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万卷藏书
深秋,
降雨,
空气潮湿,袁海龙感觉愈发寒冷。
尽管,能够隔空从不远处霍华德身上获得能量,
由于二人并不熟悉,
袁海龙不知道从霍华德吸取生命能量后,对方会失去什么。
于是,入夜后,袁海龙选择离霍华德睡觉处较远一间帐篷,找了个角落躺下来。
僧人的被褥有富余,袁海龙可以盖着厚棉被睡觉。
夜间,冷风把一些雨滴吹进了帐篷。
袁海龙被冻醒。
在潮湿棉被中,袁海龙使劲搓了搓双手,使血液流动一些。
但寒冷感,依然然无法驱散。
棉被一侧,已经被雨水打湿了。
另一侧,是一名鼾声如雷的僧人。
袁海龙实在无法再次入睡。
起身,
冒着淅淅沥沥雨滴,来到后院。
摸黑,从最后一间僧舍门口接线板上找到自己手机。
看了看时间,才凌晨1点45分。
为了解闷,袁海龙把已经充好电的手机取下,准备重新回到防震棚刷一刷微信。
然而,穿过观音殿旁中院时,
袁海龙突然有了一种眩晕感,
步履,也变得蹒跚起来。
四周望去,袁海龙看到,
观音殿前悬挂的灯泡,在左右晃动。
起初,袁海龙怀疑,
“自己睡觉受凉了,大脑,有一点发晕。”
谁知,灯泡晃动变得剧烈了!
地皮开始跳动,
房梁,也开始吱呀呀作响!
大殿和观音殿上残缺的瓦片,扑簌簌落了下来!
是余震!
袁海龙大叫一声:
“地震了!”
然后,迅速奔跑到观音殿前,试图唤醒在危房睡觉的天一师太。
可是,袁海龙看到,
观音像前,供桌被推到一旁,
天一师太并没有在睡觉!
她正钻在观音像下一处打开的储藏空间中,
从尘土瓦砾中,不停把一些书卷抱出来,
搬运到观音殿前两米外铺开的一床棉被上。
还有一些书籍,散落在观音殿高高的门槛前后。
袁海龙向天一师太大喊:
“地震!危险!快撤离!”
天一师太面无表情,从储藏室中不停把书卷抱出来。
袁海龙也没有多想,一边向前院高喊,
“大家快来帮忙!”
一边迅速帮助天一师太,把已经放到观音殿门槛前石阶上的一堆堆书卷,向殿前空地上的棉被上转移。
过了半分钟,另两名僧人也来到观音殿前。
在摇曳灯光中,帮助天一师太搬运书卷。
很快,第五名僧人赶来帮忙。
天一师太放到观音殿门槛的书籍,已经基本上转移到空场棉被上了。
乱七八糟,堆了高高一堆。
天一师太从观音像下底座抱出最后一厚摞书,
就在她即将跨出观音殿门槛时,
观音殿巨大的横梁坠落了下来!
天一师太与另一名僧人被压在大梁下!
这名僧人一声惨叫。
大梁压住了他一条腿,他正在准备从天一师太手中接过书籍。
天一师太瘦弱的身躯从后腰被压在大梁下!
倒下前,她双手还紧抱着一摞书。
观音殿前的灯泡坠落地面,熄灭了。
周围,一片漆黑。
袁海龙迅速掏出手机,点亮LED灯提供照明。
一片灰尘中,
僧人在痛苦哀嚎。
瘦弱的天一师太,趴在大殿前半高台阶前,后背,压了落下来的大梁。
袁海龙立刻高喊:
“快救人!”
同时,用一只手去扒开覆盖在僧人和天一师太身上的碎瓦片。
半分钟后,又有几名僧人赶到。
大家一起徒手扒开瓦砾。
黑暗中,两名僧人把手机LED灯点亮,为大家照明。
几人合力把落在天一师太和僧人身上的大梁抬起来,
两名僧人把受伤的僧人从大梁下拖出来;
袁海龙和霍华德一同小心翼翼架住天一师太大臂,试图把她从大梁下抽出来。
突然!
已经陷入昏迷的天一师太睁大双眼,
一只左手,紧紧扣住袁海龙右手手腕,
把嘴凑近袁海龙耳朵,向袁海龙耳边说出一串急促的话!
袁海龙一惊,
内心充满巨大恐惧,
“法渊禅师不是说天一师太又聋又哑吗?”
在袁海龙吃惊过程中,天一师太的话讲完了。
袁海龙却一个字也没有听懂。
“可能,是天一师太几十年没有说话了,她舌头不灵活了;
也可能,她讲的,是某地方言,”
袁海龙根本没听明白一个字。
袁海龙急着把天一师太从巨大横梁下救出来。
天一师太左手握紧袁海龙右手手腕,袁海龙左手挽住天一师太瘦弱的右大臂。
天一师太右手,还握着一本卷曲的书。
困惑中,袁海龙只想,先救人。
然而,天一师太再次拉近袁海龙,对准袁海龙耳边,急促说出一连串话!
天一师太左手紧紧扣住袁海龙右手腕。
她的声音雄浑有力,直冲入袁海龙脑海!
袁海龙感觉,耳鼓嗡嗡作响。
他能够感觉到,
“一些细小血滴,随着说话声,从天一师太口中,喷在自己脸上。”
袁海龙依然没有听懂天一师太的“方言”!
于是,袁海龙满脸困惑,看着天一师太。
试图用右手轻轻拭去天一师太嘴角血迹。
见袁海龙表情,天一师太显然并不放心,
于是使劲拉了拉袁海龙手腕,再次把嘴凑近满脸疑惑的袁海龙耳边,
以十倍雄浑力量,对袁海龙迅速重复了一遍刚刚讲过的话!
袁海龙感觉,
“自己大脑,有如空荡荡山谷,浑厚钟声,在不停回响。”
在钟声间隙,袁海龙似乎听到,架着师太右臂,霍华德在自己身旁发出惊恐短叹!
在天一师太雄浑有力讲话声中,袁海龙感觉,
“一股强大力量,自脚底瞬间冲入脑海。”
突然,
天一师太一松手,
袁海龙从观音殿前半高台阶上摔下来!
大脑,一阵眩晕。
过了好一会儿,袁海龙才缓缓回过神来。
这时,几名僧人已经七手八脚把天一师太抬过角门,抬到大殿前院了。
两名用手机LED照亮的僧人,跟着转过角门。
周围,光线立刻暗下来。
袁海龙从观音殿半高台阶上摸索,找到自己掉落的手机。
手机旁,是被天一师太刚刚握紧卷曲那本旧书。
袁海龙顺手把这本书拿起来。
不远,还有刚刚天一师太怀抱着的几本书,
散落在半高台阶上下。
袁海龙收拾了这些书,准备放到棉被上。
当袁海龙转过身后,LED照亮了霍华德。
他满脸惊恐,张大嘴,呆坐一旁。
霍华德颤抖着嘴唇,用英文问袁海龙:“你能讲德语吗?(CanyouspeakGerman?)”
袁海龙迷惑不解,看着霍华德,摇了摇头。
万分愧疚,
袁海龙回努力忆,
“天一师太讲的不知是哪里方言,一个字都不明白。”
地震余震,短暂。
小雨,也在不知不觉中停止。
袁海龙把散落在台阶上下几本书拾起来。
其中一本,是手抄本《金刚经》。
袁海龙轻轻翻开读了读。
这,似乎不是流传广泛的鸠摩罗什翻译版,也不是曾经读过的玄奘翻译版。
还有一本厚厚的印装《法华经》。
袁海龙没时间翻开看如此厚经书,把书放到观音殿前棉被书堆上。
棉被上,天一师太搬出来不少古籍。
绝大多数古籍,都是线装宣纸书,上面写着,或印刷了不同字迹。
大家忙碌过后,
天一师太和受伤僧人,都被安置到大殿前帐篷中。
一位年长僧人(猜想是监院)让大家先休息,等天亮后再继续。
僧人们陆陆续续寻找安全的帐篷,继续睡觉。
一名年轻僧人被分配了值班,照顾在余震中受伤的几人。
袁海龙没有了睡意。
大殿前,
老槐树旁,
在唯一一盏摇曳灯光下,
袁海龙一只手拿着手机,手中拿着天一师太同他说话时紧握的那本并不厚的线装书。
用LED照亮,仔细阅读。
试图从书的内容,搜寻一下天一师太急迫叮嘱相关联系。
从天一师太手中拿到的那本书,
字体,比《金刚经》和《法华经》都小,是非常工整的小楷,
封皮,在刚刚紧张救人过程中被撕掉了。
袁海龙读到第三页才看到,序言结尾处,宣称这本是《素书》!
在西安,袁海龙对道家经典非常感兴趣,。
从图书馆读了许多关于内丹、道家哲学、阴阳、五行等方面的书籍。
袁海龙曾借阅过现代文注解版《素书》,原文,只有六章,一千余字。
袁海龙曾经怀疑,
“现存《素书》,仅仅是原著《黄石公素书》一小部分,
因为,能读到的一千余字,不具备指导张良成长到协助刘邦打天下的大智慧。”
果真,藏在这家不知名寺庙的观音像下,
这本手抄本《素书》,至少有二十六章,一万五千字以上!
雨后凌晨,
潮湿微风,带来一丝寒冷,
袁海龙穿着羽绒服,依然感觉不到温暖。
于是,顺手扯过一床没有僧人盖的棉被,披在肩上。
手捧《素书》,一边踱步,一边用手机照明阅读。
这样。可以排解寒冷感。
过了许久,早起一位僧人去后院。
不久,从被拆掉顶棚的厨房,飘过来米粥的香气。
袁海龙感觉,腹中有一点饥饿。
但更不放心的是,
“天一师太对自己严肃叮咛,究竟是什么意思?”
袁海龙走到天一师太身旁,
试图询问这些书籍的来源,
但天一师太已经陷入深度昏迷。
袁海龙盘腿,坐在天一师太身旁。
天一师太呼吸已经微弱得无法察觉。
呆呆望着瘦小的天一师太,袁海龙盼望她能苏醒过来,向自己解释刚刚讲过的话。
然而,袁海龙心中,空荡荡,
失落。
“再也感觉不到那种充满铁锈味的、顶天立地的、直接贯通中脉的生命能量了。”
又过了半小时,天蒙蒙亮,
袁海龙发现,
天一师太已经气绝身亡,没有了呼吸和脉搏。
袁海龙告诉大家,
“天一师太已经圆寂。”
两名僧人在天一师太身旁做了简单的超度法事。
之后,用一张旧布单盖住了天一师太瘦小的身躯。
三名女尼在天一师太尸体旁轻声哭泣。
众僧尼七嘴八舌告诉袁海龙,
他成了几十年来唯一一名被天一师太正式讲过话的人。
袁海龙一只手拿着手抄本《素书》,
内心充满了愧疚。
因为,他死活弄不明白,
“生命最后时刻,天一师太拼尽全力向自己讲的话,是什么意思?”
霍华德在一旁拍了拍袁海龙肩头,递给他一碗热粥。
袁海龙拿到粥。
一刹那,重新感觉到从霍华德传过来生命能量,温暖了周身。
袁海龙感激,向霍华德点头致谢。
霍华德用英语对袁海龙讲:
“她刚才好像在对你说德文。”
袁海龙满脸惊讶,回答,
“我不懂德语啊?”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