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亲手给儿子做摇篮!

换源:

  他做得非常小心和隐蔽,从不留下自己的痕迹,以免给妹妹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他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兑现着对妻子的承诺,也尽着一个姐夫应尽的责任。

何家二姐何家文,自从丈夫陈卫国因病去世后,便独自一人带着年幼的儿子陈光明生活。

她白天要在淀粉厂辛勤工作,挣取微薄的工资养家糊口;晚上回家还要照顾年幼的儿子,洗衣做饭,料理家务,常常累得筋疲力尽,身心俱疲。

李振华和何家丽对她们母子俩的生活非常关心,也时常去看望她们,送去一些米面油肉等生活必需品,或者给陈光明买一些新衣服、新鞋子、玩具、课外书之类的。

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希望能减轻何家文的生活压力,也让陈光明能有一个相对好一些的成长环境。

李振华还时常会鼓励陈光明,要好好学习,听妈妈的话,将来长大了要有出息,替妈妈分担家庭的重担。

陈光明虽然年纪还小,但也非常懂事,他知道舅舅舅妈对他们母子好,每次都会礼貌地向他们道谢。

欧阳宝和何家艺夫妻俩,因为没有固定的正式工作,生活来源不稳定,主要还是靠欧阳宝在外面打些零工,和何家艺在家里做些手工艺品来维持生计。

欧阳宝肯吃苦耐劳,什么脏活累活都愿意干,只要能挣到钱,补贴家用。

他有时去码头扛大包,有时去建筑工地搬砖运沙,有时也跟着一些小施工队干些杂活。

何家艺则心灵手巧,她做的那些小布老虎、小香包、刺绣手帕之类的东西,虽然不值什么大钱,但因为做工精致,样子也还算好看,偶尔能拿到一些寄卖店或者偷偷在集市上卖掉,换点零用钱。

夫妻俩同心协力,省吃俭用,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也努力地支撑着这个小家庭,抚养着年幼的儿子欧阳枫。

李振华在一次每日签到中,意外地获得了“缝纫技巧进阶(包含多种实用缝纫方法、服装裁剪技巧和花样设计窍门)”的技能。

他便将这些技巧,巧妙地“传授”给了妻子何家丽。

何家丽本就心灵手巧,又有一台蝴蝶牌缝纫机作为“生产工具”。

得了这些新的缝纫技巧后,她的缝纫手艺更是突飞猛进,日渐精湛。

她不仅能做各种款式的家常衣服,比如衬衫、裤子、外套、连衣裙等,做得又快又好,而且还能修改、缝补各种破损的衣物,甚至还能自己设计一些简单的服装花样。

她开始接一些邻居和同事的缝补零活,比如给孩子做件新衣服,给大人改件旧衣服,或者缝补一下被褥床单之类的。

因为她手艺好,收费也公道,人又和气,所以找她做活的人越来越多。

她每天在缝纫机前忙碌,虽然也有些辛苦,但看着自己用劳动换来的加工费,心里感到十分充实和满足。

这些收入,不仅能补贴家用,改善生活,也让她在家里更有底气和话语权。

何家喜看到大姐何家丽靠着缝纫手艺也能赚到钱,而且活计还不少,生意似乎还挺红火,心里又开始眼热起来。

她也想学这门手艺,以后也能多个赚钱的门路,不用再看婆婆的脸色,也不用再指望那个不争气的闫宏宇了。

于是,她又跑到何家丽那里,嬉皮笑脸地要求何家丽教她学缝纫。

何家丽倒也没藏私,耐心地从最基础的针法、量裁、以及缝纫机的使用和保养方法开始,一点一点地教她。

但何家喜天生就不是那块料,她缺乏耐心,又怕吃苦,学了几天就嫌麻烦,不是扎了手就是弄坏了布料,或者把线绞在了一起。

她学得一塌糊涂,却不反思自己的问题,反而还抱怨何家丽教得不好,没有把真本事教给她。

最终,她还是不了了之,放弃了学习缝纫的念头。

丈夫闫宏宇在单位里依旧表现平平,没有什么起色,工资也还是那么多,勉强够一家人糊口。

婆婆王怀敏对何家喜这个儿媳妇的脸色也越来越差,经常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对她横加指责,冷嘲热讽。

何家喜在婆家受气,在单位也不得志,心情越来越郁闷和烦躁。

她时常会将自己的不如意和不幸,都归咎于当初嫁错了人。

她觉得,如果当初自己选择的是李振华,现在肯定不会是这个样子,说不定早就过上了衣食无忧、扬眉吐气的好日子了。

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让她对丈夫闫宏宇和婆婆王怀敏的怨气也越来越深,婆媳矛盾和夫妻矛盾都日趋激化,家里几乎天天都不得安宁。

李振华凭借着过硬的钳工技术和在厂里积累的良好声誉,以及他沉稳踏实、不惹是非的处事风格,在轧钢厂的地位越发稳固。

即使在“运动”后期,工厂生产秩序尚未完全恢复,人心也比较浮动的情况下,他这样的技术骨干也是各个车间争抢的“香饽饽”。

厂领导也对他颇为倚重和信任,遇到一些棘手的技术难题或者重要的生产任务,总会想到他,让他去负责或者参与解决。

因此,虽然社会上依然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和潜在的风险,但李振华在厂里的位置却稳如泰山,无人敢轻易动他。

李振华当上生产小组长后,也负责一些生产物料的申领、分配和管理工作。

他利用职务上的一些便利,加上自己平日里与供应科、仓库管理等部门的同事关系都还不错,偶尔能通过正当渠道或者一些“内部调剂”,搞到一些市面上比较紧俏或者质量更好的生产物资。

比如,好一点的工具钢、稀有的进口轴承、或者是一些先进设备的零配件等等。

这些东西,他大部分都用在了生产上,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也为厂里节约了成本。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