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说声谢谢

换源:

  这个目标,如同远方海岸上温暖而坚定的灯塔,为藤原悠这个在忍者世界小心翼翼航行的小船,指明了方向,也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它让他更加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和意义。

他知道,在木叶村这样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想要买下一个位置尚可、带院子的独立房产,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对于他这样一个无父无母、没有任何家族背景和人脉资源的孤儿来说,所需要的金钱,恐怕是一个普通下忍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天文数字。

但他并不因此而感到气馁或者绝望。

他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时间、耐心,以及那颗远超常人的、充满“悟性”的大脑和不断增长的隐秘实力。

第一次利用“生活小技巧”赚取零花钱的成功,只是他庞大计划中的第一步,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他相信,随着他掌握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技能越来越熟练(无论是忍术、封印术、医疗知识,还是其他杂学),他一定能够找到更多、更有效、同时又足够低调和安全的赚钱门路。

或许是改良版的、效果更好、口感也不错的兵粮丸?(需要解决材料来源和效果不能太夸张的问题)

或许是利用自学的医疗知识,制作一些针对常见小病痛(比如跌打损伤、蚊虫叮咬、轻微烧烫伤)的、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小的外用药膏或药粉?(同样需要考虑材料来源和不能太引人注目)

或许是……在他对封印术的掌握达到更高水平,并且能确保绝对安全和隐蔽的前提下,小批量、匿名地制作和出售一些基础但极其有用的特殊功能卷轴?比如,比市面上更便携、启动更快速的储物卷轴?或者带有微弱净化、恒温功能的特殊符咒?(这个风险最高,必须慎之又慎)

藤原悠的脑海中,各种各样的赚钱构想如同繁星般闪烁。他需要仔细地筛选、评估、规划,选择最适合自己,风险最低的方案,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小心翼翼地去实施。

他有信心,只要自己足够谨慎,足够努力,足够聪明,那个带着院子的小房子,那个凝聚了他所有对安稳生活向往的、真正意义上的“家”,总有一天,会从梦想照进现实。

对“家”的渴望,就这样成为了藤原悠内心深处最温暖、最坚定、也最隐秘的驱动力。它让他更加珍惜眼前的平静,更加努力地积蓄力量,也更加明确了自己在这个充满变数和危险的忍者世界中,真正想要守护和追求的东西。

不是成为影级强者,不是扬名立万,不是改变世界。

而仅仅是,拥有一个可以安放身心,隔绝风雨,享受宁静的,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就在藤原悠低调地进行着他的“赚钱养家”初步尝试,并且在心中默默规划着未来家园蓝图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一些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已经引起了某个人的悄悄关注。

这个人,正是那天在市场角落里,被他用“意外坠落的瓦罐”解围的那个日向分家的小女孩。

那天之后,小女孩虽然对藤原悠出手相助的可能性将信将疑,但那个穿着普通、眼神平静的黑发男孩的身影,却不知为何,在她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她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他是哪个班级的学生。但她开始下意识地在人群中寻找那个身影。

忍者学校很大,同年级的学生也很多。想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个刻意保持低调的人,并不容易。

但或许是日向家血脉中天生的敏锐观察力,又或许是某种冥冥之中的牵引,小女孩发现自己总能在某些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偶遇”那个男孩。

比如,在放学的人潮中,她会看到他一个人背着那个半旧的布包,不紧不慢地走着,既不和人结伴,也不左顾右盼,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比如,在图书馆某个安静的角落,她会看到他捧着一本看起来很深奥或者很无趣的书(在她看来),一坐就是很久,神情专注,仿佛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比如,在体术训练场上,她会看到他混在人群中间,做着标准的动作,流着适量的汗水,表现得不好不坏,毫不起眼。

每一次“偶遇”,小女孩都会悄悄地、不着痕迹地观察他。她发现这个男孩身上有一种很特别的气质,一种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平静和疏离感。他不像是其他同龄男孩那样活泼好动,也不像某些家族子弟那样倨傲张扬。他就像一块安静的石头,沉稳,内敛,让人看不透。

她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

他是谁?他叫什么名字?他为什么总是独来独往?他那天……真的只是路过吗?还是……他真的看到了,并且用某种她无法理解的方式帮助了她?

除了好奇,她的心中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在悄悄滋生——感激。

无论那天是不是他出的手,她都清楚地记得,在她最无助、最害怕的时候,是那个瓦罐的“意外”坠落,才让她得以脱身,保住了给妈妈买药的钱。那笔钱对她那个贫困且常年卧病的家庭来说,至关重要。

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个“意外”,或者说那个可能制造了“意外”的男孩,是她的恩人。

这份感激之情,让她更加关注藤原悠的一举一动。

她开始留意他身边的人和事。她看到他和隔壁那个温柔的、名叫山中绫音的女孩似乎关系不错,有时会一起回家,分享食物。看到这一幕时,小女孩的心里会莫名地涌起一丝连她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失落?

她也看到他在课堂上总是坐在角落,成绩似乎也只是中等水平,从不主动回答问题,也从不参与那些优等生的讨论。这让她更加困惑了。如果他真的像她猜测的那样,拥有某种特殊的能力,为什么要在学校里表现得如此平庸呢?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