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自从进入了1900年以后,全国各地到处都是造反的。
不过雷声大雨点小,像是太平天国那种的是再也没有了。
“庆云兄,我看咱们有必要成立一个协会,来组织鄂北的革命力量。”
曹庆云,1900年肄业于两湖书院,为掩护革命,曾入基督教。
1904年加入科学补习所,并帮助今村长藏筹备武装起义,事泄后护送今村长藏脱险。
在华夏地盘造反失败去哪里呢?自然是去鬼子国。
包吃又包住,回头还给你钱,支持你在华夏玩了命的造反。
你就折腾,不管死多少那都是华夏人,只要死人小鬼子就高兴。
1905年2月去鬼子国留学,参与筹备同盟会。
在第一预备会上第一个签名“兴国州人曹庆云”。
是日,大会讲演,首为兴中会孙大炮,次为华兴会今村长藏,第三即日知会曹庆云。
同盟会成立与汪兆铭、胡展堂、冯健华同为评议部评议员。
其中汪兆铭,胡展堂都是未来的果裆大佬。
曹庆云成为同盟会四大评议员,那资历不用说。
对于成立本省革命组织,曹庆云当然答应。“好啊,你可是咱们鄂北的大英雄。”
刘静庵刺杀铁良,那在鄂北省革命和进步青年眼中就是乔峰一样的人物。
比如另外一个刺杀满清重臣的汪兆铭,后来也成了有名有姓的大英雄。
当然了,英雄最后叛变了,但是初期所作所为也是值得肯定的。
日知会成立了,这个囊括了当时鄂北省最多的进步青年,革命党,留学生,新军军官的组织,一成立就引人注目。
哪怕是孙大炮派人到处起义,到了鄂北省也得拜会日知会。
不过这个和吴禄杰就没啥关系了,他也是同盟会成员,但是不怎么当领导。
他知道,同盟会也好,兴中会,日知会,最后都不行。
二月发生了两个事。
一个是慈禧太后面谕学部,实兴女学。
另外一个是三秦布政使樊增祥饬派长安府知府尹昌龄等襄办西潼铁路事宜。
三月鬼子交还奉新铁路,27日——清廷罢选八旗秀女。
吴禄杰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时候,出国考察的大臣们回来了。
不过回国以后,慈禧肯定得考核他们。
“这次出国考察,你们考察的怎么样了?”
慈禧还活的好好的,而且她不死,满清也不会灭亡。
“老佛爷,这是欧美政治要义。”大臣端方拿出一本书。
他指出道。“欧美之君主立宪利于君,利于民,不利于官“。”
“漂亮国的议会恒以正事抗论,裂眦抵掌,相持未下,及议毕出门,则执手欢然,无纤芥之嫌。盖由其于公私之界限甚明,故不此患也“。
简单来说,老外的议会不合适。
“哎,哀家又何尝不知道呢?”
“可是报纸你们也看了,大公报也好,申报也罢,都在宣扬君主立宪。
这外国公使,也都不停劝说。
还有袁宫保,张香涛。。。。再说这小鬼子也因为君主立宪而打败了老毛子。
要是我们不君主立宪,大家都不满意。”
自从东南互保,慈禧就知道这天下要完了。
所以她使劲拖延着,比如二月份要求学部开办女学。
按说这都是开明政策,可是没人管你这个那个,干就完了。
慈禧倒是无所谓,她这么大岁数没有几年可活了。
可是她死了,宗室这一大家子呢。
你得体面,你不体面有人帮你体面。
实际上今年要是开始君主立宪,以当时满人占据的资源,再加上国外势力的内忧外患,也没有人会把他们怎么样。
实际上到了辛亥革命,宣统退位,也没人把他们怎么样。
可惜,宗室一些人放不下权利,导致她们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比如庆亲王奕劻就反对。“太后,今日宣布立宪,不过明示宗旨为立宪预备,至于实行之期,原可宽立年限。
鬼子于明治十四年宣布宪政,二十二年始开国会,已然之效,可仿而行也。
今年是1906年,按照鬼子的先例,再过八年就是1914年。
庆亲王奕劻岁数大了,指不定1914年都死了。
“那就依庆亲王的意见,对外宣传预备立宪。”
慈禧也是一样的想法,能拖一天是一天。
此时慈禧还活着,而且也宣布了预备立宪,请大家给一点时间。
对此,老百姓和地主士绅,留学生还是非常满意的。
实际上华夏的老百姓是最听话,野心最小的。
哪怕到了现代,大家的要求也是你别明着贪污,你别明着欺负人。
哪怕以教育,以孩子为制约要求你上一个养老保险,也不会反对什么。
听到预备立宪,吴禄杰知道,满清开始忽悠人了。
其实也不算忽悠,最起码名义上是开始了。
至于说具体上,皇族内阁的根本也让大家没有了耐心。
不过这个和他没啥关系了。
此时的他,训练军队,牢牢的把手下一个营掌握在手上。
可惜,国内按资排辈是没法改变的,除非乱世。
但是现在慈禧活着,全国各地都是臣服的。
哪怕牛逼如孙大炮,也是躲在国外不敢回来,更别说他了。
想要用一百万白银训练新军,但是这个新军还得自己供养几年时间,也养不起。
还是算了,不行先购买一些大炮吧。
可惜他和日耳曼不熟,更不认识克虏伯的人。
想了想,还不如从鬼子那里购买。
于是吴禄杰暗中通过鬼子驻华大使,找到了在东北的老师斋藤教官。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