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港的潮汐褪去时,沙滩上留下了无数贝壳,在阳光下闪烁着奇异的光泽。王童心弯腰拾起一枚螺旋纹路的贝壳,突然想起三螺旋作物的生长轨迹——天地万物,似乎总在不经意间显露出惊人的相似性。此刻,他的思绪被远处传来的喧闹声打断,八阵司的青铜钟再次敲响,激荡着整个港口。
主事!星月盟紧急会议!孙驼子骑着快马飞驰而来,马蹄扬起的沙尘在身后划出一道长长的轨迹,波斯占星师观测到星象异动,织女星周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光晕,与我们在洛水遗迹中发现的星图符号高度吻合!
会议室内,各国代表争论不休。希腊学者用木棍在沙地上绘制着复杂的几何图形:根据我们的计算,若想抵达织女星,需要一种前所未有的推进方式,否则终其一生也无法跨越如此遥远的距离。玛雅祭司则展开古老的树皮卷,上面的预言文字在烛光下若隐若现:当星辰的光晕连成桥梁,人类将踏上通往神明居所的道路。
王童心静静地听着各方的发言,目光落在墙角堆积的古籍上。这些来自三十六国的智慧结晶,此刻正等待着被赋予新的使命。他想起档案馆地库的史前石碑,那些关于天地奥秘的记载,或许早已为人类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我们建造一艘星舰。王童心的声音打破了喧闹,一艘能够承载人类梦想,驶向星辰大海的船。这个提议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有人质疑这是天方夜谭,有人担忧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更有人害怕触犯神明的禁忌。
但王童心早已成竹在胸。他带领众人来到天工学堂的工坊,展示了一项项令人惊叹的成果:中原匠人用陨铁与蚕丝交织而成的帆布,轻盈而坚韧,据说能够抵御高空的罡风;阿拉伯发明家改良的水车装置,通过巧妙的齿轮结构,能够将风力转化为持续的动力;希腊学者设计的青铜罗盘,不仅能够指示方向,还能通过星象变化预测天气。
我们不需要神奇的力量,王童心抚摸着巨大的青铜齿轮,我们需要的是智慧与合作。他提议将各国最精湛的技艺融合,建造一艘前所未有的星舰。中原提供材料与结构设计,波斯贡献星象导航技术,希腊负责精密计算,玛雅则带来古老的天文知识。
建造过程充满艰辛。首当其冲的难题是推进系统。传统的风力和水力显然无法满足星际航行的需求。陈三叔带着工匠们日夜钻研,尝试了无数种方法,从改良的帆具到复杂的齿轮传动,却始终无法突破速度的瓶颈。直到有一天,一个西域商人带来了一件奇特的货物——一种遇热会剧烈膨胀的火山石。
这或许就是我们要找的东西!王童心眼睛一亮。他组织团队进行实验,将火山石与西域的秘制药粉混合,制成了一种特殊的燃料。当这种燃料在特制的青铜容器中燃烧时,产生的推力竟能将试验用的木车推出数十丈远。
然而,更大的挑战接踵而至。星舰的外壳需要承受高空的严寒与罡风,普通的材料根本无法胜任。王童心想起在月球探索时发现的神秘金属,其坚韧程度远超想象。他派人前往南极冰层下的远古工坊,采集了少量这种金属,与中原的精铁反复锻造,终于制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坚固的合金。
就在星舰即将完工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袭击了永昌港。狂风呼啸,巨浪滔天,星舰在港口剧烈摇晃,随时有倾覆的危险。王童心带领众人冒着生命危险加固星舰,用三螺旋作物的藤蔓编织成巨大的绳索,将星舰牢牢固定在港口。风暴过后,人们惊讶地发现,经过狂风巨浪洗礼的星舰,某些部位竟出现了自动修复的痕迹——那些受损的合金表面,缓缓生长出一层细密的纹路,如同生物的皮肤一般愈合。
星舰下水的那一天,永昌港万人空巷。这艘凝聚着人类智慧与梦想的巨舰,船身刻满了三十六国的图腾与文字,桅杆上飘扬着不同颜色的旗帜。王童心站在船头,手中握着从档案馆取出的琉璃果残片,望着远方的星空。他知道,这只是人类迈向星海的第一步,前方还有无数的未知等待着他们去探索。
夜幕降临,星舰缓缓驶出港口。当它穿越云层,接近星空时,船身的合金突然发出柔和的光芒,与夜空中的星辰遥相呼应。而在遥远的织女星方向,那片神秘的光晕似乎变得更加明亮,仿佛在欢迎人类的到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