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床底下拖出一个用旧报纸包着的大包裹,走到五姨面前,脸上带着一丝得意的笑容说道:“五姨,还有各位姨,其实啊,这都是因为我给五姨准备了一些‘新式武器’!”
说着,他解开包裹,从里面拿出了一套崭新的清洁工具。
这套清洁工具,是他前几天用系统奖励的钱,特意从市里最大的百货商店买回来的。
虽然在这个年代,这些工具算不上多么高科技,但比起家里那些用了多年的旧抹布、旧扫帚,已经算是非常先进和好用了。
比如,他买了一把用海绵和胶条做成的拖把,比家里那种用破布条绑在木棍上的旧拖把,吸水性和去污能力都强了好几倍,而且用起来也更省力。
他还买了几块用特殊纤维材料制成的抹布,吸水性特别好,而且不容易掉毛,擦拭家具和玻璃的效果非常好。
他还买了一把用细密柔软的猪鬃毛做成的扫帚,比家里那把已经掉了不少毛的旧高粱扫帚,更容易清扫细小的灰尘和毛发。
甚至,他还买了一小瓶带有香味的清洁剂,虽然只是最普通的柠檬味,但在当时也算是稀罕物了。
何东将这些崭新的清洁工具一一展示给家人看,然后笑着对五姨说道:“五姨,您看,这是我托人从外地买回来的新式清洁工具。
据说用这些工具打扫卫生,能省不少力气,而且效果还好。
您刚才是不是用了这些新工具啊?感觉怎么样?”
他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解释了家里突然变得异常干净的原因,又把功劳巧妙地归功于这些“新式工具”,避免了引起家人的怀疑。
五姨何爽看着何东拿出来的这些崭新而奇特的清洁工具,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哦!原来是这样啊!”
她拿起那把新式拖把,又摸了摸那块吸水性特好的抹布,果然觉得比自己平时用的那些旧工具要好用多了。
她心想,怪不得自己今天干活这么顺手,原来是用了好工具啊!这孩子,还真是有心了,竟然还知道给自己买这些东西。
她有些感动地看着何东,说道:“东子,谢谢你啊!这些工具确实比以前那些好用多了。
让你破费了。”
何东连忙摆手道:“五姨,您跟我客气什么!您平时为这个家操了那么多心,我给您买点好用的工具,也是应该的。
只要您用着顺手,能轻松一点,我就开心了。”
家里的其他几个姨,也纷纷围过来看那些新奇的清洁工具,啧啧称奇。
她们也没想到,打扫卫生竟然还有这么多讲究,还有这么多好用的“新式武器”。
就这样,何东用一套提前准备好的清洁工具,巧妙地解释了五姨何爽身上发生的奇妙变化,也成功地将【家务小能手体验卡】的效果,归功于了“新工具”的功劳。
虽然体验卡的效果只有2C4小时,但至少在这24小时内,五姨何爽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愉悦。
而那些新的清洁工具,也能在以后继续为她分担一些家务劳累。
何东觉得,自己这番操作,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再说小姨何夏。
自从上次听了何东提到的那些关于“网络”、“信息”、“智能”等模糊的未来趋势关键词后,她的心里就一直充满了浓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她虽然不太明白这些词汇具体意味着什么,但直觉告诉她,这些似乎代表着一种与她目前所学所见完全不同的、充满无限可能的新世界。
她开始利用一切课余时间,疯狂地汲取与这些关键词相关的知识。
她先是跑遍了学校的图书馆,将所有能找到的与计算机、信息技术、未来科技相关的报刊、杂志和书籍,都借阅了出来。
然而,在这个年代,这方面的资料实在是太匮乏了。
学校图书馆里的相关藏书,大多是一些介绍早期电子管计算机或者晶体管计算机的科普读物,内容陈旧,理论也比较浅显。
何夏并不气馁。
她又将目光投向了市图书馆。
市图书馆的藏书量比学校图书馆要丰富一些,她花了好几天时间,像海绵吸水一样,贪婪地阅读着那些对她来说如同天书一般的专业书籍和期刊。
她看到了关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初步构想,看到了关于“人工智能”的早期探索,看到了关于“计算机网络”的雏形理论。
这些知识,对于一个技校一年级的女生来说,无疑是艰深晦涩、难以理解的。
很多专业术语,她连听都没听说过。
很多理论模型,她更是看得云里雾里。
但是,她并没有放弃。
她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硬是啃下了一本又一本的“天书”。
她把那些看不懂的词汇和概念,都用小本子抄录下来,准备找机会向何东请教。
她相信,何东既然能说出那些关键词,肯定对这些东西有一定的了解。
这天下午,何东依旧躺在院子里那把【舒适躺椅】上,手里拿着一本不知道从哪里淘来的旧《科技画报》,看得津津有味。
这本画报出版的年代比较早,上面刊登的一些文章和图片,大多是关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些科技成果和设想。
其中,有一篇介绍早期大型计算机的文章,引起了何东的注意。
文章里用了一些黑白照片,展示了那些占据整个房间、由无数电子管和线路组成的庞然大物。
还用了一些简单的图示,解释了计算机二进制的原理和基本的逻辑运算。
何东虽然来自信息爆炸的未来,对这些早期计算机的知识并不陌生,但此刻看着这些充满时代感的图片和文字,依旧觉得有些新奇和感慨。
就在他看得入神的时候,脑海中系统的电子音再次响起。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