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三年八月十五,威海卫海岸
海风撕扯着丝绸气囊,李琰攥紧藤编吊篮的边缘,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脚下三百丈处,威海卫妖树的九瓣莲弹头正泛着靛蓝色冷光。宋应星的白袍在蒸汽喷涌中猎猎作响,老举人手中的青铜矩尺突然吸附在高度计上——黄铜表盘的数字正扭曲成《九鼎熔铸图》的纹路。
《泰西奇器图说》载,气球升空需火油加热。柳明璃的银链绞住燃烧器阀门,链梢铃铛在高温中泛红,但这妖树汁液燃烧的冷焰...
她话音未落,气囊突然剧烈震颤。丝绸表面浮现出无数张人脸,皆是天启年间试飞坠亡的工匠面容。李琰的磁石腰牌飞向气囊顶部,吸附处裂开的缝隙里,赫然露出精钢锻造的青铜树根系——这具热气球的骨架,竟是威海卫妖树的枝条编织而成!
升至五百丈时,吊篮突然倾斜。宋应星急将《天工开物》按在罗盘上,书中舟车篇的图文化作锁链捆住失控的燃烧器。透过蒸汽帷幕,李琰看见骇人景象——云层中悬浮着九尊青铜鼎,每尊鼎耳都延伸出锁链,正将妖树汁液泵入气囊!
这不是侦察......柳明璃的银链刺穿云朵,是白莲教在借我们打通天地气脉!
链梢触及的云絮突然凝固,化作无数微缩的泰山封禅台模型。李崇远绣春刀劈开某个模型,里面掉出的不是沙土,而是三百颗刻着《九莲经》的辽东黑玉——每颗玉心都跳动着龙吐珠的虚影!
看海面!王铁锁的吼声从下方传来。
热气球投下的阴影里,威海卫海湾正泛起妖异的蓝光。无数青铜根系破水而出,沿着阴影的轨迹向天空攀爬!
午时,气囊突然开始吸收云气。李琰割开丝绸夹层,里面不是预期的竹筋,而是浸泡在妖树汁液中的《永乐大典》残页——这些纸浆正重组为立体的二十八宿阵图。
他们在气囊里藏了星图!宋应星的青铜矩尺插入阵图中央。
尺身投射的光幕中,浮现出泰山至威海卫的青铜能量通道。柳明璃突然按住心口,她腰间的青铜树叶自行飞向光幕,在触及某个节点时,整片天空突然浮现出覆盖齐鲁的《九鼎堪舆图》!
抓紧!李崇远的绣春刀劈断三根锁链。
失控的热气球急速旋转,吊篮里的蒸汽机突然暴走。压力阀崩飞的瞬间,李琰看见骇人一幕:喷出的不是蒸汽,而是浓缩的《崇祯历书》星图——这些纸页在狂风中组成徐光启的虚影,正用十字架艰难修正气球航向!
申时,热气球飘至妖树正上方。柳明璃的银链绞住观测镜,镜中映出的不是地面,而是倒悬的威海卫模型——九瓣莲弹头的位置,正对应着气囊顶部的青铜树根系!
我们成了天地连接的枢纽......宋应星的白须在臭氧中炸起,白莲教要借气球完成九鼎的天地共鸣!
李琰的磁石腰牌突然炸裂。飞射的碎片在吊篮地板上钉出北斗七星阵,星图中心缓缓升起个微型祭坛——坛上九盏人鱼膏灯,正随着妖树的呼吸明灭。
破局!柳明璃割破十指,血珠洒向祭坛。
血液触及灯焰的刹那,整具热气球突然透明化。众人惊骇地看到,无数青铜根系正顺着吊篮绳索攀援而上,每根须尖都穿着个阵亡将士的颅骨!
夕阳染红云海时,失控的热气球开始下坠。李琰撕开气囊内衬,露出里面用鲛人皮绘制的《封禅图》——图中泰山的坐标正渗出妖树汁液。宋应星将《浑盖通宪图说》塞入燃烧器,古籍燃烧的火焰暂时阻断了青铜根系的蔓延。
看东方!李崇远的刀尖指向海平面。
那尊龙吐珠的九瓣莲正在绽放,弹头表面浮现的却不是星图,而是孔府藏书阁的立体投影。更骇人的是,投影中的《永乐大典》书架,正随着热气球的坠落缓缓打开......
柳明璃的银铃碎片突然悬浮,在众人面前拼出八个血字:
明亡于气,清兴于鼎
吊篮撞击海面的瞬间,李琰最后瞥见的是——威海卫妖树的根系已爬上泰山之巅,而九瓣莲弹头的阴影,正笼罩曲阜孔林的至圣墓!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