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整饬宫闺裁汰冗员

换源:

  朝堂之上,大臣们都在观望局势,试图从风云变幻中捕捉到一丝有价值的线索。

而崇祯帝,却似置身事外,心中暗自思量:何必让自己太过操劳,毕竟,他还有更多的岁月想要细细品味。在权力的游戏中,他同样懂得适时抽身,享受那份难得的闲暇与宁静。

比如,在这寒风凛冽的夜晚,回到坤宁宫,与周皇后共度温馨时光,岂不是人生一大乐事?

周皇后,名婉言,祖籍江南,自带一股温婉清丽之气,仿佛江南水乡中走出的仙子。

受崇祯节俭之风的影响,她偏爱素雅服饰,那份简约之美,恰与后世所追求的古典韵味不谋而合。

此刻,她正端坐于坤宁宫,一袭玉色常服,映衬得她肌肤胜雪,宛如秋夜中皎洁的明月,清冷而又高洁。

正当崇祯悄然接近坤宁宫,欲给婉言一个惊喜时,一阵轻柔却略带哀愁的对话飘入耳畔。

“嫂嫂,您似乎有心事?”

崇祯心中一动,随即忆起,这“嫂嫂”二字,指的是先帝朱由校的皇后张嫣,一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女子。

张嫣不仅容貌倾城,更以其智慧与胆识,在关键时刻助崇祯登上了皇位。

为表感激,崇祯登基后,尊张嫣为懿安皇后,给予她无上的尊荣与庇护。

“也没什么,只是听说那个客氏,似乎从浣衣局出来了。”

张嫣的声音里藏着不易察觉的忧虑。

周婉言闻言,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她深知客氏是何等人物——那个曾在宫中呼风唤雨,与魏忠贤狼狈为奸的毒妇。她的出现,无疑是对后宫乃至整个朝廷的一次威胁。

“那个女人,真是阴魂不散!”

周婉言愤愤不平,“我这就去向陛下禀报。”

张嫣却轻轻摇头,示意她不必惊动崇祯。

“陛下日理万机,这等小事,我们自行处理便是。”

周婉言虽心有不甘,却也明白张嫣的顾虑,只得点头应允。

崇祯推门而入,正欲开口询问,却意外发现张嫣也在场。

他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涟漪,眼前的张嫣,正如史书记载的那般,颀长秀美,面如观音,眼波流转间,尽显妩媚之态。

与周婉言的清丽不同,张嫣的美,更加摄人心魄,让人难以抗拒。

“婉言,朕刚才似乎听到你们在谈论客氏?”

崇祯故作随意地问道。

周婉言与张嫣对视一眼,随即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

原来,那客氏在浣衣局的日子并不好过,如今被魏忠贤救出,又开始在宫中兴风作浪。

更令人愤怒的是,她竟敢质疑崇祯设立的彩票局,甚至与负责此事的曹化淳发生争执。

崇祯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这彩票局,乃朕亲自主持,客氏竟敢质疑朕的决策,真是好大的胆子!”

他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去,把曹化淳叫来,朕要亲自过问此事。”

不多时,曹化淳匆匆赶来,跪拜于地。

“奴婢参见皇爷。”

崇祯直视着他,问道:

“朕听说,客氏在彩票局输了不少钱,还因此与你争执,可有此事?”

曹化淳不敢隐瞒,如实禀报。

崇祯眉头紧锁,怒斥道:

“如此大事,你为何不早报于朕?”

曹化淳吓得浑身颤抖,连声请罪。

“你有何顾虑?”崇祯追问。

曹化淳犹豫片刻,终是鼓起勇气道:“奴婢是担忧魏公公……”

崇祯闻言,心中已有了计较。

他深知曹化淳的为人,更清楚他与魏忠贤之间的恩怨纠葛。但正因如此,他才更加信任曹化淳,将彩票局这等重要事务交予他打理。

“你无需多虑。”崇祯安抚道,“朕自有主张。”

他深知,要彻底铲除魏忠贤及其党羽,还需从长计议。而眼前的客氏,不过是魏忠贤复辟计划中的一枚棋子罢了。他必须借此机会,给魏忠贤一个深刻的教训,让他明白,即便他再如何狡猾多端,也逃不过朕的手掌心。

随后,崇祯召见了客氏,面对这位曾经权倾一时的毒妇,他并未表现出丝毫的畏惧或愤怒。

相反,他以一种近乎冷漠的态度,审视着她,仿佛在看一个即将被历史洪流吞噬的蝼蚁。

他的话语简洁而有力:“客氏,你可知罪?”

客氏浑身一颤,却仍强作镇定,试图狡辩。但崇祯并未给她机会,直接下令将其打入冷宫,永不得出。

此举一出,朝野震动。大臣们纷纷赞叹崇祯的英明果决,而张嫣与周婉言更是对崇祯充满了感激与敬仰。

她们知道,是崇祯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她们撑起了一片天空,让她们得以在这片复杂的宫廷中安身立命。

而崇祯自己,也在这一系列的斗争中,逐渐成长为一个更加成熟、更加坚韧的帝王。

他明白,作为一国之君,他不仅要守护好自己的江山社稷,更要守护好那些在他心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的人。

无论是张嫣还是周婉言,亦或是整个大明王朝的百姓,都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愿以自己的全部力量,去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与幸福。

同为宦官,曹化淳对魏忠贤怀揣着莫名的敬畏,尤甚此刻魏忠贤身居东厂提督高位,而他,仅是彩票局一介小宦。

更深层次,宫中魏忠贤与客氏的势力盘根错节,明朝末年,紫禁城内宦官宫女多达六七万,其中不乏攀附权势者,人数逐年膨胀。

崇祯初登大宝,誓要肃清魏党余孽,然数月过去,成效甚微。

魏忠贤归来,那些依附者自然又蠢蠢欲动,密报频传。

崇祯眉头紧锁,对王承恩下令:

“王承恩,朕欲整饬宫闱,二十四衙门需彻查,冗员尽裁,紫禁城只留精兵强将万人,余者皆遣往助宋应星处农耕,此乃资源优化之道。”

王承恩闻言,面露难色,忧虑宫务繁忙。

崇祯淡然一笑:“你勿忧,只需依旨行事,自有分晓。”

“另,魏忠贤处,卿须严词警告,朕不容客氏之事再扰懿安皇后清净。”

“遵旨,老奴即刻去办。”王承恩领命而去,心中暗自思量,此番变革,必将风起云涌。

(创作不易,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最大动力!麻烦您动动发财的金手指,将本小说加入书架,如能给予打赏,更是特别感谢!我将竭尽全力写出精彩内容,来回报您的支持!)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