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有一小部分,在不违反原则、不损害工厂利益的前提下,他会通过系统签到获得的“万能置换券”(一种可以将无用或多余物品置换成等值或所需物品的系统道具),悄悄地置换成更实用的生活用品或者一些稀缺的票证,用来改善家里的生活。
秋冬换季,气温变化大,是感冒多发的季节。
儿子李向东年纪还小,抵抗力比较弱,一不小心就容易感冒发烧,流鼻涕咳嗽,让何家丽非常担心和操心。
正当何家丽为此事有些发愁的时候,李振华每日签到,获得了一盒“特效感冒药(儿童成人均可服用,中成药配方,见效快,副作用小,口感微甜)”。
这简直是及时雨
有了这盒特效感冒药,家里人再也不用担心换季感冒带来的烦恼了。
李向东有几次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的感冒初期症状,何家丽就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给他喂了一点药。
没想到效果出奇地好,小家伙很快就好了,也没有再发展成更严重的感冒。
这让何家丽对丈夫李振华的“门路”和“本事”更加佩服和信赖了。
她觉得,自己的丈夫简直是无所不能的。
转眼间,儿子李向东到了上小学的年纪。
他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在淮城子弟小学里很快就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
他学习认真刻苦,上课积极发言,对老师布置的作业都能按时按质完成,各门功课的成绩在班上都名列前茅,深得老师们的喜爱和表扬。
李振华对儿子的教育非常重视。
他不仅关注儿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儿子的品德修养和独立思考能力。
他鼓励儿子多读书,多提问,多参加集体活动,做一个正直善良、有主见、有责任感的人。
何家欢在遥远的西北边陲国营农场安顿下来后,时常会写信回家报平安,向家人讲述她在农场的生活和工作情况。
农场的生活确实非常艰苦。
住的是简陋的土坯房,吃的是粗糙的杂粮饭,干的是繁重的体力活,每天都要顶着烈日或者冒着严寒在田间地头劳作。
但何家欢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她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她在信中多次提到对大姐夫李振华的感激之情。
她感谢姐夫为她争取到这个宝贵的招工机会,让她能够成为一名光荣的农场工人,而不是去条件更差的农村插队当知青。
她也感谢姐夫在她临行前送的那些实用的物品,比如那个结实耐用的帆布行李包,那套保暖御寒的军用棉衣,还有那些常用药品和营养品,都让她在农场少受了不少罪,也让她感受到了来自家人的温暖和关爱。
她表示,自己一定会努力工作,好好表现,争取早日做出成绩,不辜负家人的期望和姐夫的帮助。
五妹刘小玲在邻省那个偏僻山区的农村插队落户,确实吃了不少苦头。
繁重的体力劳动,比如挑水、砍柴、种地、收割等等,让她那双原本娇嫩白皙的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老茧,肩膀也时常酸痛不已。
简陋的生活条件,比如没有自来水,没有电灯(或者经常停电),没有像样的厕所,也让她感到非常不适应和煎熬。
还有与当地农民在生活习惯、思想观念、语言交流等方面的巨大差异,都让她备受困扰和折磨。
然而,这个曾经叛逆娇气、养尊处优的城市姑娘,在艰苦环境的磨砺下,性格却变得越来越坚韧和独立了。
她学会了干各种农活,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学会了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也学会了在困难面前不轻易低头。
虽然她时常会因为想家而偷偷哭泣,会因为生活的艰辛而感到迷茫和绝望,但她都咬牙坚持了下来,没有被困难压垮。
在日复一日的艰苦劳动和单调生活中,刘小玲与当地一个名叫汤振民的青年农民渐渐熟悉起来。
汤振民是何家老邻居汤家的一个远房亲戚(为了避免与之前追求何家丽的汤为民混淆,此处设定为汤家的小儿子,与汤为民是堂兄弟关系,但家庭成分也可能不太好)。
汤振民比刘小玲大几岁,长得虽然不算英俊,但身材魁梧,力气很大,为人也还算老实本分,不抽烟不喝酒,也没什么不良嗜好。
他对刘小玲这个从城里来的漂亮姑娘颇有好感,也比较照顾她,时常会主动帮她干一些重活,比如挑水、劈柴之类的,还会偷偷地给她送一些自家种的瓜果蔬菜。
情窦初开的刘小玲,在异乡的孤独和无助中,渐渐地对这个关心自己、照顾自己的农村青年产生了好感。
两人开始偷偷地谈起了恋爱。
刘小玲与汤振民相恋的消息,通过其他一起插队的知青的信件,很快便传回了淮城,传到了母亲刘美心的耳朵里。
刘美心得知此事后,气得差点晕过去
她坚决反对这门亲事在她看来,汤家成分不好(假设汤振民家也是类似情况,或者至少是贫困的农民家庭),汤振民又是个没文化、没正式工作的农村青年,将来能有什么出息?女儿要是嫁给他,这辈子就算彻底毁了
她辛辛苦苦把女儿养这么大,可不是让她去农村嫁个泥腿子的
刘美心立刻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给刘小玲,强烈要求她与汤振民分手,否则就不认她这个女儿,断绝母女关系
刘小玲的叛逆性格再次显现出来。
她觉得母亲思想封建,看不起农村人,干涉她的婚姻自由,太不讲道理了
她认为,汤振民虽然条件不好,但对她是真心的,两人是真心相爱,爱情是不能用金钱和地位来衡量的
她不顾母亲的强烈反对和以断绝关系相威胁,也回了一封措辞同样强硬的信,表示自己非汤振民不嫁,就算是跟家里断绝关系,她也要嫁给他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