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课文是空降,坐飞机到的彭城前线,他的身边只有侍卫长荫铁阁一个人。
像是警卫旅袁君房留在了中原省,炮兵旅在津门卫。
第二师,从中原省往齐鲁省行军途中。
因此他在前线,就是一个参谋人员。
这不,张勋部拿下了彭城,冯华符也带领第二军主力到了。
“拜见冯叔父。”
“豹岑啊,彭城之战多亏了你啊。”
冯华符也看了战报,是袁课文提议让施从滨以乡亲关系,拉拢骑兵团团长张宗昌,导致第五师混成旅不得已南下。
张勋部,以及第五师第十旅施从滨部迅速拿下彭城。
袁课文也没有必要争抢功劳,最要紧的是拉拢各地驻军的军官。
比如施从滨就很不错,袁课文有意拉拢。
“哪里哪里,这里最关键的还是施从滨旅长的齐鲁人身份。
没有他,哪里拉拢的了张宗昌?”
施从滨在一边,听的非常满意,对袁课文有了好感。
而袁课文也注意到了一个身高一米九多的壮汉。
“这位想必就是张宗昌张团长了吧?”
“张宗昌,拜见少总统。”
张宗昌这才知道,是袁大头的儿子提议拉拢自己。
他瞬间感觉袁课文是个好样的。
老张家里穷,再加上1897年胶东一带又遇荒年,民不聊生。
于是他逃荒关外,在东北流荡期间,打过零工,扛过长活,与扒手、胡匪为伍。
1899年,还宗应招到中东铁路当筑路工。
在这期间,当过装卸工,干过扳道工。
由于张宗昌身材高大,勇于干重活,宽厚大度,重义轻利。
所以在工人当中很有威信,也逐渐得到俄国人的青睐,并且学会说一口流利而又发音准确的俄语。
由于他为人仗义,所有的华人警察都听命于他。
华人在那里大小事情都会找他,连俄国人也让他三分。
后来他回到老家投靠督军胡瑛,谁知道他没干几天就被接替走了。
好在胡瑛给他介绍了个前途,去隔壁的江东省。
以胡瑛介绍,他刚来就是团长。
后来的他,还给曹仲珊送了金条,结果被吴佩孚挤兑走,又改去东北投奔老张。
袁课文看着他,非常满意。
别的不说,打仗是把好手。
自己手底下,缺的就是能打仗的军官。
张宗昌的名气,历史不用说,袁课文也不怕他拉着部队跑。
“好个张宗昌,有没有兴趣跟我干?”
“这?”
张宗昌刚被老乡施从滨拉来,对这里的情况还不了解,也不敢轻易做决定。
别看就几个人,代表了不同的派系。
比如施从滨是第五师,属于皖系的。
第五师师长靳云鹏,郑士琦等都是皖系出身。
张勋,则是属于巡防营,袁大头的关系。
老冯,那是直系领袖。
袁课文,是少总统,袁大头儿子,兼模范军军长。
袁课文知道他在忧虑什么。
“这样吧,张宗昌是个人物,我决定拿出十万大洋给冯叔叔,张叔父做军饷如何?”
“哈哈哈,豹岑啊,你可是太大方了。
既然你抬爱张宗昌,那就交给你了。
本来啊,我还想让他当我的侍从武官长呢。”
历史上,张宗昌投靠冯华符以后,确实当了侍从武官长,旅长,师长。
而张勋,则是没有说啥,毕竟他部下有的是军官,不缺张宗昌一个。
至于说施从滨?他只是个旅长,上面还有师长,因此拉拢不了张宗昌。
人家来之前就是团长,来了以后还是团长?
袁课文也是这样想的。
“张宗昌啊,你来了以后,导致第五师撤退,我军拿下彭城,实属功劳一件。
我这个人啊,赏罚分明。”
“这样吧,正好我军准备成立第五师,就由你的部队,以及我警卫旅,再从江东省招募两个步兵团组成。
第五师由军法处少将处长王天纵担任中将师长,第九旅旅长袁君房,你担任第十旅旅长如何?”
“多谢大帅,多谢大帅。”
只不过跳个槽,从团长升旅长。
不要小看这一步,要知道团长是中校,而旅长是少将,在民国时期将官免死。
拉拢张宗昌的施从滨被孙传芳杀了,结果就是孙传芳又被他的女儿施剑翘给杀了。
徐又铮杀了陆建章,同样的陆建章儿子也杀了徐又铮。
任命少将,那就是国家的高级将领了。
而冯华符,张勋,施从滨,都很羡慕。
特别是施从滨,眼看着一个小小团长,就因为投靠袁课文而当旅长。
自己当旅长是多费劲?
不过他羡慕是羡慕,却知道自己的根基在哪里。
而袁课文来这里,是为了和冯华符联盟的,拉拢张宗昌,也是意外惊喜。
他看向其他几个人,也没有再说啥。
而大家也知道他有事,于是都提出告辞。
冯华符问道。“说吧,什么事?”
“是这样的,我想去奉天当督军,可是奉天有张锡銮在,必须把他弄走。
眼下我北洋军多了赣西省,江东省,江淮省,湘南省等四个省份。
我想请冯叔父和我联手,让张锡銮南下。”
袁课文未来要想继承皇位,光靠自己的模范军是不够的,还得拉拢直系,皖系军阀。
老段这个人他不喜欢,两个人注定不是一路人。
可是老冯可以啊。
后世,袁课文没少看他重孙子的相声。
冯华符来了兴趣。“怎么联手?”
“张锡銮已经是奉天督军,而比他地位高的,要么是中央陆军部,参谋本部,要么就是直隶,江东督军。
冯叔父已经是直隶督军,可是我觉得江东督军更适合您。”
“我准备保举您为江东督军,这样就把直隶督军空缺出来,然后再和你一起保举张锡銮。”
“张锡銮去了直隶,奉天就空缺出来了,我在带领第二师,第五师北上。”
袁课文的打算很好。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