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金石良言

换源:

  永昌港的深秋,细雨裹挟着寒意。王童心站在天工学堂的工坊前,望着院中堆积的青铜残片——这些从南极冰层下挖掘出的机械残骸,表面布满神秘纹路,与知识立方体、方尖碑上的符号一脉相承。当他用指尖抚过某块齿轮的齿牙时,残片突然发出蜂鸣,与八阵司的青铜管道产生奇异共振。

大人!孙驼子举着烧焦的羊皮卷冲出实验室,波斯学者尝试熔炼残骸,结果坩埚爆炸,飞溅的碎片...竟在地面刻出了星图!陈三叔随后扛着木箱闯入,箱内装着用通心禾藤蔓包裹的奇异金属块,这东西轻如羽毛,却能让罗盘倒转,因纽特人说,它和传说中能踏雪无痕的神靴材质相同。

消息传开,三十六国的能工巧匠纷至沓来。中原铸剑师试图锻造残骸,却发现铁锤落下时竟被弹回;希腊机械师拆解齿轮结构,惊呼其咬合精度远超现有工艺;玛雅祭司将残骸置于太阳石下,石面浮现出从未见过的几何图案,与金字塔内部的密室机关如出一辙。

为破解残骸之谜,王童心组建金石研造局。工坊内,各国匠人各展所长:阿拉伯学者用蒸馏法分离金属成分,发现其中含有的未知元素能吸收月光;中原工匠将残骸与星陨铁混合冶炼,意外得到一种可随温度变形的合金;因纽特老猎人则用兽骨雕刻模具,试图复刻残骸的精密构造。

经过无数次失败,转机出现在一次意外。一名学徒不慎将通心禾汁液洒在齿轮残片上,原本锈迹斑斑的金属瞬间焕发光泽,齿轮竟开始缓慢转动。王童心立即组织研究,发现通心禾的特殊分泌物能激活残骸中的能量回路,而这些回路的运转频率,与浑天仪观测到的星象异动完美契合。

随着研究深入,他们复原出部分齿轮组结构。当这些齿轮相互咬合,竟产生了微弱的反重力效应——放置其上的羽毛缓缓升起,悬浮在空中。更惊人的是,齿轮转动时发出的嗡鸣,与《武经总要》中记载的希腊火配方吟诵节奏一致,而波斯古籍里的火焰秘术,在此刻得到了实物验证。

然而,技术突破引发了新的危机。八阵司的地脉监测网显示,全球多地出现异常磁场,通心禾藤蔓不受控制地疯长,缠绕成与残骸纹路相同的形态。更糟的是,接触过残骸的工匠陆续出现幻觉,他们声称听见古老的低语,内容竟是失传已久的文明咒语。

王童心紧急叫停研究,召集各国智者商议对策。中原道士认为这是夺天地造化的反噬;希腊哲学家提出机械有灵的猜想;玛雅祭司则警告,残骸可能是远古神明的禁忌造物。就在争论不休时,一位因纽特长老献上冰封的骨雕,上面刻画着先民驾驭反重力器物遨游天际的场景。

受此启发,王童心决定另辟蹊径。他带领团队将通心禾的共生特性融入残骸研究,用植物纤维编织成能量缓冲层,同时参考《黄帝内经》的经络理论,在齿轮组中设计出能量疏导回路。当改良后的齿轮组重新运转,反重力效应依然存在,却不再引发异象。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王童心推动残骸技术的实用化。天工学堂的工匠们用复原的齿轮组打造出浮空灯,这种灯具无需灯油,仅凭月光就能悬浮照明;因纽特人将反重力金属嵌入雪橇,使其能在冰原上轻快滑行;中原建筑师则尝试将技术应用于桥梁建造,让石梁摆脱重力束缚。

但新的挑战随之而来。某城邦滥用反重力技术建造空中要塞,导致地脉能量失衡,引发局部地震。王童心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推动成立金石监察院,制定《奇器使用宪章》,规定所有新技术必须经过伦理审查与地脉影响评估。

就在技术应用逐渐步入正轨时,南极考察队传来急报。他们在冰层深处发现一座完整的远古工坊,工坊内的冶炼炉中残留着与残骸相同的金属,而墙壁上的壁画显示,这些机械曾是调节天地平衡的关键装置——但过度使用最终导致了文明的覆灭。

王童心亲赴南极,在远古工坊的遗址前立下青铜碑,刻下共文撰写的警示:金石之利,当以慎用;奇器之巧,必守天道。他将工坊的发现公之于众,推动各国重新审视技术发展的方向。天工学堂开设器道课程,教导学子们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敬畏自然法则。

夜幕降临,王童心站在观星台上,望着悬浮在港口的浮空灯。琉璃果在他怀中微微发烫,内部的南极城市模型再次出现变化,某个角落的建筑轮廓,竟与复原的齿轮组形态相似。他知道,远古文明留下的遗产既是机遇,也是考验,而人类唯有以谦逊之心探索,方能在金石之道中找到文明存续的答案。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