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 文明之镜

换源:

  常温超导金属现世后的第二个月圆之夜,殖民飞船的青铜望远镜突然自行转动,镜筒对准天鹅座方向某个黯淡的星区。王童心赶到观测台时,发现镜片上凝结的月露竟排列成共文——寻彼镜像,照见本心。与此同时,月球基地的琉璃果藤蔓集体转向,藤蔓尖端的荧光连成直线,与望远镜的指向完全重合。

那里...有颗与地球相似的行星。希腊学者擦拭着青铜镜片,声音因激动而发颤,大气成分、磁场强度,甚至大陆分布都与古地球模型高度吻合。阿拉伯占星师迅速在星盘上标记坐标,却惊觉该星区的星象轨迹,竟与《河图洛书》中天地定位的图示暗合。中原博士展开泛黄的《山海经》残卷,书页间滑落的龟甲碎片突然发烫,裂纹中渗出的银光在地面投射出未知大陆的轮廓。

探索队组建的消息传遍地月文明圈。西域巫师主动请缨,带着祖传的占卜骆驼随行;中原匠人将新制的超导青铜工具打包入箱;玛雅祭司则把树皮卷层层包裹,郑重交给王童心。临行前,星际文明学院的学员们将各自文明的典籍刻在青铜板上,作为献给未知文明的礼物。

跨越星际的航行充满凶险。舰队遭遇由发光陨石组成的星砂暴,船帆上的星图被腐蚀得支离破碎。危急时刻,陈三叔想起反物质制备装置的能量分流原理,指挥船员用超导金属编织成网状防护罩,将陨石的冲击力转化为推动舰船的动力。当舰队终于抵达目标行星,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蔚蓝的海洋、葱郁的大陆,甚至天空中悬挂的双月,都与地球神话中的蓬莱仙境如出一辙。

登陆行动在谨慎中展开。王童心带领的先遣队刚踏上土地,随身携带的龟甲碎片就剧烈震动,与行星地表的某种频率产生共鸣。拨开丛生的藤蔓,一座巨型金字塔状建筑赫然显现,其外立面雕刻的不是神像,而是不同文明发展的场景浮雕——从钻木取火到星舰启航,每个阶段都与人类文明的历程惊人相似。

这是...文明的镜像。王童心抚摸着浮雕上的共文,那些符号与地球发现的上古遗迹文字完全一致。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在金字塔内部的密室中,他们发现了一面巨大的青铜镜,镜面投射出的不是众人的身影,而是地球文明从诞生到当下的所有画面,连殖民飞船遭遇的技术断代、反物质装置的启动都清晰呈现。

消息传回后,各国学者蜂拥而至。希腊数学家测量金字塔的几何比例,发现其暗含着宇宙大统一理论的雏形;阿拉伯学者分析青铜镜的铸造工艺,惊觉镜面竟由无数微型棱镜组成,能折射出不同维度的影像;中原博士对照《易经》推演,确认整座建筑的布局暗合六十四卦的变化规律。

然而,随着研究深入,更多谜团浮出水面。在金字塔基座的凹槽中,考古队发现了刻有人类DNA图谱的石板,而石板边缘的装饰纹样,与生物芯片上的未知图腾如出一辙。更诡异的是,每当夜幕降临,青铜镜就会投射出未来场景——人类舰队驶向更遥远的星系,却在某个未知星区遭遇毁灭性打击。

返程时,王童心将青铜镜的碎片带回星际文明学院。望着培育舱中重新生长的星语藤,它们正用荧光编织着新的图案,与镜中预示的未来隐隐呼应。他知道,这面文明之镜不仅照见了人类的过去与现在,更抛出了一个关乎存亡的谜题:在宇宙的文明演进中,那些相似的轨迹是巧合,还是某种超越时空的设计?而镜中预示的危机,又该如何用人类的智慧去改写?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