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轨道生态站奠基仪式的青铜礼钟余韵未散,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席卷了整个红色星球。王童心站在观测舱内,望着舷窗外遮天蔽日的赭红色沙幕,手中龟甲碎片传来灼烫的震颤——裂纹中渗出的银光,竟在舱壁上勾勒出火星远古海洋的轮廓。更令人不安的是,培育舱内来自地球的苜蓿种子,在接触火星土壤后迅速枯萎,根系却诡异地呈现出与外星生态站共生植物相似的脉络。
土壤里有活物!希腊学者举着青铜显微镜冲来,镜片下的火星土壤中,无数细小的黑色颗粒正以《黄帝内经》记载的子午流注规律游走。波斯占星师的星盘指针疯狂旋转,最终指向地球方向:这些微生物...与地球寒武纪的古菌存在基因共鸣!消息传开,星际文明学院的会议室陷入激烈争论——外星文明代表坚持保留火星原生生态,而地球科学家迫切需要改造环境以建立新家园。
改造计划在质疑声中艰难推进。中原匠人依照《考工记》设计巨型青铜风车,试图改变火星大气环流;阿拉伯工匠将天青石研磨成粉,混入从外星生态站获取的生命黏液,调配能固沙的特殊涂料;西域巫师带领商队的骆驼,在火星表面踏出符合星象轨迹的沟渠,期望用古老的风水术引导水汽。但每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青铜风车被强风扭成废铁,涂料在低温下脆裂剥落,骆驼踏出的沟渠很快被沙暴填平。
转机出现在玛雅祭司的树皮卷里。一段被虫蛀的文字记载着借地之骨,还天之灵的秘术。王童心带领团队深入火星峡谷,在岩层中发现了与月球基地相似的玄武岩结构。他们将这些岩石切割成六面体,按照《周易》六十四卦的方位排列,顶部镶嵌从地球带来的琉璃果藤蔓与外星共生植物的杂交种。当第一缕阳光照射在阵列上,藤蔓突然发出荧光,在空气中编织出类似行星防护罩的穹顶轮廓。
然而,生态改造引发的连锁反应超出所有人预料。火星地幔深处传来沉闷的轰鸣,沉睡亿万年的火山开始苏醒。更可怕的是,那些原本与地球古菌产生共鸣的微生物,在岩浆高温下发生变异,释放出的气体竟与外星文明典籍中记载的混沌之息特征吻合。外星文明代表紧急发来警告,其展示的全息影像中,某个星球因过度改造而沦为死星的画面,与青铜镜预示的危机场景如出一辙。
我们错了...王童心望着沸腾的火星地表,突然想起星际公约中敬畏自然的条款。他果断叫停改造工程,转而召集各国学者重新制定方案。中原博士提出天人合一的理念,主张顺应火星现有的生态脉络;希腊数学家设计出动态平衡的建筑结构,能随环境变化调整形态;阿拉伯学者则从《一千零一夜》的传说中获得灵感,尝试用音乐频率与微生物沟通。
当新方案实施后,奇迹悄然发生。琉璃果藤蔓与火星微生物达成奇妙的共生,藤蔓分泌的黏液将沙粒凝结成透明的生态砖,微生物则在其中构建出类似地球珊瑚礁的循环系统。外星文明代表带来的共生植物种子,在火星土壤中生长出能吸收有害气体的巨型叶片,其脉络走向与中原风水术中的龙脉惊人一致。
改造完成那日,火星上空出现了罕见的双彩虹。王童心带领地球与外星文明的代表,将刻有双方文明符号的青铜碑埋入新生的土壤。碑身镌刻着共文与甲骨文:乾坤再造,非以力胜,乃以和生。培育舱内的星语藤疯狂生长,在空中编织出地球、火星与外星生态站相连的图案。但在图案边缘,生物芯片上的未知图腾再次浮现,与火星岩层深处传来的神秘震动产生共鸣——这场生态改造,或许只是揭开了火星更深层秘密的一角。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