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千帆竞渡

换源:

  永昌港的海面上,千帆林立。

阿拉伯的三角帆、中式的硬帆、波利尼西亚的蟹壳帆在晨光中交相辉映。这是史上首次多国船队联合贸易演习,十二国的旗帜在桅杆上猎猎作响。王童心站在旗舰甲板上,手中握着刚绘制的《风云帆调配图》,眉头却越皱越紧。

大食人的帆吃风快但转向笨,我们的帆灵活却难抗飓风。陈三叔扯了扯帆索,粗粝的手掌被麻绳磨出血痕,要是能取长补短...

话音未落,一阵怪风突然从东南袭来。阿拉伯商船的三角帆被吹得鼓如满月,而中式帆船则被迫降帆避险。就在这混乱时刻,一艘不起眼的暹罗小船却稳稳破浪前行——它的帆竟是斜向编织的藤席!

深夜的船坞里,三种帆布被并排铺开研究。

阿拉伯帆的亚麻布经纬细密,中式硬帆的竹篾骨架刚劲有力,而暹罗藤帆的斜纹结构令人称奇。孙驼子用炭笔在木板上画满受力分析,突然将笔一摔:我明白了!他们的帆都在模仿自然——三角帆像鱼鳍,硬帆像鸟翼,藤帆像芭蕉叶!

众人连夜试验,将竹篾编入亚麻布,再按藤帆的斜纹走线。黎明试航时,这面四不像的混装帆竟在变风中纹丝不动。更妙的是,当水手按波利尼西亚歌谣的节奏收放帆索时,帆面自动形成了最适合当前风况的弧度!

演习第五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检验了所有理论。

狂风掀起十丈巨浪,多数船只被迫回港。唯有装备新式帆的星槎号仍在浪尖穿梭。当船身被抛至最高点时,瞭望手突然嘶声大喊:水下有沉船!

透过翡翠般的浪谷,众人清晰看见一艘古希腊风格的沉船躺在珊瑚丛中。最令人震惊的是,船首像手中高举的铜瓶里,竟缓缓飘出七彩的油花——那正是传说中改良版希腊火的配方载体!

打捞工作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阻碍。

每当潜水者接近沉船,周围鱼群就会疯狂攻击。直到某个马来水手想起祖传的驱鱼咒语,情况才出现转机。咒语声中,沉船甲板突然裂开,露出个密封的青铜匣子。

匣内羊皮卷上的古希腊文让所有人傻眼。关键时刻,一个威尼斯商人辨认出这是拜占庭海军密档,记载着将石油、硫磺与海藻汁混合的改良配方。更惊人的是,卷末附注提到这种燃料需用东方黑石(煤炭)引燃——而沉船位置,恰好在永昌港运煤航线上!

联合演习闭幕式上,百艘战船同时升起混装式风云帆。

这种革命性的帆具以竹为骨、亚麻为面,斜纹走线间还织入了暹罗藤丝的弹性。当千帆齐发时,海面竟浮现出与沉船处相同的七彩油光。王童心将希腊火配方刻在青铜板上,与各国代表共同沉入海底以祭海神。

仪式尾声,陈三叔发现自己的旧帆索在青铜板下沉时,自发编织出了陌生的绳结。孙驼子查阅古籍后浑身颤抖——这竟是腓尼基人失传的海神结,而绳结中心缠着的,是一块带有明显人工凿痕的深海黑石......

浪涛拍打着新下水的船队,而在最深的海事档案室里,那卷刚拓印的希腊火配方正在发生奇异变化——羊皮纸背面的水渍渐渐显出一幅地图,指向某个富含黑石的遥远岛屿。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