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南方第二军打下了江宁城。
因为有袁课文的联手,导致冯华符没有说出那个先入江宁者为王的话。
而袁课文和冯华符共同保举张锡銮担任直隶督军。
袁大头想听听袁课文是怎么想的,于是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让他回来解释。
好在袁课文已经提前回去了。
这次南下,等于是收服了一个大将张宗昌,同时把第五师的架子搭好。
好在他的火炮多,八个炮兵团呢。
要不是步兵装备不够,没有那么多的军官,他早就扩编了。
饶是如此,部队的基层军官严重不够。
好在他有鬼子没有的优势,那就是我只要塔山。
一句话。“我不要你的伤亡数字,我不要塔山。”
乘坐火车回京,袁课文见到了袁大头。
“父亲。”
“豹岑啊,你为什么想去东北?
直隶,中原,齐鲁,江东,这四个地方都是一等一的龙兴之地啊。”
袁大头出身中原,崛起齐鲁,奠定基础在直隶。
眼下又拿下了江东,可以说牛逼到家了。
而袁课文的部队,第一师在中原,第三师在直隶,第四师在齐鲁,第二师在津门,又成立了第五师。
可以说正好是华夏的核心所在。
至于说东北?这个时代的东北很落后。
光是寒冷,就让很多人望而生畏。
宁古塔,哪怕后世的宁古塔人,都在一年几十万的往外走。
袁课文解释着。
“不管是中原,齐鲁,江东,直隶,都是核心重地。
哪怕我麾下五个师,可是政治资历很浅薄。
如果让我当督军,肯定没人答应。”
“而东北不一样,咱们北洋的核心不在那里。
尽管有个二十师,可是二十师也受排挤。
我去了奉天,刚好可以增加北洋在奉天的势力,把奉天彻底的收入我北洋核心范围。”
袁大头为啥不答应让张胡子当督军?就是怕尾大不掉。
看似东北服从北洋,其实东北自有安排。
人家是面服心不服。
张锡銮是老资格的奉天官僚,又代表北洋军,还有二十师做依靠,再加上冯德麟也不想让张胡子当督军,这才没有被挤兑走。
可是一旦张胡子和冯德麟联手,两个步兵师绝对可以把张锡銮挤兑走。
他一走奉天哪里还有比张胡子更合适的督军了?
要是北洋强大,张胡子不好说啥。
可是袁大头称帝,导致北洋彻底分裂,张胡子就有话说了。
“不错,你得资历是问题,在直隶,中原,齐鲁,江东当督军是不行了。
不过你去奉天,恐怕张胡子不答应啊。”
袁大头倒是能压得住张胡子,就怕袁课文不行。
可是袁课文还真行。
“父亲,我早就派人去分化张胡子了。
奉天目前有27师,28师,二十师。
二十师是我们北洋军,这是可以信任的。
28师冯德麟已经被我拉拢,绝对不会支持张胡子。”
“光凭他27师,怎么可能是我第二师,第五师,以及模范军五个师的对手?”
“他服从还好,我用他当个大将。
要是不服?别怪我拿他开刀,然后把东北变成袁家的后花园。”
“好啊,我儿有如此志气,你爹我高兴。
不过,东北最重要的问题是鬼子,这个你要注意。”
袁大头为啥不去东北,就因为鬼子在东北有利益。
甚至,鬼子的手,阻拦了袁大头继续往东北增兵。
至于说二十师,是前清时候的事,袁大头只能死咬着这个不放,才没有让东北成为小鬼子的地盘。
对于小鬼子,袁课文也有自己的想法。
“父亲,根据我去年访问德意志时,和德皇威廉二世的谈话,恐怕欧罗巴会有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
而根据同等作战,英吉利和小鬼子签订了英日同盟条约,届时小鬼子很可能会和德意志碰上。”
“哪怕碰不上,以英吉利的国土面积,人口,肯定会要求小鬼子出兵。”
“小鬼子国小民寡,总兵力不过30万。
可能他们的训练有素,装备精良。
但是他们避免不了一个事情,那就是人口少,资源少,后劲不足。”
?“大冶铁矿,抚顺煤矿,南满铁路,为何小鬼子一定要控制住,大量的把各种物资送回老家?就是因为他们本土不产物资。
只要我们把各地物资一停,他们的军队自然运转不动。”
这时候,军舰大多数是煤炭制动。
而小鬼子并不产煤。
如果煤炭停了,他们的军舰只能依靠从欧罗巴,以及美利坚进口。
这样一来,鬼子的海军成本加大。
另外一方面,小鬼子在棒子国侵略,那里一直有零星的反抗。
只要派飞机往那边送枪支弹药,那里需要多少军队才能镇压?
反正棒子国也不是袁课文的百姓,就利用,扶持他们打游击。
扒铁路,甚至把码头炸了。
而在南边的琉球则是不行,时间太长了。
“豹岑,如果小鬼子以海军从南方出发怎么办?”
袁大头考虑的比较多。
袁课文也有办法。
“父亲,不管小鬼子从哪里出发,他都避免不了一个事情,那就是兵力太小了。
而我们,只要抵抗住第一波进攻,甚至可以往后撤退,拉大他们的后勤。。。。”
“恩,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既然你有把握,那就由你担任奉天督军。”
?袁大头听了也感觉是那么回事。
只要我不在乎伤亡数字,只要塔山,小鬼子有什么新鲜的?
后世淞沪会战,就是因为大队长心疼自己的嫡系中央军了。
要不是这样的话,中央军继续增兵,就在淞沪稍微撤退一点,海军打不到的地方抵抗,小鬼子一点办法都没事。
大不了,把整个淞沪打成一片烂泥也在所不惜。
如此,袁大头通电全国任命。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