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妙人,莫不是真从《搜神记》里走出来的仙子?”

听了这话,我瞪圆了眼睛,极力赞成道:“哎呦喂!姐姐这话可说到心坎儿上了!诸位有所不知,我家妹夫——那位板着脸能吓退贼寇的都指挥同知,平日里训起他弟弟——堂堂都督千事,跟训新兵蛋子似的,嗓门儿能震掉房顶的瓦片!可是,只要这位小仙女儿一亮相,眨眨眼睛,‘呀’地轻唤一声,再娇娇的叫声‘夫君’!得嘞!那冷面阎罗立马变了个人!转身时脚步都带飘的,腰板弯得比新柳还软,笑得比年画娃娃还憨,那说话声儿甜得能齁死人!活像被抽了骨头的糯米团子!”说着又夸张地捂嘴惊呼,“这哪是凡间夫妻?分明是《搜神记》里的小仙女儿施了定身咒,把威风八面的官老爷迷得晕头转向!”

我的一席话,又让一桌子夫人忘了温婉贤淑,虽然他们的笑声没有大人们那般浑厚。但是,一个个也被我逗的亮出了的尖嗓儿,极赋穿透力。笑得大人们都朝我们这边观望。

海龙也往我这里瞧,我直接淡定的给了他一个媚眼儿!他回了我一脸宠溺的笑。

总兵大人端着酒盏,粗粝的手掌摩挲着杯沿,挑眉朝内宅方向努了努嘴:“嘿!那边内眷席上的笑声都快掀翻瓦当了!”

都督大人则淡定一笑道:“听这动静,怕不是在斗茶行酒令?”

文轩瞄了一眼淼淼,她笑得酒窝都在跳舞。小声自言自语道:“不知道她们聊什么呢?那么开心。”

文墨伸着脖子往我们桌上瞧了瞧,对哥哥耳语:“这还用问?一定是铃兰嫂嫂又讲笑话了。就没有她热不了的场子。”

文轩听了抿嘴一笑,又瞧了一眼淼淼俩人相视而笑……

谈笑间,已经开始上菜了。

淼淼压低声音问我:“嫂嫂您瞧?这几个都是文墨新招的。方才过来的那个就是清泉,后头那个是如意。早上,就是她俩给我梳的头发。”

“啧啧啧!果真都是妙人儿!我打眼儿一瞧,就知道,这几个踏着神仙步的小厮和丫头一准儿是李顺给送来的。这小子挑人还真有两下子。这一个个又机灵又利落。”我连连赞叹。

“可不是么?嫂嫂不知,还有个会说朝鲜话的丫头呢?瞧?就李顺他们那一桌上菜的那个,叫燕玲儿。”淼淼的眼神儿瞟向燕玲儿。

我一脸惊讶,“哎呀!可以啊!听这名字,也是个小仙女儿!”

“哎?你们姑嫂两个又讲什么悄悄话呢?也不跟我们说说?”巡抚夫人拍了拍我的手臂问。

“啊?”我赶紧找借口大声回答:“咳!哪有什么悄悄话?是我嘴馋,问问我爱吃的点心什么时候上?姐姐们不知,我妹妹家有个手巧的丫头,最会做点心了。等会儿你们就瞧见了,又好吃,又漂亮!”

因为前几日流水席上,各位大人们家里状况百出。所以我可不能在这里公开夸这些丫头小厮。所以才拿点心做借口。

巡抚夫人一听来了兴趣:“赵妹妹,上回给财宝的点心,是不是就是这位巧手丫头做的呀?”

淼淼点头温柔回应:“是的,姐姐!我家的点心都是这个丫头做的。小将军可还喜欢?”

“呵呵!如何不喜欢?喜欢的不得了!那点心我也尝了,你那丫头的手艺可真不错。当晚就都进了我那小子的将军肚了。梦里还砸吧嘴呢!”巡抚夫人赞不绝口。

“呵呵呵!喜欢就好。”淼淼温婉一笑。

“哎呀!刘姐姐说的我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听得我也想快点尝尝。”知府夫人的馋虫被勾出来了。

淼淼赶紧笑着圆场:“呵呵呵!姐姐们莫要心急。点心稍候就来,请先尝尝我精心准备的菜肴,看合不合胃口?”

话音未落,清泉端上一道鱼,她迈着仙女步,声如清澈的流水,“各位贵客吉祥!且看这道“鲤鱼跳龙门”——金鳞裹玉脂,尾鳍如霞染,脊背弓若新月,恰似逆浪腾跃之势。鱼头昂然向天,龙须轻颤欲破云,龙门由脆炸面丝盘成,淋上琥珀色糖醋汁,酸甜香酥融于一体。愿这道佳肴,助各位新岁如锦鲤跃高门,鸿运乘风上青云!”

这道菜还专门做了个带铁架子的盘子,把鱼弯着串起来,栩栩如生。上桌的时候那就是鲤鱼跃龙门的样式,最底部还放了冒热气的开水,简直飘飘欲仙。

夫人们立刻被这道菜惊艳到了。瞪着眼睛一时没出声。

“啪!”大人们桌上传来一声震响,我们回头一看,原来是总兵大人在拍桌案,惊得酒杯叮当作响,“哈哈哈!好个鲤鱼跳龙门!比我家那只会磕头的鹦鹉还讨喜!”总兵大人这大嗓门儿一亮,满屋子都听见了,大家都开始夸赞……

总兵夫人皱了皱眉头,指着自家老爷嗔怪道:“瞧瞧我家那口子的大嗓门儿?”

我挑着眉毛笑道:“呵呵呵!孙姐姐莫要怪罪,总兵大人要没有这大嗓门儿,如何能威震四方呢?”

“呵呵呵!此话有理!……”众夫人应和。接着,大家又把目光转向这道菜上。

都督夫人执帕掩唇轻笑:“这鱼身雕得竟比苏绣还灵动!瞧这鱼目镶的乌木珠,龙须用的银丝儿,主厨怕是把天宫巧匠的手艺都借来了。”

巡府夫人眼睛瞪的多大,“哎哟哟!这哪里是菜肴,分明是会‘游’的玉雕!”

总兵夫人执茶盏的手微微一顿,眉眼含笑赞道:“《三秦记》载‘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此菜形神兼备,既应了新春吉兆,又暗合‘鱼化龙’的典故。方才上菜丫头的谈吐更是不俗,可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可见指挥使府上,连烟火气里都透着雅趣。”总兵夫人还真是不吝夸奖,竟不忘夸清泉。

淼淼温柔一笑:“诸位姐姐谬赞了!姐姐们这番褒奖,倒让我想起前日里厨师说的话——‘食材鲜活,刀工利落,便是成菜的七分底气’。想来这道菜,不过是借了冬鱼肥美、师傅手艺的光罢了。今日得姐姐们赏脸,倒显得这道菜沾了诸位的福气,越发鲜亮了。”

她们还在文邹邹的说话,可我实在忍不了了,提醒道:“姐姐们夸的这鲤鱼都要害羞沉底了。若再夸下去,怕是看都看饱了,那这鱼可就归我喽!哈哈哈!”

众人皆笑,只有淼淼最懂我:“呵呵!姐姐们可别光顾着夸,再耽搁下去,这‘龙门’可要被我家嫂嫂率先‘跃’了去啦!”

“呵呵呵!”笑过之后,都督夫人带头吃起来。

宴席到中场,李顺家的年糕上来了,清泉笑意如花,稳稳端上了年糕:“各位夫人万福!这道‘花开富贵’以糯米年糕为胚,巧手雕成洛阳牡丹之态。九重金边花瓣层层舒展,细糖霜勾出花蕊,杏仁碎如晨露缀于其间。糕身内藏玄机——去核红枣蜜渍入味,核桃碎添得酥脆,山楂丁暗藏酸甜,一口咬下,软糯绵密间果香四溢。新春食此花,愿各位夫人岁岁安康,日子也似这牡丹般富贵荣华!”

这回,宴席上的人眼睛更不够使了。

大人们那一桌又是赞叹连连。

都督大人捻须颔首:“这糕雕工不输官窑瓷绘!糕身柔润似羊脂,花瓣纤毫毕现,可见府上庖厨功夫不凡。皇上推行节俭,这般巧思却不显奢靡,倒是应了‘雅食’二字。”说完尝了一口。

巡抚大人放下茶盏,轻嗅糕点香气,笑道:“《考工记》云‘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此糕尽占其四。糯米取江南冬稻,红枣配北地霜果,山楂解腻恰似点睛之笔。更妙在以食入画,牡丹九瓣暗合‘九九归一’吉兆,可见主人家用心。”巡抚大人身边的小肉蛋儿,馋的口水都快滴下来了。

知府大人欠身作揖笑言:“卑职历任三州,从未见过如此巧思!糕体雕成国色,内馅暗藏乾坤,这等手艺怕是连御膳房都要称羡。”

总兵大人,双目圆睁,仔细瞧了瞧,“哎呀呀!这花开富贵!比我帐中缴获的倭国漆器还精致!”跟着抓起银箸夹下花瓣,大嚼后挑眉赞道:“原以为中看不中用,不想酸甜软糯竟这般熨帖!”之后抬头看向文轩、文墨道:“府上这年糕做的妙啊!”

文轩拱手行礼道:“诸位大人谬赞!不过是厨下匠人依着年节旧俗,添了些花样罢了。能得各位大人青眼,倒是这糕的福气!”

文墨回应:“承蒙各位大人抬爱!合大家口味就好!”

众人一边夸赞,一边跟着品尝起来。

李顺也比较细心,提前都给这几个丫头和小厮培训了一下分年糕的技巧,所以每桌上完年糕的丫头或小厮,都留下来给客人们分配后才走。

“这糕当真担得起‘国色天香’四字!瞧这花瓣雕得比绢花还精巧,入口软糯酸甜,连我府里请的江南点心师傅,怕也要自叹不如!”都督夫人言语间尽显端庄大气。

总兵夫人文雅含蓄的说:“素闻‘美食如诗’,今日一见果然如此。糕体莹润似玉,内馅酸甜相生,再衬着牡丹造型,既有文人雅趣,又含富贵之意,当真是匠心独运。”

都督夫人和总兵夫人一个爱吃山楂,一个爱吃核桃,这年糕自然对她们的口味。

知府夫人热情奉承道:“哎哟!我还头一回见把年糕做出花来的!这手艺,怕是连苏州城里最有名的点心铺子都比不得!”

巡府夫人直言:“这年糕可比我府里那些华而不实的点心强百倍!”说完就一口接一口的吃着。

淼淼温婉回应:“姐姐们过奖了,不过是家里藏着的老法子,连厨房都不让插手。今日难得年节,才敢拿出来献丑。”

“呵呵!我没说错吧?姐姐们可算尝着我家妹妹的‘镇宅秘方’了!这手艺藏了多少年,若不是过年,我还求不来呢!姐姐们若没尽兴?明日来我府上再品一次。我可是求了好久才求来的。”

都督夫人吃的可高兴了,一听我这样说,立刻抬头问:“杜妹妹此话当真?”

“那当然!君子一言!”我拍着胸脯保证。

“那我们可就不客气了!”都督夫人笑应。

“明日一定要去你府上再品一次。”总兵夫人也回应。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