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金声玉振

换源:

  永昌城的议事大殿内,十二国使节的争吵声震得梁上灰尘簌簌落下。

技术秘方乃立国之本,岂能轻授外人?大食使节拍案而起,镶宝石的弯刀在腰间叮当作响。对面的高丽使臣冷笑一声:那为何三年前,你们强索我朝青瓷釉方?

王童心站在沙盘前,手中铜尺轻敲,殿内顿时安静。沙盘里用不同颜色标记着各国技术优势:中原的丝绸、波斯的琉璃、天竺的冶铁……诸君请看,他拔下一面红旗插在沙盘中央,若继续互相封锁,百年后这里只会剩下——

铜尺扫过,所有旗帜齐齐倒下。

深夜的藏书阁,孙驼子从《周礼》残卷中抽出一片竹简。

瞧这畴人之制!他手指微微发抖,周天子设官分掌百工,却命他们将技艺刻在玉版上藏于明堂,每岁冬至由各诸侯共参。

陈三叔凑近油灯细看,突然指向简末一行小字:等等,这西羌献火浣布方是什么意思?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冲向西域进贡的羊皮卷——那上面记载的防火布制法,竟与竹简所述分毫不差!

谈判第五日,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震惊全场。

南洋小国占城的使臣突然献上三片龟甲,上面刻着的甲骨文让中原学士们汗流浃背——那竟是商朝失传的工典,记载着青铜合金的十二种配方。更惊人的是,甲背的裂纹恰好组成《周礼》明堂的布局图!

我国巫祝世代相传,占城使臣跪拜道,说这是天工开物时,万邦共守之的凭证。

王童心将龟甲置于日晷上,正午阳光透过甲片孔洞,在地上投出清晰的周天星图。波斯大匠突然惊呼:这星象与我族圣书记载的智慧降临日完全一致!

危机在月圆之夜爆发。

反对声浪最烈的吐蕃使团驻地突发大火,眼看百年羊皮典籍要毁于一旦。关键时刻,陈三叔带着刚复原的火浣布冲入火场——这种用石棉与海藻胶制成的布料,正是从《周礼》竹简与占城龟甲中破译的配方。

当焦黑的经卷在布巾擦拭下重现文字时,吐蕃国师突然跪地痛哭。他展开一卷密传的《造像量度经》,其中记载的鎏金技法,竟与龟甲上的金六工条款一字不差!

《万国工约》签订那日,永昌钟楼传来九声龙吟。

这份前所未有的公约将技术分为九等,按互惠级差交流。缔约仪式上,王童心取出一套尘封的畴人玉符——每块符上都刻着不同文明的标志性技术图样。

当最后一块玉符嵌入青铜祭台时,十二道阳光突然穿过殿顶琉璃瓦,将玉符投影连成一幅完整的世界地图。孙驼子悄悄拾起祭台下的碎石,发现每块石头断面都呈现清晰的甲骨文笔画——仿佛有双无形之手,早在千年之前就为今日备好了答案。

海风送来远洋船队的号角,而在最深处的档案室里,那套玉符正在发生微妙变化:月光下,符面的纹路渐渐延长,指向某个尚未标注的浩瀚海域……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