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守护二姐,此生不渝。

换源:

  那份沉稳和淡定,与他年轻的外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知怎的,何家文的心湖中,像是被投下了一颗小石子,泛起了一丝丝异样的涟漪。

她见过厂里很多年轻的工人,有的油嘴滑舌,有的孔武有力,有的则像以前的胡建军那样默默无闻。但是,像此刻的胡建军这样,在关键时刻展露出惊人技艺,又能在成功之后保持如此冷静和谦逊的人,她还是第一次见到。

他身上那种专注于某件事情时的神情,那种解决难题后的自信微笑,以及那份面对赞誉时不卑不亢的从容态度,都像是一块磁石,深深地吸引了她的目光。

这个年轻的钳工学徒,似乎与她以往所见过的所有男人都有些不同。他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气质,一种让她感到新奇和欣赏的东西。

何家文抱着文件的手臂不自觉地紧了紧,她的脸颊微微有些发烫,心跳也比平时快了几分。她有些不好意思再这样盯着人家看,但目光却又忍不住一次次地飘向那个站在人群中心的身影。

她忽然想起,这个胡建军,似乎和自己年纪相仿,也是刚进厂不久。以前怎么没发现他有这样的本事呢?是藏得太深,还是……最近才突然开窍了?

何家文的脑海中闪过许多念头。她原本只是来送文件的,却没想到会目睹这样一幕,更没想到,那个平日里毫不起眼的小学徒,会给她带来如此大的触动。

她站在人群外围,静静地看着,听着,感受着。那份由胡建军带来的震撼和惊喜,也感染了她。她甚至觉得,此刻的胡建军,身上仿佛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光环,让她有些移不开眼睛。

“家文同志,你来啦?”车间李副主任眼尖,看到了站在外围的何家文,扬声打了个招呼。

何家文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惊了一下,脸颊更红了,像是被人窥破了心事一般。她连忙收回目光,定了定神,抱着文件走了过去,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一些:“李副主任,我来送厂办的通知和几张急用的图纸。”

她的目光,却还是忍不住又偷偷地瞥了一眼胡建军的方向。

胡建军一鸣惊人,以学徒之身,三下五除二便修复了连“北方老大哥”专家都束手无策的进口精密镗床,这件事迹如同一阵飓风,在短短半天之内就迅速传遍了整个红星机械厂的每一个角落。

从机器轰鸣的一线车间,到窗明几净的办公楼,从热火朝天的工段班组,到后勤保障的食堂仓库,几乎每一个红星厂的职工,都在议论着这个名叫胡建军的年轻学徒,以及他那神乎其技的维修手段。

“听说了吗?钳工车间新来的那个叫胡建军的学徒,把那台停摆了好几天的进口镗床给修好了!”

“真的假的?那台机器不是连苏联专家都没辙吗?一个学徒能有这么大本事?”

“千真万确!当时好几百人看着呢!人家小胡师傅上去,咔咔几下,十几分钟就搞定了!那叫一个利索!”

“我的乖乖,这可真是奇人啊!咱们厂里这是出了个宝贝疙瘩了!”

各种版本的传言,添油加醋,越传越神。胡建军的名字,一时间成了红星机械厂里最响亮的代名词。

厂领导班子对此事自然是高度重视。当天下午,厂长老黄就紧急召集了厂委会成员以及相关的技术科、生产科负责人,专门为此事开了一次闭门会议。

会议室里烟雾缭らなかった,气氛却异常热烈。

“同志们,今天上午发生在钳工车间的事情,想必大家都已经听说了。”厂长老黄首先开口,他那张平时略显严肃的脸上,此刻也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我们厂新来的学徒工胡建军同志,独立修复了那台进口的精密镗床,为我们厂挽回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也为我们国家争了光!”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加重了语气:“伊万诺夫专家是什么水平,大家心里都清楚。连他都认为需要运回苏联本土大修的设备,被我们一个刚进厂的学徒工在十几分钟内就解决了!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我们华夏工人阶级有智慧,有能力!也说明,这个胡建军同志,是个人才,是个不可多得的技术人才!”

技术科的刘科长也连连点头附和:“是啊,厂长说得对。我后来也去现场详细了解了情况,胡建军同志对那台镗床的故障判断之准确,处理手法之精妙,简直匪夷所思。他不仅找到了伊万诺夫专家都忽略的隐蔽故障点,而且处理得干净利落,没有更换任何零部件,就让机床恢复了正常运转。这种技术水平,别说是学徒工,就是我们厂里的一些老技术员,恐怕也望尘莫及啊!”

生产科的张科长则从生产角度补充道:“那台镗床是我们厂目前精度最高、效率也最高的关键设备之一,承担着好几项军工产品的核心部件加工任务。如果真的停摆一两个月运回苏联维修,我们的生产计划将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可能无法按时完成上级下达的军工订单。胡建军同志这次可以说是力挽狂澜,为我们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会议室里的气氛越来越热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对胡建军的评价都非常高。

当然,也有人提出了一些顾虑,比如胡建军毕竟太年轻,刚进厂,直接给予太高的荣誉和待遇,会不会引起一些老同志的不满,或者让他本人滋生骄傲情绪等等。

但这些顾虑,在厂长老黄的力排众议之下,很快就被打消了。

“同志们,现在是什么时候?是国家建设最需要人才的时候!”老黄一拍桌子,语气坚定,“对于真正有本事的人才,我们就是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