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五大臣换人

换源:

  “达成成就,参与华夏第一次正规化军事演习。。。”

“奖励召唤机会一次。”

“唔,开始召唤。”

目前,吴禄杰手下只有四个系统人才,分别是李飞字云龙,赵刚字自强,孔捷字先登,魏勇字魏大勇,外号和尚。

这些人才和他平时招揽的陆士同学不一样,他们四个是100%的忠诚。

没想到如今又给了一次召唤机会。

穿越以后,一共获得了三次召唤,还包括这一次。

第一次是新手大礼包,一次性给了三个。

第二次是自己成为北洋军的队长,在任命了李云龙,赵刚和魏和尚以后,成功掌握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奖励了召唤机会一次。

这次召唤给了孔捷孔先登,也被任命为队长。

如今参加直隶秋操这个华夏历史上第一个现代化军事演习,(火炮,电台,骑兵)又给了一次。

“滴滴滴,召唤开始,恭喜宿主获得血色浪漫京城军区司令员周震南。”

周震南,京城军区司令员。

唔,虽然出场次数不多,但是此人能担任京城军区的司令员,能力可不是一般。

要知道那是六十年代,别说少将中将,就是上将,大将,元帅都还有呢。

他能担任京城军区司令员,那可不是一般的牛逼。

“管带。”

周震南是浓眉大眼,一看就很硬气的那种。

吴禄杰点点头。“嗯,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们二营的排长了。”

北洋军里,队相当于连长。

目前他手下已经拥有了五个人物,李云龙,赵刚,孔捷,魏和尚,周震南。

不过这还不够,他需要更多的召唤人才。

当然了,本土空间世界里,陆士留学生也是自己的帮手。

就在他召唤出周震南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1905年的11月。

17日鬼子与棒子于汉城签订《乙巳条约》。

26日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在鬼子国首都创刊,在发刊词中,孙大炮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三民主义来了,吴禄杰作为老牌的兴中会成员,同盟会成立的时候也把他给拉了进去。

不过他并没有在意,不管你是同盟会,还是什么平分裆,果裆,都不符合他的目标。

他的目标是让自己老吴家成为万世帝国。

而十二月,五大臣在慈禧的催促下,磨磨蹭蹭的还是不肯出发。

特别是载泽和绍英。

“太后,臣的旧伤复发,不能远行啊。”

说话的是载泽,上次在火车上被吓坏了。

那可是炸弹啊。

小鬼子为了阻止满清进行君主立宪,和平交接权利,那是不惜一切代价。

慈禧一听,你不去谁去?

老毛子都有了十月宣言,咱们要是再落后万一哪天革命党真的造反了呢?“混账,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朝廷养你这么多年,竟然如此胆怯。”

可是骂归骂,载泽就是不去了。

后来,还是袁大头居中调和。“太后,我看载泽旧伤复发,还是换人吧。”

听到袁大头的建议,慈禧也没想太过追究载泽,毕竟是宗室,是自己的根本盘。

不过她也好奇,袁大头推荐谁去?“好吧,那依你看,换何人前往啊?”

“回太后,鲁东布政使尚其亨,顺天府丞李盛铎可以。”

鲁东不用说了,八国联军时期,袁大头一个东南自保,让鲁东成了他的基本盘。

当然了,直隶也是,中原是他老家,更是。

而顺天府丞也是直隶总督下属。

李盛铎倒是没啥,藏书家的身份,没有什么其他背景。

可是尚其亨不一样啊,慈禧记性还不错,记着尚其亨应该是出身名门。

而在满清,确实有姓尚的名门。“尚其亨?可是平南王之后啊?”

平南王是尚可喜,而尚其亨正是尚可喜第七子尚之隆的八世孙。

虽然康熙年间有三藩之乱,当时的平南王是尚可喜的长子尚之信。

而尚其亨的祖宗是老七尚之隆,而且还是和硕额驸。

于是他们这一支在满清一直都是辈受皇恩的。

“正是平南王之后,此人在臣的鲁东督粮道干过,如今在鲁东担任布政使。”

鲁东的布政使,那就是老袁的嫡系了。

慈禧没有在意,谁去都行。“那就让他们二人,代替载泽,绍英吧。”

“喳。”

圣旨下,于是五大臣还是五大臣,但是人员却变了。

消息传出,还是很多人关注的。

比如《大公报》主笔英敛之,颇为冷静地指出这一派员出洋考察的举动所存在的问题。

“近者以势驱情迫,无可如何,朝野乃竞言立宪,政府遂有派四大臣出洋之旨。

此一举也,各国注目其措施,各国评议其利弊,大都以此为改良政治之起点,中国之转弱为强、化危为安,或此是赖。

但又群疑满腹,虑所遣之非人,未必能探取各国政治之精义,将有宝山空归之叹。”

“莫不如以侯官严又陵、丹徒马湘伯、南海何沃生、三水胡翼南等人代替出访的五位大臣,以真正达到考察之实效。”

自然,民意尚无如此力量改变政府的决定,而五大臣出洋考察也就这样提上了日程。

这大公报的主笔也不是一般人,而且其家族一直到了现代也算“名门”。

大公报,作为陆士留学生,吴禄杰对各个报纸也是必看无疑。

看到大公报关于五大臣出国考察的报到,他对主编英敛之来了兴趣。

此人可是人才,最重要是家族人才辈出。

于是吴禄杰准备去拜访他一下。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