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舍利子;17.9 冷风如刀(天一外传节选2)

换源:

  17.9冷风如刀(天一外传节选2)

注:《天一外传》是本人拙作《时空漩涡》系列之外传。请自行搜索某平台发表位置。

天已擦黑,

乌云压城。

遥远天边,

云朵间缝隙,

还留有一抹血红色残霞。

接近城门口时,鲲鹏子看到,效忠北王韦昌辉的守卫,只剩下一人了。

但是,那男子手持一柄长剑,动作流畅而优美,身体柔韧异常。

突击的翼王部下和自己手下卫队纷纷被该男子斩杀。

尽管城门已经失守,他仍然孤零零在瓮城内外城墙中负隅顽抗。

显然,此人身手不凡。

每次,他都是在对方长枪或长刀进攻过程中寻找进攻者空当,借力击杀。

后发先至,短促而有效。

令人防不胜防。

“从这人出招方式判断,明明就是武当山太极剑法,这身形是多么熟悉……”

鲲鹏子急忙抢前几步,掩护自的手下,挥刀进攻!

瞬间,二人拆招五个回合。

鲲鹏子心中有如打翻了五味瓶。

“对方套路、动作、判断、应对、力道都极似随风师兄。”

鲲鹏子抽出腰间匕首格挡开对方长剑。

然后,双方各退一步,在相互距离2米左右远处站定。

对方背靠城墙,剑尖斜向下,做了一个标准武当剑式。

内心,爆发激烈冲突!

对方身上、头发上、脸颊上已经满是鲜血,长剑上也沾满了血迹,他就是随风师兄!

很显然,对方也认出了鲲鹏子!

于是,二人相持。

谁也没动。

随风师兄比鲲鹏子离开武当山时成熟了许多。

脸庞,已经变得棱角分明,唯一没变的,是一弯细细的、酷似大家闺秀的柳叶眉。

鲲鹏子感觉,翼王部队在自己掩护下从背后迅速穿过两道城门。

同时,也感觉,脚下其实是站在不知多少人的尸体上。

翼王部队都已经看出,对方放弃了防守,根本无暇再向此人进攻,急匆匆冲出城门。

周围,弥漫浓烈血腥味。

四处,传来不同人断断续续哀嚎与痛哭声。

脚下,是不知已死还是将死人的抽搐。

僵持了几分钟,

随风师兄低声对鲲鹏子讲:“快走!保重!”

之后随风迅速向后急跃,踏着城墙角下的尸体翻上城墙,顺着城墙向远方逃去。

她向随风的背影轻轻回了一句:“保重。”

于是,鲲鹏子深一脚浅一脚,向城外奔去。

一路上,鲲鹏子踩到无数人躯体,

分不清那是伤者的身体,还是死人尸体。

这些人,全部都身着太平军制服。

天色昏暗。

分辨不清是翼王手下,还是北王韦昌辉手下,依稀还有部分东王杨秀清手下部队。

到了城外集结处,鲲鹏子追上自己队伍。

清点人数,自己卫队下属只剩130人了。

恍恍然,有如在梦中,

鲲鹏子意识始终不能聚焦在眼前工作事务上。

几天前,大家还互称兄弟姐妹的,几天后,却要拼个你死我活。

转眼,穿着相同制式制服,本着相同理想聚集到一起的一群人,自相残杀。

武当山紫霄宫隶属道教全真派,戒律森严。

修习武术同时,师傅、道长都教导所有武师,习武的前提,是修心修身。

于是,大家都以慈悲为怀。

曾经,鲲鹏子梦想,是广济天下。

自从跟随翼王后,满以为自己找到了实现理想的平台。

鲲鹏子也尽职尽责,保卫翼王安全。

在尽心尽力完成工作背后,她其实在暗恋翼王。

很遗憾,翼王有王妃,还有几名小妾。

鲲鹏子将暗恋埋藏在心底,专心做好本职工作。

离开南京后,翼王石达开的部队,一路被各路敌人围追堵截。

离开南京(太平天国称天京)时,石达开带出来的队伍不多,只有一万左右。

但天京事变后,受不了洪秀全昏庸离开太平军大营转而投奔石达开的军队逐渐增加。

到了1863年5月,石达开军队,已经聚集到5万出头。

石达开本计划声东击西,自安定渡过大渡河,进入四川寻找根据地发展力量。

起初,一切都在计划中,石达开先头部队抵达渡河地点时,对岸,并没有清兵防御。

被戏称为石达开私生子的前锋将领不急于渡河,在河边安营扎寨,为自己妻子接生。

在石达开主力部队渡河前夜,天降大雨。

河水暴涨,无法行船。

三天后,河水才见缓。

这时,清兵已经赶到对岸,充分布防。

石达开的太平军多次强渡大渡河,都没有成功。

粮草用尽,陷入绝境。

鲲鹏子修道多年,在渡江战役中,眼看自己部下一个个死去。

心如刀绞。

“人类,有必要这样杀戮自己同类吗?”

这时,石达开部队只剩下六千人了。

为了保全三军,经谈判,太平军遣散四千人,剩余两千人保留武器随石达开投降清军。

石达开的贴身护卫,天京事变前,有三支护卫队总计600人。

这时,只剩下16人了。

原先的六名正副卫队长,也仅剩下鲲鹏子一人了。

本以为能够同清兵讲和,谁知进入清军兵营后,清军背信弃义,太平军遭到包围伏击。

太平军将士不得不面对埋伏好的大量枪械热武器。

在密集枪声和浓烈的火药味中,战友,一个接一个倒下。

太平军部队中,仅有十余名武功高手凭功夫,靠冷兵器从清军重重包围中杀出。

石达开被俘。

之后,石达开被押往成都。

被俘获的太平军全部被杀。

鲲鹏子等八名侥幸逃出的武功高手跟踪押解石达开的囚车。

途中,6次试图营救石达开。

然而,清军戒备森严,营救均告失败。

第一次营救失败后,大家都清楚,之后,清军必然加强10倍戒备。

但这时,没有别的选择,飞蛾扑火也要去救。

其余七名武功高手在营救石达开过程中,遭清军伏击先后阵亡。

鲲鹏子独自一人追踪押解囚车的清军来到成都。

她带着几处伤:小腿中枪,肩头被刀砍,后背在落入陷阱时被倒立的木刺扎伤。

小腿和肩头的伤,她自己简单处理了。

但后背的伤,自己无法包扎,只有任血去流。

由于她带伤,无法白天外出,只有夜间赶路。

白天,她独自躲在树林偏僻处,随便抓一把野草充饥。

夜间,她拼尽全力摸黑追赶。

她本计划,拼着性命再尝试营救石达开一次。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她已经准备好,杀身成仁。

因流血过多,体力不支,鲲鹏子已经追踪到了成都城外,晕倒在青羊宫门前。

清晨,青羊宫打扫卫生的道士,见门口倒着一名受重伤的持刀女子,身着太平军制服,急忙叫来主持道长。

道长见此女子眉清目秀,有仙骨,便决定冒险收留她,为她医伤。

鲲鹏子昏迷了5天。

等她苏醒过来,第一件事就是挣扎着起身,要去营救石达开。

在一旁照顾的女道士柔声告诉她,

“两天前,石达开已经被凌迟处死了。”

鲲鹏子,自幼习武,性格刚强,15岁出家修道,这是她第一次放声痛哭!

三个月后,鲲鹏子恢复健康。

身上的枪伤、刀伤容易愈合,

但内心的创伤,却永久难以磨灭。

她穿上青羊宫的深灰色道服,恢复道士打扮,告别了青羊宫众道长。

背上简单行囊,携带一柄剑鞘上印着“青羊宫”的普通长剑,徒步返回武当山。

回到武当山那天,在山下,鲲鹏子首先看到的是,完全被捣毁的遇真宫。

心头一紧,一股不祥感觉袭上心头!

急忙转过山路。

离很远,她就看见五龙宫在冒着烟。

于是,她丢下背着的行囊包裹,只拎一柄长剑,发足狂奔。

进入五龙宫后,四处弥漫着焦糊气味。

大殿,只剩下未烧尽的四根立柱。

后院,倒着几名道士尸体。

一摸,还有余温,应该是刚死不久,都是致命枪伤。

她急匆匆攀上山,来到紫霄宫前。

往日的金碧辉煌。已经不复存在。

四处,一片狼藉。

三清殿的横匾被拆下,上面,打满了子弹孔。

地上,横七竖八躺着很多道士的尸体。

所有人,都是中枪。

而且,每名被杀道士在倒地后都被补了一枪。

鲲鹏子看到了熟悉的师兄、师姐、师叔、道长的尸体。

有位演奏乐器的师姐,至死仍然半坐着怀抱琵琶。

鲜血,在琵琶弦上与低头垂下的发丝凝固在一起,

变成一塑充满艺术感的唯美雕像。

似乎,是动态演奏过程中,凝神注视琴弦的一个瞬间动作。

紫霄宫顶尖高手任道长和冯道长死相最惨,分别身中几十弹。

任道长面部被子弹打烂,眼球,挂在眼眶外。

下山前,鲲鹏子曾经暗暗立誓,

“苦练十年左右回来向任道长、冯道长请教武功。

希望,自己十到二十年后能够跨入顶级高手行列。”

然而,才短短几年,奋斗目标消失了。

鲲鹏子禁不住回忆起他们往日音容笑貌。

“曾经鲜活,一条条生命,转瞬间,已成隔世。”

数了数,总计58具尸体。

就这样迅速,一个灿烂过文明,被消灭了。

从尸体数估计,有一部分师兄、师叔趁乱逃向山顶,或者跨越十八盘从后山逃离。

但,鲲鹏子不再上山搜寻,她对这种自相残杀的内斗文化已经彻底失望。

之后,鲲鹏子辗转回到扬州老家。

迎接她的,是一所破旧失修的院落。

在武当山上修武时,她曾经几次托人给家里寄过书信,都石沉大海。

回到扬州老家后,从邻居口中,打听了家中情况。

应该是她出家被父亲送到武当山那年,江南遭遇旱灾,粮食减产。

扬州的商人都囤粮涨价,盘剥百姓。

而涵蕊父亲却将家中囤积的粮食熬粥施舍给穷苦乡亲。

这一做法遭到了很多商人记恨。

入冬,有人诬陷涵蕊父亲勾结太平天国,图谋造反。

于是,全家遭灭门。

涵蕊明白了自己多次托人寄信没有回音的缘由,

“家中,已经破败很多年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