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众人无不震惊,尤其是方若雪这个从小在京都长大深深明白京都重要性的人,现在近乎脸色惨白。
“徐牧,你的依据是什么?”
胡明直呼徐牧全名,足以说明对方内心也近乎慌乱。
“屠戮天下,四处纷争,那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废掉那唯一的政治中心,普天之下唯一的中心,应该就是我们的京都,而炸药,应该是没跑了。”
范钟急忙上前观看徐牧拼好的地图,发现是根据长安地脉排列的,如果下方真的是弹药,那只要点燃,那长安就会尸骨无存。
但范钟还是觉得不妥,问道。
“即便如此,那也不能确定长安地下埋的就是炸药啊?”
徐牧眼角滚下一滴热泪,看向众人,轻轻的说了一句。
“你们,相信我吗?”
一时之间,方若雪所有的记忆都仿若串联在一起,好像是一场倒带的电影,从第一次见徐牧开始,这个人从一开始的怯懦到现在执掌一方,唯一不变的,就是他每次说一件即将发生的事情的时候,眼眶里会滴出几滴眼泪。
而后,轻轻的开口说出这句话。
胡明也是咽了口唾沫。
“这一次,又是算的?”
范钟有些不解。
“你算的一向精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若是咱们的前任陛下要炸掉长安,那为什么又会留下这一份图呢?”
徐牧被这一句话拉回了现实,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方若雪见状急忙为他解围。
“这件事缺乏关键的因素,我们之后再议,现在最主要的情况,就是徐牧说的炸药问题,我会即刻修书一封寄往长安,让三哥和崔护帮着把长安地下彻底探查一番,到时候再做打算。”
胡明点头,拱手。
“那就劳烦公主殿下了。”
范钟也是回过头来。
“也劳烦公主在信中让三殿下帮着找一下现任京都桃叶巷一名姓范的商人,虽然不能做多大贡献,但是为各位提供点绵薄之力,还是可以的。”
方若雪一一应承下来,随后举手示意众人结束议会。
在结束后,直接把徐牧叫道了一边。
二人对视,徐牧也知道对方猜到了,但是自己不好开口说,就等着对方询问。
他了解方若雪,这个直来直去的女孩子,遇到任何事情有不解或者疑问,都不会埋在心里。
“说说你的能力吧。”
徐牧点了点头,指向自己的眼睛。
“我可以看到人的未来,根据我的气运。”
方若雪并不意外,只是亲耳听到别人这么说还是有些惊讶。
“你倒是一点都不隐瞒。”
“在你面前隐瞒,好像一点用都没有?”
“倒也是。”
方若雪用手将扎成马尾辫的头发舒展开来,让头发将自己的整个上半身包裹住,只留下面前的位置。
徐牧有些不解。
“这样还能看见吗?”
徐牧顿时觉得好笑,不由得干笑两声,心中也不由得浮现几道酸楚。
“知道了我是靠着这样才能做到那些事情之后,有没有对我很失望?”
方若雪闻言望向他。
“你是能看到别人的未来,并且进行改变吗?”
徐牧点点头。
“但也不是全部,曾经就有一个女孩子,我亲眼看见了她会死在我的面前,可是一切发生的太快,我没能救下她。”
方若雪哦了一声。
“虽然听起来玄而又玄,就像是那些个戏子的技巧一样,但是,我还是愿意相信你。”
遂即,她微微一笑。
“自然也不会瞧不起你。”
徐牧狐疑。
“为什么?”
“有些事情,是没有最好的解决办法的,比如我们在金川,比如你在京城,所有的事情看起来都像是死局,我想你在你看见的未来里也是如此,可即便如此,你依旧没有放弃,之不可为而为之,这才是我喜欢你的一点。”
徐牧顿时有些感动,紧张的情绪也不由得松了不少。
随后,他再次看向方若雪。
“但我也不是万能的,这个能力,一个月最多用二十次.......”
方若雪点头。
“我明白,天底下没有完美的事情,这种能力因为在你的手里,才能发挥出相应的作用,要是给了他人,指不定会做出什么幺蛾子事来,所以我会替你保密的。”
徐牧挠了挠头
“我说的是官话啊!”
随后才发现对方好像有些过度解读自己的意思了,自己本身就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不去做阅读理解可惜了。”
“罢了,你就如此以为吧。”
方若雪轻笑一声,赞同了徐牧的说法,随后脸色骤变,倚靠在一个帐篷边上,问道。
“那就说说吧,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徐牧闻言,脑中就不由自主地回忆起了刚才自己看到的画面,如同人间炼狱一般。
“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应该是一个冬夜的夜晚,天空中飘荡着无数的火星,周边映照着无数的血水和尸骨,漫天的血肉将长安包裹,断壁残垣随处可见,不可一世的皇宫沦为废墟,周边近百里的土地被夷为平地,而那之外,还站着一众等待着入关的部队......”
他一字一句的描述着自己看到的画面,听的方若雪眉头紧皱,甚至将近干呕。
等到对方说完后好一会儿,她才从那种恶心和悲哀的状态中回过神来。
但随即,她就注意到一个不同寻常的地方。
“你用你的眼睛看这场事故,是可以用天上一般的视角吗?”
徐牧知道对方想说的是第三视角,但是这个时代没有这个说法。
随后他摇了摇头。
“自然不是,从谁出发来看这件事,我就是以谁的视角........”
话还没说完,徐牧就意识到不对。
“对啊,我甚至能看道那关外士兵,如此远的距离,我用的是谁的视角!”
方若雪摸了摸下巴。
“你说,有没有可能,是来自那封信的?”
“信?”
从你的描述来看,这应该不是人的视角,而能在这么高的天空俯瞰的,应该就只有那吐蕃人养的信鸽了。
“我变成了一只送信的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