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地脉吟

换源:

  惊蛰雷声在十二州上空翻滚,王童心蹲在枯死的稻田间。指尖捻起荧光黏液,竟嗅到骊山丹砂的苦腥——这是徐福当年炼制长生药残留的地髓!

铜人转向处必有蹊跷。陈三叔抖开《山海农经》,残页上的朱砂绘着人体脉络般的山川走向,这哪是农书,分明是地脉图!

暴雨突降时,快马送来急报:云台山密室铜人全部面朝西北,掌中裂缝渗出黑水,所经处草木尽枯。王童心冒雨冲进密室,发现铜人足底机关暗藏三百枚秦代半两钱,钱文竟被改刻成倭国符咒!

骊山脚下的古祭坛旁,王童心掘开徐福炼丹遗址。当铁锹触到丹炉残骸时,地底突然喷出荧绿火焰——这正是焚烧不死禾产生的毒瘴!

他们改写了地脉!陈四海用罗盘丈量方位,十二州稻田正对骊山地穴,这是要把千年地气导入倭国。

王童心将《山海农经》残卷铺在祭坛,雨水浸透的绢帛显出新图文:以十二州为针,云台山为砭,可灸九州病脉。他突然夺过火把,引燃祭坛周围的艾草堆。

浓烟腾空时,十二道狼烟在各州粮仓升起。老农们按《周礼》焚烟驱疫古法,将枯稻堆成九丈高的烽火台。

子夜时分,王童心带人潜入骊山地穴。火把照见穴壁密密麻麻的铜管,管口不断滴落荧光黏液。陈三叔用镰刀撬开铜管,管内竟塞满倭国文书——记载着如何用《山海农经》篡改地脉走向。

用这个!陈四海递上密室铜人手中的青铜耒耜。当王童心将耒耜插入主铜管时,整座山体突然震动,管壁崩裂处涌出清泉——正是被截断的骊山灵脉!

众人退至洞口时,发现三百尊铜人不知何时环立山腰。月光穿过铜人眼孔,在地面投出完整的《禹贡》山河图。王童心按图索骥,在图中青州方位掘出九口汉代的五铢钱井。

五铢钱井底铺着层叠的稻壳灰,王童心命人吊起井水灌溉枯田。当混着钱锈的水流浸润稻根时,荧光黏液竟凝结成珠滚落田埂。更奇的是,井水所到之处,新插的秧苗一夜抽穗三寸!

这是以钱镇邪的古法。陈四海抚摸着井壁铭文,汉武帝时就用五铢钱压胜巫蛊之祸。

倭国细作夜盗钱井被擒,身上搜出的密信透露:骊山地穴每刻漏时震动三次,恰与东海潮汐同步。王童心猛然惊觉,地脉被改造成虹吸海潮的巨泵!

谷雨日,十二州百姓同时开闸放水。王童心按《山海农经》重划沟渠,让钱井水逆流回骊山地穴。当灵泉与荧光黏液在地穴相遇时,蒸腾的雾气在半空拼出徐福东渡船队遇风暴的星图。

倭国术士在云端现身:尔等坏我百年大计!

坏计的是天理!王童心将青铜耒耜掷向星图中心。耒耜穿透虚影钉入山岩,地穴传来龙吟般的轰鸣——三百铜人集体转向,掌中喷涌的灵泉化作暴雨,将荧光毒瘴冲入东海!

端阳佳节,新稻在修复的田亩中灌浆。王童心立于云台山巅,看着十二州狼烟处重起炊烟。陈三叔领着农人唱起《击壤歌》,青铜耒耜击地的节奏中,新穗低垂如叩谢大地。

密室铜人重归原位,掌中新长的稻穗纹路暗合《禹贡》山川。王童心将《山海农经》残卷沉入钱井,井水忽然翻涌如沸,托起块刻着地脉既通,农政乃兴的汉瓦当。

秋分祭典上,九尊新铸的禹鼎陈列州衙。鼎中堆满各色新稻,鼎耳悬挂五铢钱串。倭国使臣献上的菊纹金盆突然开裂,盆中贡米遇鼎气即发芽,转眼长成带骊山丹砂纹的异种。

王童心拂袖扫落金盆:九州沃土,自有天成嘉禾!

风起时,十二州稻田同时扬花。花粉随风飘向骊山,在地穴口结成朵巨大的稻穗祥云。云中隐约可见徐福船队调转航向,千帆所指处,皆是炊烟缭绕的膏腴之地。

冬至夜宴上,新酿的稻酒突然在杯中凝成《山海农经》全图。而云台山密室传出机括声,三百铜人集体捧出未载于任何典籍的海外谷种,穗头垂露映出波斯与天竺的星图......。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