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首建密码传递网

换源:

  崇祯十四年五月初七,登州卫驿传司

李琰的指尖掠过《永乐大典》残页,纸面突然浮起细密的青铜纹路。驿丞呈上的塘报在磁石腰牌吸附下,字迹竟如活物般蠕动重组,最终排列成威海卫妖树的年轮图案。

这不是普通塘报。宋应星的白袍扫过案几,青铜矩尺突然吸附在急字的捺笔末端,墨里掺了辽东黑玉粉末,遇磁则显影。

窗外传来银铃急响。柳明璃的链梢刺入驿站梁柱,拽下一只正在化形的信鸽——这禽鸟的羽毛已变成青铜鳞片,喙中衔着的蜡丸里,九颗活体算珠正吞吐着妖树汁液。

子时三刻,军器局活字库突发大火。李崇远踹开焦黑的铜门时,满地铅字正在妖树汁液中沸腾。每个兵字的勾画处都长出细小的青铜根须,将《武备志》的活字版缠绕成九宫八卦阵。

快看天穹!柳明璃的银链绞住空中飞舞的活字。

那些带着火星的铅字在夜空中拼出泰安府至曲阜的驿路图,每个驿站位置都标着滴血的九瓣莲印记。宋应星突然将《天工开物》按在地上,书中舟车篇的插图化作锁链,将暴走的活字重新锁回字盘。

汤若望的日晷杖突然插入地面,杖头威尼斯水晶折射出星图:这些活字按照第谷的星表排列——白莲教在用天文密码重组驿路!

李琰抓起焦黑的驿字,铅块在他掌心融化成液态青铜。汁液中浮现出衍圣公府藏书阁的影像:十二个书格正在妖树根须操控下,自动编排着伪造的八百里加急文书。

午时烈日下,二十八个算盘在驿丞院中列阵。宋应星的白袍扫过檀木算珠,老举人用朱砂笔在《九章算术》扉页写下新式密码——每个数字都对应《周髀算经》的星辰方位。

寻常密码多用《千字文》编号。汤若望的汉话带着古怪的韵律,他展开羊皮卷的笛卡尔坐标图,但若结合东西算学,以河图洛书为母本...

传教士的话被金属撕裂声打断。柳明璃的银链绞住突然暴走的算盘,檀木框架中迸出青铜齿轮,每个齿尖都刻着建州女真的索伦文。李崇远一刀劈开裂隙,发现算珠内芯竟是威海卫妖树的孢子囊!

用妖树汁液书写!李琰突然将磁石腰牌按在《崇祯历书》上。

墨迹遇磁重组为三维九宫格,每个格眼都浮现出驿路节点的全息影像。当汤若望的十字架触及第三宫时,整本书突然自燃,火焰中浮现出努尔哈赤手持衍圣公玉圭修改密码本的身影。

戌时暴雨倾盆,济南府驿站的灯笼在风中摇晃。驿卒老周颤抖着拆开火漆密信,牛皮信封突然渗出靛蓝色汁液。当他用磁石钥匙触碰封口时,信纸上的《论语》章句突然扭曲成女真文字。

救...老周的惨叫被雷声淹没。

赶来查看的同僚只见满地青铜碎屑——老周的遗体如同被千万把刻刀削过,每片血肉都化作了刻满密码的铜箔。柳明璃的银链从梁上钩下一具天球仪,仪体表面的二十八宿方位,正与死者皮肤上的密码完美对应。

看星图!宋应星将青铜矩尺插入地面裂缝。

矩尺投射的光幕中,整个山东的驿路系统正被重组成浑天仪结构。每个驿站都是黄道环上的星官,而运转的核心动力,竟是孔府藏书阁里那册浸泡在妖树汁液中的《永乐大典》终章!

五更鸡鸣时,李琰站在重建的密码房里。手中《鲁班经》的残页正在妖树汁液中重组,墨迹化作九层玲珑宝塔——每层飞檐都悬挂着微型浑天仪,塔心位置正是孔庙杏坛的经纬坐标。

从烽火狼烟到密码驿传......宋应星的白须沾满算珠碎屑,华夏三千年的通讯术,终究要被妖树汁液玷污。

汤若望突然撕开《圣经》封皮,羊皮纸内层用隐形墨水绘制的星图,正与驿路密码网完美重叠。传教士的十字架插入星图中心,超新星般的强光中,浮现出伽利略望远镜观测到的孔府密室全息图。

明日巳时。李崇远的绣春刀劈开密码本,全军换装罗马数字密码——我要让白莲教的妖文,永远葬在曲阜地宫!

东南天际传来金属龙吟。那尊灭世兵器的炮管已转向西方,而它瞄准的终点,正是密码网核心的金声玉振匾额投影......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