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工业区的收获

换源:

  这是个七人小队,其中一个mm好像还是她们的领队,叶松文隔着七米,在她们身前缓缓停车。在她们看来,这支庞大车队的头车,是一辆经过改装的装甲货车,当整个车队停在她们面前时,她们表现得甚为警惕。

叶松文通过扩音器向她们提出交易要求,当这几个幸存者听清楚交易内容后,对叶松文充满了蔑视和反感,一个男性幸存者就要冲出来,被为首的mm拦住,叶松文不在意的耸耸肩膀,看来还是活的太轻松了,需要更长时间的末世教育。

经过这个短暂的插曲,小婷号重新启动,这段时间分散收集物资的沉晶机器人们也陆续回归,带回来了数不清的物资。在小婷号接近尸群带的时候,车头和车顶的电磁炮第一次启动,同时充能。

先后两声磁爆带来的闷响,由洛伦兹力产生的强大动能,将两枚炮弹直接贯穿延绵数公里的密集尸群带,就连数十只能够硬抗二十毫米机炮的不稳定体,也遭到了重创,不是被打飞,就是直接被打成碎块。

连开数炮,小婷号一头冲进尸群带,在尸群中开出一条通道,所有机炮同时向两侧轰击,继续扩大通道范围,当小婷号冲出尸群带的时候,已经开出了一条宽达一点三公里的安全带。

基地车没有丝毫停留,拖着长达几公里的拖挂车厢继续奔行,在距离市区边缘两千米处,终于驶离冰层,登上了坚实的地面。

祝福之种系统显示申市以西,靠近淀湖附近有一大片祝福之种的密集区,那里就是前世末世,叶松文居住的官方避难所,也就是今后的淀湖基地。看一些截获的网络资料,这一世依旧沿用了这个名称,但从无人机观察到的景象来看,这一世的基地已经与前世截然不同。如果说前一世的基地只能算是一个容纳十几万人的简易庇护所,那这一世官方要建的就是庞大坚固的基地城了。

前世叶松文也听说过官方拥有基地城,但建在了更加偏远的地方,叶松文并没去过,他印象中的淀湖基地,单说城墙就只是一个二十余米高,五六米厚,用土法夯筑,外层包了层混凝土板材的不规则防御工事,而这一世光是那深达十几米,不知道延伸到多远的城墙地基就是前世不可比拟的,显然这一世官方拥有更多的时间和资源,做出了更好的规划。叶松文可以从无人机的监控中看到整个工地灯火通明,无数的塔吊和工程机械在连夜工作,高达百米的城墙预制板已经耸立起来多块,尽管外部环境已经非常危险,但整个工程依旧有条不紊的进行,就连前置五公里,由集装箱和铁丝网构筑的防线,都没有前世那般狼狈。因为城区被救出的人口比前世大幅度增加,这就使末世前期丧尸数量大幅度减少,第一次尸涌的时间很可能推迟,这样官方说不定真能在第一次尸涌前,建成如此庞大坚固的末世堡垒。

雷达检测到基地防线方向有大量目标向市区移动过来,显然是官方已经发现市区的异状,派部队过来查看。为了防止与部队撞见,小婷号绕了一个大远,将拖挂拉进了一处距离官方防线八公里的偏僻密林里。这里末世前是一片人工林场,动物本就比自然林稀少的多,因为靠近基地,末世后生成的少数丧尸也逐步被官方消灭。

基地车缓缓停下,幸存者们像猪一样被沉晶机器人赶下了车厢,叶松文用扬声器通知他们,向西行进八公里就能到达官方基地的防线,到时有士兵发现他们,自然会有官方过来接应,说完就拖着像重载列车一样的车厢,浩浩荡荡的向北驶去。

看着逐渐消失的车厢群,幸存者们也甚是无奈,说实话,体会过车厢里的温暖和安全感后,他们中有些人甚至都不想下来,毕竟他们在车厢里挤的时间还不长,还没有深刻体会到在沙丁鱼罐头里生活的痛苦。

幸存者根据原先的势力划分,组成了很多团体,密密麻麻的站满了大半林地,兑换过物资的人团结起来,雇佣了一批人作为他们的保镖,率先向官方避难所走去。其他人稳定下来后,就一同向西行进,原东城大学校长钱铭也带着舜隆商城的幸存者随人群移动,透过近乎光秃的树枝,看到远方的微光,他的内心有些激动,啊,终于要得救了。

这时候身边一个声音问他:

“钱教授,官方问我们怎么逃出来的,我们怎么回答?”

钱铭向基地车开走的方向看了一眼,叹了口气说:

“照实说吧,人家不也没让咱们隐瞒嘛。”

此时的官方已经发现尸群带出现缺口,大批幸存者正在向城外奔逃,便快速派出救援部队进行接应。由于救援及时,这次逃亡又让十多万的幸存者得以从城区脱困,不过总有一部分倒霉蛋还是被尸群追上,重新淹没在了尸群里。尸墙逐渐合拢,将城区再次包裹成一个巢穴,残存在城区的幸存者只会成为丧尸的备餐,再无生还的可能。

而叶松文也没急急的去往北方,在离开幸存者视野后,第一时间就收起拖挂车厢,开启小婷号的隐匿功能和反雷达措施,低空向申市的南部开发区飞去。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申市的南部工业园区,已经成为了华国最现代化的芯片代工产线,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芯片制成设备,是世界上的芯片生产中心之一,上下游产业非常完善,形成了一个产业链集群,来这里收集相关资源无疑是此行的重点。

虽然为了消化劳动力,避难所的运行打算大部分靠人力完成,但机器人部队,无人机群,避难所内的治安机器人,服务器,各种终端设备和智能化设施,还是需要大量的芯片半导体。

关于芯片制成设备和材料,叶松文曾经在末世前购买过一批,但因为芯片相关器材基本上是对应需求生产的,市面上很少剩余,所以这些二手设备不但价格非常昂贵,而且为了应对芯片行业各领域的不同需求和市场化成本控制,导致细分非常严重,很多设备特化,完全无法通用,这让叶松文无法构建出一条成套的通用芯片产线,所以叶松文不得不末世后,来芯片代工厂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补齐缺少的产线设备。

工业区的丧尸现在依然很多,但显然已经被官方清理了一遍,大部分设备和材料已经被拉走。不过看丧尸的存量,官方应该是没能力全部搬走的,抱着侥幸心理,叶松文派出来数架青鸟无人机进行探查。

此时以至深夜,无人机悄无声息的在窗户上打开一个洞,飞入厂房。透过红外线镜头,可以看到厂房内处于休眠的大量丧尸,叶松文让无人机在空中发出点声音,丧尸们立刻怪笑着冲向发声处,不一会儿就挤成一团。

厂房一层被潮水淹末了,东倒西歪的摆放着一些明显被放弃的器材,二层还好,还留有一些设备。叶松文的运气不错,在搜索第二间厂房时,就在二层的一间研究室里发现一套实验用的小型封装设备。芯片的制造需要三个环节,设计、制成,和封装,叶松文没买到封装设备,原本还想前去哪个封装厂看看能不能捡漏,没想到在制成厂就把所有封装设备集齐了,这些实验用的小型设备,其实比量产用的大型产线功能还要丰富一些。

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之后在几间厂房里不但找到了两台高数值孔径光刻机,五台离子注入机,两台刻蚀机,一套检测器,还在一间库房里发现大量碳化硅、靶材、电子特气、研磨液等材料,这样不仅把制成产线补齐了,还加强了生产能力。叶松文的目标是制造高出现有技术两三代的全碳基光子芯片,在设备升级之前收集到的材料自然是越多越好。

关于设备的搬运问题,叶松文没有亲自过去,而是派两台沉晶机器人带着向量空间直接收走,这个过程还遇到了点麻烦,两台沉晶机器人在前行的路上不知怎么,惊动了几只不稳定体。这几只不稳定体带着上千只丧尸对两台沉晶机器人展开了围追堵截,在厂房的空旷环境里竟然一时甩脱不开。为了防止丧尸破坏设备,不得已,叶松文分出一台沉晶机器人去吸引丧尸,另一台则辗转在几处分散的资源点处,分别收集设备和材料,好在向量空间够大,在接近满溢前,所有资源全部收集完成,沉晶机器人也顺利完成了回收。但是引开丧尸群的沉晶机器人回收之前还是没能甩掉尸群,带回来了上万的尸潮,不过资源已经集齐,叶松文也没跟这些丧尸浪费时间,连隐匿也没关,开着小婷号就冲向了天空。

在官方避难所中心区,一座挂着“淀湖基地临时指挥部”铭牌的办公楼中,几名军官正在一间会议室里紧张地开会。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