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改良版子母雷

换源:

  崇祯十三年七月初七,登州卫军器局

暴雨倾盆,李琰的手掌按在青铜锻造的雷壳上,掌心传来诡异的搏动感——这枚形似莲蓬的子母雷并非死物,内里的妖树汁液正如活物般翻涌。宋应星的白袍被蒸汽熏得发黄,老举人手中的青铜矩尺突然吸附在雷体表面的螺旋纹路上,尺身二十八宿的鬼宿泛起血光。

旧式子母雷内藏九弹,破甲不过三寸。柳明璃的银链绞住引信槽,链梢铃铛在潮湿空气中结出冰晶,但这枚母雷的每一颗子雷,都嵌着威海卫阵亡将士的指骨...

她话音未落,雷壳突然自行裂开。九枚子雷如活卵般滚落,在青砖地面上长出青铜根须。最骇人的是,这些根须正以《九鼎熔铸图》的纹路向四周蔓延,所过之处砖石纷纷金属化!

军器局地窖内,三十枚子母雷浸泡在靛蓝色液体中。李琰的磁石腰牌吸附在某个雷壳上,掀开的暗格里蜷缩着具侏儒尸体——这雷心的脊椎被改造成引信,颅腔内塞满《永乐大典》的火器残页!

以活人魂魄为火药......宋应星用银针挑出尸身眼中的琉璃珠,白莲教竟将茅山炼尸术用在了火器上!

珠子突然炸裂,飞溅的液体在空中凝成九头蛇图腾。柳明璃的银链绞住蛇头,链梢传来的震动频率竟与威海卫妖树完全同步。地窖突然震颤,墙缝中伸出数百条青铜丝线,每条丝线都穿着天启年间火器局工匠的耳骨!

试爆准备!李崇远的绣春刀劈开失控的丝线。

试验场上,首枚子母雷在雨中划出靛蓝色轨迹。爆炸的瞬间,预期的破片四射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九朵青铜莲花在空中绽放。每片花瓣都延伸出根须状钢索,将百步外的铁甲靶子缠成茧蛹。

这不是杀伤......宋应星将《天工开物》掷向钢索,是九鼎系统的神经网络在扩张!

古籍在触及钢索的刹那燃烧,火焰中浮现出威海卫至泰山的青铜根系图。柳明璃趁机割破手腕,血珠洒向莲花中心——花蕊处竟浮现出微缩的孔府藏书阁模型,阁顶悬挂的正是失踪的《永乐大典》兵械篇原本!

第二枚,放!

这次子雷在半空解体,三百枚刻着工部编号的青铜钉暴雨般砸向地面。每根钉入土的钉子都开始疯长,转眼间形成九片微型青铜树林——树冠处跳动的,赫然是缩小版的龙吐珠弹头虚影!

五更时分,最后一批子母雷突然集体暴走。李琰踹开库房铁门时,三十枚母雷正在货架上自行旋转,雷壳表面的《九鼎熔铸图》纹路泛着妖异蓝光。

看地下!王铁锁的钩镰枪刺穿地砖。

青砖下的土壤已完全金属化,精钢锻造的管道网正向威海卫方向延伸。宋应星将青铜矩尺插入管道,尺身投影出的光幕显示——这些管道正是按照孔府田亩册上的隐田路线铺设!

引爆它们!柳明璃的银链绞住蒸汽阀门。

当高压蒸汽灌入管道时,整座军器局突然离地三尺。三十枚子母雷同时炸响的轰鸣中,李琰看见骇人景象:爆炸的冲击波没有扩散,反而如活物般拧成九股青铜色飓风,向着泰山方向席卷而去!

朝阳映红废墟时,李琰站在直径百丈的爆坑边缘。怀中的《火器制造则例》正在融化,墨迹重组为《九鼎熔铸图》的军械篇——图中子母雷的位置标着血红的万魂引三字。

从洪武火器到今日妖雷......宋应星的白须沾满铁屑,华夏六百年的军工精华,全成了九鼎的祭品!

柳明璃的银铃碎片突然腾空。在触及威海卫方向的刹那,整个山东的火器布防图浮现天际——所有子母雷的爆点连线,最终在泰山之巅汇聚成九瓣莲图腾。

李崇远收刀入鞘,总兵的山文甲上嵌满青铜破片:传令全军,即刻开赴曲阜——孔府藏书阁里的《永乐大典》,该当物归原主了!

东海方向传来龙吟般的震颤。那尊龙吐珠的阴影已笼罩泰山,而它的炮口所指,赫然是儒家文明传承了两千年的灵魂所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