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糖与钢的辩论下

换源:

  第四十四章《糖与钢的辩论》下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等待着秦墨的反应。他摘下眼镜,用那个熟悉的动作擦拭镜片,然后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他走到阿星面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清华面试几点?他问,语气平常得像在讨论天气。

原定明天上午十点...阿星困惑地回答。

秦墨看了看手表:现在去机场还赶得上今晚的航班。他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封信,我的推荐信,比桑老师的更有用。

桑宁正要抗议,秦墨已经转向团队:重新做模型,按这个方案。他指着阿星的草图,曲面装饰板要可拆卸、可回收,颜色方案由桑宁负责。

项目组成员如释重负地行动起来,会议室瞬间充满了键盘敲击和纸张翻动的声音。桑宁站在原地,一时不敢相信这场持续三天的拉锯战就这样解决了。

等等,她追上正要离开的秦墨,你早就想到这个方案了对不对?就等着有人提出来?

秦墨的嘴角微微上扬:我知道曲面很重要,但安全更重要。他看了一眼正在收拾书包的阿星,好的设计就像好的婚姻,需要找到平衡点。

桑宁突然明白了什么:所以你故意和我争论,是为了

激发灵感。秦墨接过她的话,手指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腕,你的固执和我的顽固碰撞,往往会产生最好的创意。

这个小小的触碰让桑宁的心跳漏了一拍。即使结婚多年,秦墨这种不经意的温柔依然能让她心头一热。

阿星赶飞机前,秦墨压低声音,我们应该告诉他那个决定。

桑宁点点头,两人一起走向正在和团队成员讨论细节的阿星。

有个提议。秦墨清了清嗓子,罕见地显得有些局促,如果你被清华录取,暑假可以来秦氏实习。同时...他看了桑宁一眼,每周在甜氧工作一天,研究可食用建筑材料。

阿星的眼睛瞪得溜圆,手里的笔啪嗒一声掉在地上:您是说...同时跟两位学习?

如果你应付得过来。桑宁微笑着补充,当然,我们会付双份薪水。

阿星的脸涨得通红,嘴唇颤抖着说不出话。他弯下腰捡笔,趁机擦了擦眼角,但桑宁还是看到了那滴迅速消失的泪水。

现在快去机场。秦墨递给他一张名片,到北京打这个电话,有人接你去酒店。

阿星深深鞠了一躬,抓起书包冲出门去,差点撞上刚进来的陈默。

年轻人。秦墨摇摇头,但眼神是温和的。

陈默递给秦墨一份文件:地质报告最终版,还有...他压低声音,福利院的手续都办妥了,随时可以签。

桑宁敏锐地捕捉到了这段对话:什么手续?

秦墨罕见地露出了犹豫的表情。他看了看陈默,后者识趣地退出会议室,还贴心地关上了门。

我们申请成为阿星的资助人。他终于开口,声音比平时低了几分,不只是学费,还包括法定监护权,直到他成年。

桑宁的呼吸停滞了一秒。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他们心照不宣——阿星将成为家庭的一员,即使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收养。

我以为...她的声音微微发颤,我们讨论过不再领养孩子,因为星棠已经...

这不是领养。秦墨打断她,手指轻轻抚过会议桌上阿星的草图,这是...专业传承。

桑宁看着丈夫故作平静的表情,突然明白了一切。阿星对他们而言早已不仅仅是一个有天赋的少年,而是某种奇迹般的联结——他来自他们共同经历的那场地震,热爱着他们各自的事业,甚至继承了两人最突出的特质:秦墨的建筑才华和她的甜品热情。

契约婚姻补充条款,她轻声说,嘴角微微上扬,专业传承人享有家庭成员待遇。

秦墨的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这条可以加。

窗外,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阳光穿透云层,照在会议桌上那个重新制作的项目模型上——几何框架外覆盖着糖果般的曲面,刚柔并济,像极了他们这段始于契约却超越契约的关系。

---

三个月后,宁居儿童疗养院的竣工仪式吸引了全球媒体的目光。建筑评论家们为这个刚柔并济的设计惊叹不已,称其为功能与美学的完美联姻。

桑宁站在舞台上,看着台下熙熙攘攘的人群。秦墨在她身边,一如既往地挺拔如松;星棠穿着小礼服,兴奋地东张西望;而阿星——已经正式成为清华大学建筑系新生——正紧张地检查着演讲稿。

下面请项目联合设计师陈星介绍创作理念。主持人的声音通过扬声器传遍全场。

阿星走上台,聚光灯下他的轮廓显得格外清晰。十八岁的少年已经褪去了初到甜氧时的青涩,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稳的自信。

这个设计的灵感来自我的两位导师。他的声音清晰而坚定,秦老师教会我建筑的第一要义是安全与功能,桑老师则让我明白空间的情感价值同样重要。

大屏幕上展示着设计演变的过程——从最初的几何结构到糖果造型,再到最终的折中方案。桑宁注意到其中有一张她和秦墨在会议室争执的照片,不知被谁抓拍下来,两人剑拔弩张的样子现在看来竟有些滑稽。

这座建筑就像他们的关系,阿星继续道,外柔内刚,既有糖果般的甜蜜,又有钢铁般的坚韧。

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桑宁转头看向秦墨,发现他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的阿星,眼中闪烁着罕见的骄傲光芒,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第一次独立完成作品。

仪式结束后,媒体蜂拥而至。《建筑评论》的记者拦住他们:秦先生,桑女士,这个项目被称作爱情结晶,你们如何看待这种评价?

秦墨罕见地没有回避问题。他看向桑宁,嘴角勾起一个微小的弧度:每个建筑都承载着设计者的灵魂。这个项目特别之处在于...他顿了顿,它有两个灵魂。

桑宁接过话筒:而这两个灵魂经常吵架。她笑着补充,引来一阵善意的笑声,但正如你们所见,糖与钢可以完美共存。

记者转向正在和星棠玩耍的阿星:那么这位年轻的设计师是你们创意的桥梁吗?

秦墨和桑宁相视一笑,异口同声地回答:他是我们的平衡点。

夕阳西下,新落成的建筑在余晖中熠熠生辉。曲面装饰板反射出糖果般的光泽,而内部的钢结构则投下坚实可靠的阴影。桑宁牵着星棠的手,秦墨站在她另一侧,阿星则抱着厚厚的设计图纸跟在后面——这个奇妙的组合,就像那座建筑一样,看似不协调,却构成了最完美的平衡。

当摄影师要求全家福时,星棠突然拉着阿星站到中间:哥哥也一起!

阿星手足无措地站在原地,直到秦墨轻轻按着他的肩膀将他推到桑宁身边。快门按下的瞬间,桑宁感觉到阿星微微颤抖的手指悄悄勾住了她的衣角,而秦墨的手则稳稳地搭在少年肩上。

这张后来被媒体广泛转载的照片,完美定格了这个非传统家庭的瞬间——在糖与钢的辩论之后,他们找到了最甜蜜的平衡点。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