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云随着老道人离开了,离开了生活了十年的小村庄—麦落。
离开村庄,牧云本以为老道人应该来个御剑飞行或是驾鹤而行,这才符合老神仙的排面。结果老道人连个马车都没租,就带着牧云徒步而行。牧云心想不会是个江湖骗子吧?还好老道人神秘兮兮的给了牧云一本秘笈,这可把牧云乐坏了。一想到自己也是即将成为神仙的人了,就止不住的嘿嘿笑。老道人看到牧云乐呵呵的表情时只是捋捋自己的胡子,不说什么。
牧云跟老道人走了一天路,实在是累的不行了,跟老道人耍赖,不走了。老道人没办法,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只能背着牧云慢慢走了。牧云到了老道人背上,来了精神,问老道人:“老神仙,你今天收我为徒了,那你叫啥名字呀?我到现在都不知道你的名字嘞。”老道人回答:“我本一介散修,来到清灵山后,结庐而居,隐居修行,久而久之便被人称作清灵道人。”老道人似乎想到了什么事情,又说道:“我从武当山来,下山已经三十年,三十年前我是武当虚字辈的道士,师傅赐名虚清,师傅说过,我道家修道讲究的就是顺其自然,那我如今便是清灵道人了,你也可认为我叫虚清,一个可有可无的虚名而已。”牧云迷惑:“师傅的师傅有是谁?”老道人回答:“自然是你师祖了。”牧云哑然。天慢慢黑了下来,老道人背着牧云,牧云呢,走了一天的路,已经趴着老道人的背睡着了。老道人笑笑,在路边找了一块相对平整的地儿,再将道袍脱下铺上,当作是牧云的铺了。正好是夏天,不然这种休息与野外,肯定是冷死在外头了。老道人从行李中拿出一尊香炉,燃上一根香,驱赶虫蚊,自己便开始打坐起来。
过了一夜,天微微亮,微微凉,牧云是冷醒了,一睁眼看到空旷的旷野,以为做梦,掐了一下自己大腿,哎呀,挺疼的。老道人立刻感觉牧云清醒后,咳了两嗓子,开口到:“醒了,那我们走吧,走到镇子上就有早餐了。”牧云看了看老道人:“我第一天修行你就让我睡着荒郊野外了?”老道人不以为然:“有何不妥?”牧云赶紧说道:“万一有个野兽或者马贼之类的咋办?”老道人笑笑:“不是有我嘛,我虽然不是天下第一,也勉强可以挤进天下前十。什么马贼敢来找我们麻烦。”牧云从满脸怨气变为崇拜,不会吧?没听错?“您老人家刚刚说您是天下前十?这么厉害?”老道人回答:“不错。”捋了捋胡须,一脸高手风范。
路边密林里鸟儿已经开始了扑腾,鸟叫声叽叽喳喳,此起彼伏。仔细看可以见到有的鸟儿开始了一天的觅食。
老道人和牧云又开始了赶路。空着肚子的牧云走不快,老道人和牧云走走停停,走了半天才到了镇子上。牧云第一次来到镇子上,看到镇子上人来人往,路边摊子琳琅满目商品,一脸新奇。
老道人却不给牧云驻足机会,带牧云吃了几个包子,捡练了一些干粮便又上路了。牧云无可奈何,一脸不情愿,但也只能默默跟在老道人身后。牧云委屈的说道:“师傅,您老人家怎的这么喜欢赶路?”老道人笑道:“愿意认我为师了,那就拜个师吧。”
大漠之上,本该烈日炎炎,却罕见的下起了微微细雨。只见一黝黑少年满眼的劫后余生,看向旁边的老人大喊:“师傅,师傅,下雨了,下雨了!”老人满脸的沧桑,岁月在老人脸上刻画出了无数沟壑。老人远望,玉门关若影若现。老人笑笑,一把将少年提御空飞向了玉门关。
黝黑少年还沉浸在大漠之上的雨景中,知道靠近玉门关不远才回过神。老人嘲讽少年道:“亏老夫天下无敌,晚年竟收这么个脓包徒弟,蜃楼幻境也辩不出。”少年尴尬的挠了挠头,只能心虚的傻笑了。
“师傅,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玉门关,真气派!”黝黑少年感慨。
老人姓黄,名半山,听说是当年出生于半山要,农户人家出生,就给了个“半山”。听到徒弟感慨,黄半山突然就陷入了回忆。
“小道士,你说我黄半山以后天下第一了,应该取个什么绰号得好呀,你快给我想一个,要这座玉门关这么气派。说边塞第一关,人们想到的就是玉门关,那以后说起天下第一人,那就要想到我黄半山。”黄半山脑中想起当年孩童时期的对话。“我师傅说你黄半山以后会天下无敌,我不觉得,你应该去问小秀才。”“小秀才不是不在嘛,如果有小秀才,我还会问你?”黄半山老脸上做出了和当年一样的鄙视表情。黝黑少年还被高大的城墙和雄伟的气势所迷住,没能捕捉到老人的表情。老人回过神,回答少年说:“臭小子和当年小道士一个德行,没见过世面,有辱师门。”全然当年那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孩子是旁边的小道士。老人喃喃“还不知道小道士如今怎样了,有没有当上他梦寐以求宗门长老。”
老道人和牧云走得不急不慢,老道人突然打了一个喷嚏,“咳咳”老道人用咳嗽掩饰“又是何人想起了老夫,容我算上一卦。”
牧云看着老道人有模有样的在掐指算卦,分不清真算还是唬人。就问道:“师傅你是真会算卦还是为了唬我?”
“原来是你小子回来了,是为了赴五百年之约还是怎的,不是还有三年得嘛。”老人满脸疑惑,自言自语到,全然没听到牧云的话。
牧云见状便不再搭话,反正师徒二人好像也没怎么话题。就这样,师徒二人慢慢离小镇越来越远,只有路边的鸟儿还偶尔飞过两人头顶,夕阳也慢慢照在两人身上,从路边到身上,再到远处的山顶,知道月照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