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璇玑悬翰

换源:

  永昌港的初春带着料峭寒意,天工学堂的观星台却一片热火朝天。王童心握着青铜望远镜,目镜中北极星的位置让他瞳孔骤缩——本该高悬天际的北辰,此刻竟偏离了古籍记载的方位三寸有余。更诡异的是,八阵司所有天文仪的指针都在微微震颤,仿佛被某种无形之力牵引。

大人!孙驼子抱着厚厚的观测手记冲来,羊皮纸上密密麻麻的星图被红笔圈出多处异常,希腊学者来信说,雅典的观星石柱显示北极星偏移;玛雅祭司观测到,太阳石的投影与历法出现偏差。他展开竹简,《周髀算经》中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记载旁,王童心前日刚批注的实测有异四字墨迹未干。

陈三叔扛着从复活节岛紧急运来的石像残片闯入:岛上的老人说,石像的眼窝原本正对北极星,可现在...残片断裂处露出的青铜齿轮还沾着海盐,齿纹间嵌着细小的星砂,在烛光下泛着幽蓝。当王童心将齿轮与天工学堂的浑天仪部件比对,齿轮竟自动咬合,带动整个仪器发出嗡鸣,指针疯狂旋转后,齐刷刷指向偏离的北极星新位。

为查明真相,王童心召集三十六国的天文学家。波斯占星师带来精美的星盘,盘上的北极星标记与实测位置相差甚远;中原博士铺开巨大的浑天图,用算筹反复推演却始终无法解释偏移;玛雅学者则展示树皮书,上面记载的星神移位传说与当下异象惊人相似。争论正酣时,因纽特长老献上祖传的骨制星图,上面用冰裂纹路标注的北极星轨迹,竟与现代观测结果完全一致。

或许我们一直用错了坐标系。王童心突然开口,将《周髀算经》的盖天说模型与玛雅的宇宙三层论重叠,古人观测星辰时,参考的不是固定的黄道,而是...他顿住,目光落在知识立方体残片上——那些二进制纹路,此刻竟与北极星偏移的角度产生共鸣。

改良黄道坐标系的工作艰难展开。工匠们用安第斯山脉的陨铁重铸浑天仪主轴,以复活节岛的水晶研磨更精密的刻度盘。当新仪器落成启用的当夜,北极星的偏移数据终于稳定,但随之而来的新问题令人脊背发凉:按修正后的坐标系推算,百年后的北极星将彻底偏离现有星域。

就在研究陷入僵局时,南极考察队传来急报。陈三叔的信中字迹潦草:冰层下发现巨型青铜环,其圆心指向...偏移后的北极星!王童心立即带队南下,在南极冰原的寒风中,他们目睹了震撼的一幕:千米冰层下,直径百米的青铜环静静矗立,环壁刻满与知识立方体同源的星图,而环心的凹槽,恰好能容纳天工学堂的浑天仪主轴。

挖掘过程中,意外发生了。当青铜环的一角暴露在空气中,周围的冰层突然发出蜂鸣,冰面裂开蛛网状纹路,延伸向北极方向。更诡异的是,冰层中封存的远古气泡里,竟包裹着与现代观测完全一致的星图残片。随行的玛雅祭司面色惨白:这是...末日预言中的星轨错乱征兆!

为破解青铜环的秘密,王童心将中原的勾股术、希腊的几何学、玛雅的历法推演结合。他们发现,青铜环不仅是天文仪器,更是一个巨大的预警装置——当北极星偏移超过临界值,环内的齿轮组将启动,引发全球地脉震动。而此刻,环壁上的某道裂痕,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

危机迫在眉睫,王童心提出大胆设想:既然无法阻止北极星偏移,那就反向修正观测系统。他带领团队用通心禾的纤维编织成星网,这种特殊材料能感应地脉与星象的波动。当星网覆盖在青铜环上,奇迹发生了:环内的齿轮组开始逆向转动,裂痕的蔓延速度逐渐减缓。

但新的挑战接踵而至。星网在运行过程中,竟与八阵司的气象调节系统产生冲突,引发了罕见的极地暴雨。王童心不得不暂停计划,转而研究各文明古籍中关于星辰异动的记载。在一本残破的埃及莎草纸上,他发现了关键线索:古埃及人曾用金字塔的方位校准星轨,其原理与青铜环如出一辙。

借鉴古埃及的智慧,团队在青铜环周围建造了十二座辅助观测塔。当塔群与星网、浑天仪形成共鸣,北极星的偏移数据首次出现回稳迹象。然而,就在众人松一口气时,观测塔的基座突然渗出黑色液体,其成分与北极冰墙的腐蚀物相同,而液体在地面上画出的图案,竟是即将偏移到的新北极星位置。

历经数月努力,修正后的黄道坐标系终于完成。当王童心将新数据刻在天工学堂的石碑上,八阵司的青铜管道发出悠长鸣响,仿佛天地都在为此震颤。更令人振奋的是,根据新坐标系重新解读的星图,竟与《周髀算经》《玛雅历法》完全吻合,证实了古人观测智慧的深远。

但王童心并未松懈。他在八阵司设立星轨监测司,组织各国学者轮值观测;又将青铜环的原理融入通心禾的培育,让植物能提前感知星象异变。在他的推动下,三十六国共同签署《星辰守护宪章》,誓言守护天地间的微妙平衡。

夜幕降临,王童心登上观星台,望着修正后的北极星。琉璃果在他怀中微微发烫,内部的南极城市模型竟浮现出新的纹路,指向更遥远的星空。他知道,文明与星辰的对话永无止境,而人类要做的,便是以敬畏之心,在浩瀚宇宙中找准自己的坐标。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