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无限海水

换源:

  虽然生命空间可以与锚定的本征世界交换空气,但是容纳大量人口从事生产,还是会产生大量废气,导致空间内氧气含量变差,而且外界的空气质量也在逐渐降低,与避难所内部进行空气交换是存在隐患风险的。考虑到这些问题,叶松文又用硅藻制造了生态制氧室,用于避难所内的空气流通,尽可能让乐园避难所的空气循环能够独立于本征世界之外。

下方的作业区已经建成了雏形,上层的乐园总算要动工了,对于叶松文来说,这是最激动人心的建设。在大厅的正前方,叶松文创建了一座长达十公里,宽达八公里,八十平方公里面积,一千米高的广阔空间,单是创造这座空间就花了叶松文两天时间,这就像一个堆格子游戏,将一个个单位一千立方米的空间格子不停累叠在一起,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这座空间一生成,叶松文的系统财富就缩水了四分之一,这时候叶松文终于动用了神通,将整个小岛和周边海域全部装了进去。刚进入空间的小岛和海水只能占据空间的一半,海水扩散,突然的地质变化让小岛极不稳定,由珊瑚礁和岩石构成的小岛就要有解体的风险,叶松文赶紧将收集来的几座山大小的土壤和岩石填充进空间的另一半,才将小岛稳定住,此时空间里的陆地总算有足够的面积连接到大厅了。

为了维持生态,原先那点海水如果无法循环的话,显然是不够用的,这里叶松文购买了他的第二件超级花销——无限海水。这是无限资源里的一种,系统商城里的无限资源有很多种类,无限铁矿,无限阳光,无限火焰,无限电力等,每一种无限资源都昂贵得无法想象,即便是以叶松文现在的财力,无限资源也只够购买一件,但凡多买一件,就别想做其它事了。这原本就是束之高阁的东西,不能随便获取,是鸿茧宿主大能时期才能获得的便利神通,叶松文之所以现在就能获得一件,除了卡系统bug以外,也算是鸿茧给的一份福利了。

之所以选择的是无限海水,而不是无限淡水,是因为海水可以提取多种资源,比方说盐和钙。这意味着只购买一件产品,就可以获取多种无限资源,算是一举多得。而且海水可以提取淡水,但淡水未必能制造出海水,要知道淡水加盐可并不等于海水。

无限海水购买以后,叶松文的系统点数又消失了一半,让叶松文看着胆战心惊。

花这么多钱买的无限海水,外观是两个一人高的陶土瓶子,一白一橙,购买出来以后,就自动与叶松文的精神绑定,其使用说明也烙印在了叶松文的大脑当中。这俩个瓶子,白色的是出水口,橙色的是入水口,也就是说一个管出水,一个管回收,出水速度和回收速度都可以靠叶松文的意念调节。叶松文将两个瓶子分别埋在了水下东西两侧,就像两个海渊,出水口开始出水,叶松文控制着出水速度,海面上升的很快,很难想象那么小的瓶口怎么有这么快的出水效率,当海面恢复到了原有一百五十米的高度后,叶松文减缓出水速度,开启入水口,让出水和回收达成平衡。

海水淡化设施就设在了小岛山体内的基地里,为了给海水淡化设施提供空间,叶松文又购买很多向量空间,组成空间仓库,将储藏在山体内的物资全部转移过去,空下来的基地正好可以建成一座海水淡化工厂,进行海水淡化和食盐提取,同时制氢制氧,辅助生态制氧自循环调控,都可以在这里进行,而且以后在乐园构建水系时,正好可以在山顶凿个洞,让淡化后的水源,像山泉一样流下去,重新汇入海水中,如果往水流中加入从海水中提取的碳酸钙,说不定还能生出钙华之类的独特地貌。

又匆匆布置了模拟天穹和模拟气候等系统,能源的消耗一下就高出几个档次,让人不禁担忧起能源来,到现在为止,避难所的用电还是兼用小婷号上的核素电池,避难所肯定是需要独立能源的。

将海产和海洋动物暂存在海水里后,叶松文又回到地下一层,这里的永磁塔柱便是预留的发电厂。原则上讲,基地的能源肯定是可控核聚变最好,但那东西已经接近无限资源了,凭空购买的话会非常贵,现阶段根本买不起,末世前储存的原油和煤炭是用来做原料的,而不是用来发电,这时候充分利用人力,就是叶松文考虑的能源发展方向。再过两天,医务室的mm们就该调理的差不多了,需要给她们找点事干。

永磁塔柱就是在系统商城兑换的一款又便宜又极有效率的人力发电设施,控制中枢下方可以安装巨型转子,永磁塔柱可以通过转子的转动获取电力。一层转子最多可以接续二十根推杆,每根推杆最长可以达五百米,供一千人推动,也就是说一层转子最多可以让二十万人发电,而转子上的逆向阻轮受到的力越大,阻力越大,推动时获取的电力也就越多,一层转子最多可以获取每日二十万千瓦的电力,当然,现在人数无法满编,只能缩减一下。

为了给未来满编留出空间,整个发电仓是一个直径长达一公里的圆柱形房间,除了中心的转子塔柱,空间内部没有任何支撑物,推杆可以毫无障碍的旋转一周。推杆太长了,每隔十米都需要一根支架,支架下方连接一个滚轮,滚轮嵌在地面上的轨道中。这样的布置让整个空间呈现出一种简约的科技风,让中心的转子塔柱显得十分应景。

现在永磁塔柱的发电量还无法完全承担起避难所的供给,需要基地车的辅助,不足的部分计划由生物质发电,沼气发电等措施补足。随着人口增加,发电量的增大,供电就可以逐渐自给自足,最后整个避难所的电力完全由人力提供,这不是最有效率的能源生产方式,但确实可以给避难所居民一份合理的工作。

相比房间面积的宽广,七米的高度在宏观的角度上观察就显得过于纤薄了,叶松文不禁想象今后几百层的发电仓累叠起来,在空间系统里看,可能会像一叠摞在一起的唱片。刨去地板和吊顶的夹层,实际高度可能也就六米五,超过两米高的mm想来工作时会比较压抑,不过为了节省资源,就只能让她们自己适应啦。

暂时安顿好避难所,叶松文离开了小婷号,此时小婷号正悬停在空中,回收的防御天线已经崩裂成几段,完全无法再用,原本小岛的位置,留下来一个巨大的空洞,海水没有了遮挡,倾泻进了空洞中,很快就形成了一个漩涡,久久没有消散。

小岛总算处理完成,叶松文还有位于风暴洋的一处珊瑚礁盘需要收取,传送过去以后,看到这片被防护罩保护起来的礁盘还一片安详。安装防御天线时看到的翻车鱼和蝠鲼还在漫无目的游荡,珊瑚间还有狮子鱼和鹦嘴鱼穿梭,礁石缝隙中的海鳗紧盯着一只斑鱼,伺机而动,几只隆头鱼正在嘎吱嘎吱的破坏珊瑚,虽然看着不爽,不过据说这种隆头鱼科的肉质都很好吃,叶松文也就由着它们了。

对防御天线和这一代水域的生物进行了回收,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并没有要海水,只收走了生物和礁盘,而且也没直接放入庭院,而是隔出一块有海水的空间单独放置,再扔进去几个在系统商城里兑换的辐射检测球,对礁盘开始进行整体的检测和净化。

整个过程波澜不惊,没有出现什么意外,不过在准备离开的时候,发现周边两百海里内,居然有两处孤立的祝福之种聚集点,看其密集程度,应该是都是在船上。叶松文决定过去看看情况,条件允许的话,就一起收了,就那么放任不管,任其在海上漂流的话,弄不好很快就会团灭。两处聚集点距离都不算近,需要加快飞行速度,飞行的过程也需要小心,不能飞得太高,因为再向上就是带有微弱电磁力的浮尘,火山灰和月尘等比病毒更大的颗粒物都被紊乱的磁场约束在平流层,虽然小婷号的抗干扰能力很强,但暂时也不想冒风险。

这确实是两艘船,他们都是病毒爆发不久,从港口逃出来的。

位于叶松文西北八十五海里的是一艘货轮,这艘集装箱货轮明面上运送的是服装、车辆,和各种工艺品,实际上做的却是人口贩卖。在船舱内部的一间密室里,关押着从世界各地诱拐来的三百多名mm。这些mm即不幸,某种方面又算是比较幸运,因为她们所处的环境相对封闭,虽然这种环境非常恶劣,但也变相的救了她们,让她们在病毒爆发时,没有一人感染。

这艘船原本是停靠在东瀛横浜港的,准备参加一场地下拍卖会,结果靠港不久就因为末日警报而滞留港口,很快海啸袭击了横浜港,导致船上的匪徒无法上岸,病毒爆发后,匪徒们付出了莫大代价,全灭了船上的丧尸,此时城里的尸群已经开始袭击港口,不得已,在没有任何补给的情况下,残存的匪徒们开船逃离了港口,在海上漫无目的的漂泊。一个多月后食物吃完了,又钓不上来鱼,匪徒们就开始吃船舱下的mm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