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你不是?”
英敛之直接就要说出来他的身份。
吴禄杰自然知道,赶紧说起自己的跟脚。“我不是北洋新军?”
“我是北洋新军第六镇的管带,袁宫保也是北洋六镇的创始人。”
“可是,我吴禄杰深受皇恩,而且是受到朝廷信任派到鬼子陆士学校留学的。”
“对于袁宫保,我是看不上的,此人野心勃勃,有朝一日必是朝廷大患。”
“原来如此,你是陆士留学生啊,那想必和赉臣相熟吧?”
英敛之是满人,良赉臣更是皇族。
而英敛之的老婆爱新觉罗淑仲,就是良赉臣的姑母。
说起来,良弼还得叫他一声姑父呢。
吴禄杰回答道。“赉臣兄是我们陆士留学生的领路人啊。”
“果然,那就是自己人啊。”
陆士留学生是清朝制衡袁大头北洋的一个棋子。
作为保皇派,英敛之和良弼,铁良,阴昌等人都是一伙的。
大家都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保卫皇帝。
没想到吴禄杰竟然是陆士留学生。
英敛之22岁加入天主教。1898年至1900年,先后为高卢鸡军队、高卢鸡教堂及蒙自县署办理文案。
对于小鬼子,也是接触过的,知道陆士军官学校也挺牛逼。
吴禄杰说道,“我知道英先生针对袁宫保,所以对您很是敬佩。
如今袁宫保执掌北洋,直隶,天底下很少有人敢反驳他了。”
“可是我知道,此人的野心,对朝廷的不忠。”
“特别是当年戊戍变法,要不是他,光绪皇帝怎么会被软禁。”
“说不得,此时已经是有开明维新的光绪皇上执掌朝政。”
“是啊,袁大头此人,国贼也。”
英敛之可是喷了他十多年的主。
正在这时,年轻的英骥良回家了。
小小书童上学堂,到了饭点就回来。
“骥良啊,见过你禄杰叔叔。”
孩子们的素质,那是看大人的教养。
要不然以前的人们骂街,总是一句有人生没人教的玩意。
而不是现在,一句草泥马就够了。
因为在以前,没人教养就是你最大的耻辱了。
英骥良赶紧行礼。“骥良见过叔叔。”
“好好好,可惜,吴某来的太过匆忙,没有带红包。”
这第一次见到朋友家的孩子,必须给个红包的。
可惜吴禄杰没想到他家孩子回来。
也没有想,他家还有孩子。
英敛之却不在意。“没事,孩子小,没有花钱的地方,再说平时上学,也少不了零花钱。”
他家毕竟是旗人,铁杆庄稼,再加上他是大公报主编,也是能赚钱的。
吴禄杰也尴尬,好在现代人就是脸皮厚。
拜访完了英敛之,吴禄杰这才回到京城。
年根了,军营里没啥事。
就这么又过了一年,时间来到了1906年。
1882年出生的他,今年已经是24岁。
夫人吴黎少芬已经怀孕三个月,估计到了六七月份就会出生。
可惜,他现在不是什么大人物,也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要不是一妻多妾也是正常的。
但是以他现在一个普通营长,能娶个什么小妾?
黎宋卿虽然未来是大总统,可是现在还不过是个武备学堂教习,官职不算高。
再加上大哥吴禄贞和他的关系,吴禄杰又是没结婚的黄花大小伙子,陆士留学生,迎娶他闺女也是正常。
可是现在老婆怀孕了,吴禄杰作为一个现代人,自然有些难受。
普通穷人家,地主家的闺女倒是可以随便娶来做小妾。
但是作为穿越者,吴禄杰不要面子的吗?
算了,忍忍吧,等到自己当了三晋督军,手握十万雄兵再说。
就在这时,刘静庵前来道别。“禄杰兄弟,多谢你的热情款待。
不过不能停留了,我得回去,组织同志们继续和满清干。”
刘静庵是鄂北老乡,1902年任护军马队第一营管带黎宋卿的秘书,勤于操练,谨守军礼,时常与士兵谈民族大义。
1903年3月,暗中从事革命活动,并与华兴会取得联系,谋划湘鄂联合举义。
后因起义计划泄露,科学补习所被封。
1905年,刘静庵来到了京城,找到了吴绶卿,暗中刺杀户部侍郎铁良。
结果刺杀没成反被抓,正是老乡出身的吴绶卿通过良弼说情,这才把他放了。
后来吴禄杰知道了这事,就把他接到了附近保护。
本来吴禄杰准备养着他,等到去三晋的时候,让他成为自己的帮手。
刘静庵可不是一般人,堪称鄂北革命党领袖级别。
可惜,刘静庵是坐不住的人。
这不,吴禄杰刚安顿好,他就来辞行了。
“静庵兄,还是在等等吧。”
“你现在回去,鄂北那边也没有机会。”
“莫不如,就在我手下,替我掌控第二营。”
“我已经有了计划,明年就贿赂庆亲王某个标统干。”
“到时候你我兄弟掌握一个标的新军,必然可以进可攻退可守。”
吴禄杰不想让他走,因为他知道,刘静庵这个人成不了。
历史上的他,多次起义,但是没有一次成功,反而把自己折损在了1911年。
这一年是哪一年?辛亥革命啊。
结果革命成功了,他死了。
很可惜的是,刘静庵这人哪怕看不到成功,也愿意为之奋斗。“兄弟不要劝了,鄂北还等着我呢。”
“我相信,只要团结起来,绝对能够推翻满清。”
“那好,我就祝大哥早日成功了。”
吴禄杰说着违心的话。
刘静庵还是走了,本来还想让他担任自己手下排长,充实自己的基层呢。
但是宁为鸡头不为牛尾。
刘静庵回去以后,那可是刺杀过铁良的功臣,对革命有功劳啊。
回到老家,刘静庵积极联系进步青年,准备成立一个新的组织。
这个组织就是日知会。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