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甲午之前,
翁同龢在海事方面再也没有发过任何言论。
而在慈禧看来,
这个高明作为一个有名的小角色还未入她的法眼。
虽说当场答应了北洋全权负责天津制造局的运作,
同时保证足额拨款和以订购西洋武器的价格来从天津制造局收购,
但是在她看来,这个高明也就是个技术性人物,
对政治没什么野心。
而她现在所要考虑的是,
如何在北洋购买新船增添武备的情况下,
再给南洋一点好处,以便制衡北洋。
“后生,以前老夫只是觉得你胆大,现在恐怕要加上妄为二字了。”
回到驿馆,李红章不知道是讽刺还是赞扬的。
“事已至此,由不得学生不胆大。”
高明站起来。
“今天的情形您看到了,翁师傅怕是与我北洋彻底决裂了,皇上和太后虽然没有表态,但是从现在来看,对我北洋今后扩军能不管不问就已经谢天谢地了,若是我北洋下属的天津机械制造局再不改变的话,怕是我北洋连买武器的银子都不够啊。”
高明激动的回应。
“后生,可是你一口答应下来由我北洋独立经营天津机械制造局,并且夸下开口说4年之内提供能武装1万军队的武器,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里,李红章有些惋惜的:
“这一但无法完成,让老夫如何护住你?”
“这4年只能制造出武装1万军队的武器其实并不是很难,如果一切配件,火药等物品都要从天津制造总局中生产的话,这其中的耗费自然十分巨大,但是如果这些配件或者原料可以由民间工厂提供的话,我北洋所消耗的人力和物力就会有很大的降低。”
高明说到。
“看来你还是念念不忘鼓励民间兴建工厂啊。”
李红章笑了笑。
“其次,我大清武器装备实在太过混乱,仅以步枪为例,雷明顿撞针枪,毛瑟枪,马梯尼枪,甚至还有抬枪!!如此混乱的装备不仅直接导致补给困难,而起在制造方面无法形成规模,产量上不去,耗费也下不来啊。”
高明一想起大清国五花八门的步枪就有些好笑,
尤其是甲午时期的金陵机械制造局,
居然还奉命造了几十把抬枪!!
真是可笑之极。
“那你认为我北洋应该装备那些枪械比较合适呢?”
李红章不动声色的问道。
“学生认为步枪和手枪的话,意国生产的1889式步枪,自卫手枪和战斗手枪就很适合大清军队,1889年式步枪直拉枪机,配合10发弹夹射速更快。精度也算中上。战斗手枪配备20发大弹夹,用9mm子弹,配合枪盒可以抵肩射击,在巷战中无论是火力持续性还是威力都是相当不错的。至于自卫手枪,作为军官配枪比较好。”
高明回答。
“这些枪械听说也是你设计的?”
李红章颇有深意的问道。
“正是学生设计的。还有手榴弹和掷弹筒也是学生设计的。这些武器远近配合,直瞄火力与抛射火力相互协作,必将爆发出相当强的战斗力。”
高明脸微微一红,
虽说当年高明在设计这些武器的时候确实考虑了大清国庆,
但是夸其自己的武器来还是有点不好意思。
“这当真是举贤不避亲啊。如我北洋大量装备该种武器的话,这生产设备和专利是不是可以少一些啊。还有,如果想让老夫同意你的意见,我必须看到这些武器的好处。你可明白?”
李红章严肃的说道。
“学生明白,学生会安排意国卫队进行相关操练的。”
高明低下头微微一笑,
虽说意国陆军在欧洲列强中不算啥,
但是怎么着也能凑出些精锐,
再加上1889年式步枪射速确实牛叉。
而掷弹筒这种在2战龙国战场上大行其道的武器放在1895年,
自然是大杀器。
至于高版盒子炮,也是同样的道理。
“不过学生还是建议大量装备马克辛机枪。”
末了,高明建议。
“赛电枪吗?这武器好是好就是太重太贵了,这打的可不是子弹而是银子啊。”
李红章脸色立马就变了。
“如果没有此等武器,我北洋陆师如何可以抵挡3倍于己的倭国陆军??”
高明说到。
形势比人强,为了胜利自然要下一些血本的!!
“这赛电枪可以造一些,但是实际装备还要看银子是否够啊。”
老李颇为郁闷。
“此外还有火炮,我北洋必须增加克虏伯野炮的数量,
根据学生所知,倭寇一个师配备的各种野炮和山炮多达近40门。
而我北洋陆师休说数量上不足以与倭寇争雄,
在质量上,我北洋陆师多是加特林机关炮或者2磅小炮,射程很近,
怕是一旦交手还未发挥威力就已经被倭寇的火炮所击毁了。
高明认真的,其实高明还有层意思没好意思说,
那就是北洋现在的炮兵对付太平军或者土匪还算不错,
但是要对付倭寇,
那就真是大人打小孩了。
“没想到你还真是个能花钱的主。先一步步来。”
老李无奈的笑道,心里想这个门生见识是有的。
但就是对大清太不了解了。
这些东西好是好,但就是太贵,
他总是以欧罗巴列强的标准来改造北洋水陆师。
却不知大清的国力根本不足以支持这个计划。
不过就算摔个跟头也好,长点记性。
“为了加强天津机械局的技术力量,学生计划从意国,德意志引进一批技术工人和设计师。同时学生还打算改一下生产方式。”
高明继续说道。
“这引进外洋技工是可以的,就是怕洋人挟技自重不好管理。”
李红章略带不满。
“这洋人挟技自重的情况是有的,但是来的人多了,怕是就算有个别人挟技自重不能为我北洋所用辞退就可以了。学生在欧洲的关系还是有一些的,欧洲技工众多,总能找到愿意为我北洋效劳的。而且我北洋可以实现与之签订契约,薪水与工作效劳挂钩,这样一来,不怕洋人不为我北洋效力。”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