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当真是狂妄之极。”
想起北海之事,光绪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这洋人凭着坚船利炮飞扬跋扈惯了,若我大清也有意国国水师的实力,即使是英法也不敢轻视啊。”
高明字斟句酌的。
心里却不由的骂道。
不是那个文廷式自己不懂出来惹事,
哪会有这么一出事?
“你可知朕招你来所谓何事?”
想到了北洋的定镇被人家贬的一分不值。
感觉大清也确实没有和列强叫板的资本,
便换了一个话题。
“臣略知一二。”
高明回答。
“从这里看,这北洋舰队当真称得上雄壮了。”
光绪颇有些兴奋。
高明顺着看向一边,
北洋八大远以及超勇扬威排成5个双舰编队。
而此次订购的级轻型装甲巡洋舰则单独编组排成纵队。
“这新船与意国国自己装备的战舰相比如何?”
光绪问道。
“此次大清北洋订购的新船是微臣重新改进设计的,
先前无论是西班牙还是意国订购的该型战舰都是穹甲战舰,
而微臣为北洋重新设计的是装甲战舰。
同时采用了新式的快炮。
战力已经不是其前身可比的了。”
高明朗声回答,
论起战舰来,
高明可是有相当的自信。
“你且说说,此船的好处。”
一旁的醇王插嘴问道。
“在下想问一下丁提督,我北洋致远的21升炮的射速是多少?”
高明并没有正面回答醇王的话,而是问丁汝昌。
“战时两分钟一发。”
丁汝昌回答。
“而我北洋所订购的战舰射速是1分钟两发。”
高明颇为自豪。
“后生,切莫胡言乱语,这意国国火炮再犀利也不可能比德意志克虏伯火炮快上4倍?”
翁师傅大声呵斥道。
“请问翁大人,您是否懂战舰火炮?”
高明装作好奇的问道。
“这……”
翁同龢也郁闷了,
这搞技术的为啥都爱这样问啊?
“皇上请看。”
说着高明从侍从手中拿出两个瓶子。
首先高明拿出一瓶装着栗色颗粒的瓶子
“这是栗色火药,就是我北洋现在正在使用的发射药,是在黑火药基础上经过水汽钝化后制成的,点燃后有黑烟,而且药力小。”
“而这一瓶,正是西方各国使用的无烟火药,药力强而且发射后无烟。”
若使用栗色火药作为发射药的话。
火炮射击后需要等烟散去才能再发射,
而使用无烟火药则可以直接再次准备发射。
随后,在高明的示意下,
侍从走出勤政殿在外面点燃了少许火药。
只见无烟火药燃烧剧烈却无烟,
而栗色火药点燃后黑烟久久不散。
“这只是发射药的问题,皇上请看这个。”
高明继续说到。
而一个侍卫拿上来两个模型,
一个是架退炮的模型一个是管退炮的模型。
“前一种火炮正是我北洋目前大量采用的旧式火炮,每发射一炮火炮和炮架一齐后退。”
高明边说边推动模型上的火炮,做示范。
“而如果想重新射击的话必须等待火炮归位才行,但是架退炮就不用了,射击后仅仅是炮管后退,而火炮上的复进机则可以自动让炮管归位。”
说着,高明又拉动管退炮的模型。
“据微臣所知,这火炮也没什么独到之处,英吉利国的战舰都已经装备了此种管退火炮!”
翁师傅鄙夷的说道。
“我靠,这翁师傅还做了些功课啊。”
高明心里想到。
“不过要是真玩海军,你十个翁同龢也是白给!!”
想到这里,高明鄙夷的笑了笑。
不过高明的这一举动并没有瞒过在场的人。
“你这是何意?莫非老夫说的不对?”
翁同龢涨红了脸生气的问道。
“我只是觉得翁大人有些过于急躁了,没等微臣说完就下结论,难道不早点吗?”
高明收敛了笑容正色。
随后不理翁同龢的茬继续:
“有了无烟火药和管退火炮只是实现了中口径以上火炮速射的基本条件,12升炮和15升炮已经可以通过以上两点速射了,但是20升以上的火炮却不行。”
“有何不行?这炮不都是一样的炮吗?”
光绪也好奇的问道。
“请问丁提督,这20升炮的炮弹重量是多少?”
高明问道。
“按公制,是100kg左右,比一个健壮的成年人都重。”
丁汝昌回答。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12升炮和15升炮可以人力状态,
但是这100kg的炮弹就必须用机械辅助了,
而现在的火炮的辅助装填设备都是固定在露台上的,
不能随露台转动,所以每发射一炮后,
火炮必须重新转动到原位才能再装填。
这就浪费了很多时间。
而新船的装填设备,
是随着炮塔整体转动的,
发射完后,就可以立即重新装填,
这无疑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高明尽可能用简单的语言解释。
不过看到光绪等人似懂非懂的表情。
高明不禁有些无奈。
随即高明继续说道:“当我北洋新船到后,若船首主炮无法达到1分钟2发的射速,微臣听凭处置。”
奶奶的,立下军令状总可以了?
高明心里暗暗想到。
“除了火炮之外,船使用新式锅炉和3膨胀蒸汽机,
最大航速可以达到22节。
为我北洋战舰速度之冠。
且有新式装甲保护,
可以说无论是炮力,速度还是防护,
在同级别的战舰中都是最先进的。”
既然火炮问题都纠缠不清,那动力,防护就更别说了。
你和光绪说水管锅炉和硬化装甲不是对牛弹琴吗?
只得总体说一下。
至于航速,因为高明也无法确定改装后到底有多少吨的排量,
也无法确定最后的动力,
只能先说的保守一点。
以防万一。
“如此说来,我大清这次还是真买对了?”
听完高明的介绍,光绪面露喜色的说。
在光绪看来,既然这位北洋新人连军令状都敢立。
哪估计这条战舰的性能真和他说的差不多。
而如果依照高明所说,
这船确实比北洋的各种巡洋舰强多了。
“至少在三年内,同级别的战舰中,该型战舰是最好的选择。”
高明回答道。
“若我北洋购买3艘该型战舰,应当可保我大清海防无恙了?”
光绪继续问道。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