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港的隆冬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祥瑞打破。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三十六国的百姓惊见港口中央矗立起一座九层青铜巨塔,塔身缠绕着通心禾编织的藤蔓,在寒风中泛着温润的光泽。王童心立于塔顶,手中捧着三十六国共同铸造的文明胶囊——这枚由星陨铁与水晶熔铸的容器,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全部精华。
大人,八阵司传来异动!孙驼子裹着厚重的裘衣匆匆赶来,手中的地脉罗盘指针疯狂旋转后,指向天空中猎户座腰带三星的方向,所有观测站的浑天仪同时启动,青铜管道的共鸣声...像是在演奏某种古老的旋律!陈三叔扛着从南极冰城带回的星图残卷紧随其后,残卷上的纹路竟与文明胶囊表面的雕刻完美重合。
消息迅速传遍三十六国。玛雅祭司带来了失传已久的《星空迁徙经》,上面记载着当星辰奏响归乡之曲,文明的种子将踏上新的征程;中原史官翻出《穆天子传》的异本,其中描述的载书西行,通于天帝的传说,此刻读来竟与眼前的景象不谋而合。各国使节纷纷汇聚永昌港,共同见证这历史性的时刻。
为将文明胶囊送上星辰,王童心带领工匠们耗时三载打造星槎二号。船身以安第斯山脉的陨铁为骨,用复活节岛的水晶纤维编织船帆,船底镶嵌着从北极冰墙提取的神秘金属——这种金属在月光下会产生反重力效应。更神奇的是,船身刻满的共文符号,与知识立方体、人类基因中的密码形成共鸣,仿佛赋予了星槎生命。
启航前夜,一场罕见的流星雨划破夜空。王童心在观测台上突然发现,琉璃果表面的裂纹竟开始愈合,内部的南极城市模型焕发出璀璨光芒。当他将琉璃果嵌入星槎的核心装置,整艘船顿时被柔和的光晕笼罩,船帆上的星图纹路开始流动,指向织女星的方位。
然而,就在一切准备就绪时,危机骤降。西域突然传来急报,一股神秘的磁暴正沿着地脉网络向永昌港逼近,所到之处,青铜器物纷纷扭曲变形,通心禾藤蔓失去光泽。王童心立即启动八阵司的防御系统,同时召集各国智者商议对策。一位因纽特长老颤巍巍地献上祖传的骨制星图:唯有以天地为引,以文明为盾,方能冲破阻碍。
在长老的指引下,王童心带领众人在港口周围布下三十六座祭坛。中原道士做法引来北斗七星之力,玛雅祭司吟诵古老的星神颂歌,波斯占星师用星盘引导磁暴流向。当磁暴抵达港口时,星槎号的船帆自动展开,形成一面巨大的能量屏障,船身刻着的共文符号发出耀眼光芒,将狂暴的磁流一一化解。
星槎启航当日,百万民众聚集在海岸边。随着三十六国的号角齐鸣,船底的反重力金属与地脉能量产生共振,星槎缓缓升空。王童心站在船头,望着下方熟悉的土地,心中百感交集。当星槎穿越云层,他突然发现,地面上的通心禾藤蔓自动排列成巨大的星图,为他们指引着方向。
航行途中,星槎遭遇了无数奇观。他们穿过由发光水母组成的星云,绕过漂浮着古老遗迹的陨石带,每到一处,星槎上的共文符号便会产生不同的震动频率,仿佛在与宇宙对话。最惊险的一次,星槎误入一片磁暴星云,船身的金属开始分解,关键时刻,文明胶囊散发出温暖的光芒,将危机一一化解。
经过七七四十九日的航行,星槎终于抵达织女星附近。当飞船靠近一颗与地球环境相似的星球时,琉璃果突然发出强烈的光芒,内部浮现出播种者的全息影像:文明的传承,在于生生不息。将种子播撒,让智慧延续。王童心郑重地将文明胶囊投向星球,胶囊在大气层中划出一道绚丽的轨迹,最终坠入一片广袤的平原。
返程途中,星槎接收到来自M13星团的信号。转化为共文后,内容是:你们通过了考验。在宇宙的长河中,文明的火种永不熄灭。与此同时,星槎上的仪器显示,地球的地脉能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平衡,通心禾在世界各地绽放出金色的花朵,八阵司的青铜管道奏响了和谐的乐章。
回到永昌港,王童心在港口立下一座新的石碑,上面用共文刻着:文明如星,各有其轨;相遇相知,共生共荣。天工学堂的学子们将星槎的航行记录编纂成《星海志》,三十六国共同建立了星际守望台,继续探索宇宙的奥秘。
多年后,一位游历归来的商人带回一则奇闻:在遥远的西方大陆,有人发现了刻有共文符号的古老遗迹,遗迹中埋藏的器物,竟与星槎号上的装置如出一辙。王童心听闻后,只是微笑着望向星空——他知道,文明的传承从不会停止,那些播撒在宇宙中的种子,终将在某个未知的角落,绽放出新的光芒。
而在永昌港的夜市上,孩子们围着老者,听他讲述星槎号的故事。月光下,通心禾藤蔓轻轻摇曳,编织出一个个美丽的星图。远处的八阵司传来悠扬的青铜钟声,与海浪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文明永恒的传奇。在这片天地间,人类不再畏惧未知,因为他们懂得,唯有心怀敬畏,方能在浩瀚的宇宙中,走出属于自己的逍遥之路。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