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代有人才出的冯家

换源:

  此时,还么有攻打江宁,冯华符也没有说出先入江宁城为王的口号。

老冯对比了一下直隶督军,以及江东督军的含金量。

他觉得,江东督军不比直隶督军差。

最重要的是,利用这个事,和袁课文打好关系。

冯华符答应了。“好,既然豹岑你说话了,那我就和你联手一次。”

“多谢冯叔父。”

“对了,我那个和德意志合办的兵工厂,正好缺少人手。

三哥家遇兄是柏林工学院,化学冶金专业的人才。

我想邀请他,担任兵工厂的毒气弹负责人。”

袁课文记着,冯华符的后代中,儿子辈有成就的,孙子辈有,重孙子辈还有。

历史上,冯华符共有孩子9人,5个儿子,4个女儿。

其中老三冯家遇,留学德意志学习化工冶金,是后世明星冯禁巩的爷爷。

冯华符三儿子家的孙子,是冯禁巩的父亲。

老冯虽然牛逼,当了大总统,但是他的财产不算多,一共三百多万大洋家产。

其中长子冯家遂、次子冯家迪、三子冯家遇、长女冯家逊都是正妻吴夫人的孩子。

(老冯七个老婆)

老大冯家遂被阎百川的部下软禁了好几天,敲诈勒索的,最终五十岁去世。

冯家长房一脉人多势众,老大冯家遂共有5子6女,分别是海岱、海岩、海峼、海岛、海密、海铭、海锦、海莲、海嶙、海岐、海岚。

第三代更不用说了,禁字辈的几乎一家两个。

相比之下,老二冯家迪年纪轻轻的就去世了。

但是老二冯家迪有一子三女:海嵊、海岐、海岚、海嶙。

儿子海嵊有一子冯宣禁,总算没有绝户。

冯家最为出名的就是老三冯家遇,冯禁巩的爷爷。

他十五岁读的北洋武备学堂,并和孙传芳是同学。

十八岁留学德意志,回国后担任直隶兵工厂帮办。

袁大头称帝时,冯家遇与北洋军队划清界限,投身到商海,成为实干家。

他先后主办东方油漆厂,参与创办保府电灯厂、津门卫恒源纱厂等。

说起来也算幸运。1953年,65岁的老三因胃穿孔病逝。

要是再过十来年,七十多岁让人揪出来一顿暴打也不好看。

老三虽然留学生,但还是老派做法,有妻有妾的。

他有三个老婆,一共生了13个子女。

其中正室邱氏,给他生了3子5女。

侧室李氏,生有3子2女。

另一侧室王氏,无子女。

长女冯家逊,因为小时候跟随母亲提心吊胆地过了十多年的苦日子,老冯心疼女儿冯家逊,一直不舍得让女儿出嫁。

直到冯家逊26岁时嫁给清朝直隶总督陈夔龙的儿子陈之骥,也就是江东第五师师长。

老四冯家迈,二女儿冯家适,三女儿冯家速,都是大姨太,第三任正室彭金梅生的。

冯家迈生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曾留学法国,攻读农业,后来创办了好几家企业,还曾担任京城市玻璃仪表厂副厂长。

1963年,被选为东城区百姓代表。

冯家迈共有三房妻妾。

正室方凤青,生有两个女儿,次女冯友、三女冯宾。

侧室邹伴芝,生冯家迈长女冯容,后世担任过副厅级。

另一侧室方凤青的胞妹方仁庆,生4男2女。

分别是长子海山、次子海岳、三子海峒、四子海岭、四女海寰、五女冯玖。

后面的几个女儿,儿子,都没有超越前面三哥,四哥的成就。

此时,只有大女儿结婚了,二女儿还没有。

二女儿,三女儿都是彭金梅生的。

其中冯家适出生于1905年。

老冯一听,知道人家这是拉拢自己。

不过他也考虑过,袁大头现在的年纪确实大了。

包括他自己也50出头了。

而袁课文才20,再过十年二十年自己彻底退休了,可是儿子孙子呢?

想到这里,他不得不给儿子孙子们铺路啊?

“难得我家那个不成器的老三能得到豹岑的欣赏。

既然这样,那就让他去给你帮忙吧。”

?“好,那我可就多谢冯叔父了。”

?兵工厂就是再缺人,也不差冯家遇一个。

可是冯家遇来了,就相当于他爹冯华符也来了。

第二师王占元,第三师曹仲珊,第六师李纯,直隶第一混成旅刘洵,禁卫军,这可都是冯华符的嫡系部队。

袁课文非常高兴。

要不是兵工厂的产量,还需要给自己扩编第五师,以及接下来的第六师,他真想给老冯一些。

饶是如此,也送了冯华符一个团的装备。

不过有些话不用说,直接做就行。

等老冯收到武器装备,能不感谢袁课文?

而一旦中德合办兵工厂的产量达到全国第一,他就可以试探性把全国其他地方兵工厂都炸了。

说服了冯华符,袁课文一边给袁大头发电报,一边在第五师第十旅的保护下,坐着火车北上津门。

新编第五师,所有的武器装备都是从津门兵工厂生产的。

三月份开始,到现在已经积累了不少的装备。

更何况警卫旅不用管,骑兵团,炮兵团都是现成的,等于两个步兵团,四千杆步枪就行了。

京城,袁大头收到了袁课文,冯华符等人保举张锡銮为直隶督军的电报。

“有点意思,难道冯华符支持豹岑?”

此时,袁大头已经明白已经不能再用以前的眼光去看袁课文。

甚至,他已经无法动摇袁课文的军中地位。

特别是,今年袁课文一个亿大洋的投资。

不过,他很好奇,袁课文不要江东,不要直隶,也不要剿匪半年的中原,要东北干嘛?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