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为何拒绝?

换源:

  朝堂上,气氛变得有些凝重而微妙。

宰相穆海清眉头紧紧皱起,那两道浓眉几乎拧成了麻花,双眼之中眸光明灭不定。

而大臣们则是面面相觑,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这局势的转变实在是太突然了,就像是原本风平浪静的湖面,突然掀起了惊涛骇浪,让他们的脑子一时间有些短路。

他们刚刚还在为北辽的狮子大开口而忧心忡忡,为两国可能爆发的战争而惶惶不安。

却没想到局势急转直下,北辽竟然同意了大楚提出的反向和亲提议,这其中的变数让他们有些不知所措。

然而,不仅是大楚群臣被这突如其来的转变弄得晕头转向、一脸懵相,连带着北辽和亲使团的众人也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满脸的疑惑与震惊。

“不是,这什么情况?”

使团中的一些人忍不住小声嘀咕着,脸上写满了不解。

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来之前还坚持着要大楚嫁女的强硬态度,怎么转眼间,耶律怀义就说北辽皇帝早有让自家公主嫁过来的意思?

他们对此可是一无所知啊。

使团的人刚想要凑到耶律怀义身边询问个究竟,却见耶律怀义不慌不忙,竟然从怀里掏出了另一份旨意。

“这是临行之前,我朝陛下亲自书写的和亲书。”耶律怀义一脸恭敬,语气郑重地说道。

还不等楚帝开口说些什么,边上的和亲使团的人动作极快,一把抢过了耶律怀义手中的和亲书。

他们迫不及待地打开,当看到上面那清晰无比、绝无法造假的北辽皇帝印玺时,众人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一个个也都陷入了茫然和惊慌之中。

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人,平日里都是支持南院大王萧赫图的主战派,一直坚定地推行着之前那套让大楚嫁公主并索要高额嫁妆、疯狂挑衅的策略。

但是现在,皇帝竟然在他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还下了另外一份密旨,这完全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他们想要反对,可是这上面的内容,比起嫁女来,那挑衅的意味恐怕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不像是他们陛下的作风啊。

“这……”

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心中的震惊、疑惑、慌乱交织在一起,让他们原本嚣张的气焰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只能呆立在原地,不知所措。

“呈上来。”

楚帝满脸欣喜,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急切地让人将那所谓的北辽皇帝亲自书写的和亲书呈上来。

一旁的张贺赶紧双手捧着和亲书,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将其交到楚帝手中。

楚帝接过和亲书,迫不及待地开始翻阅起来。

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他脸上原本的喜色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阴沉的怒意。

“尔等这是在侮辱朕吗?”

楚帝脸色瞬间铁青,气得浑身微微颤抖,一把将和亲书远远地抛了出去。

那和亲书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好巧不巧的正好落在了宰相穆海清不远处。

穆海清微微一怔,看着脚边的和亲书,心中暗自揣测着其中的内容。

他知道,能让楚帝发这么大的火,这和亲书里的条件必然是极为苛刻。

大殿内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众人都被楚帝的怒火所震慑,大气都不敢出,纷纷偷瞄着楚帝和那躺在地上的和亲书,不知道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变故。

瞥了眼正对着和亲使团大发雷霆、满脸怒容的皇帝,礼部尚书心中暗自揣度,悄悄弯腰捡起了地上的和亲书,心中好奇这次北辽又提出了什么离谱的要求。

然而,仅仅只是看了一眼,他的眼睛瞬间瞪得老大,眼珠子都险些凸出来,脸上满是震惊和难以置信的神色。

“上面怎么说?”

穆海清注意到礼部尚书的异样,微微凑近,低声问道。

“北辽那边儿说可以与二皇子和亲,但必须要将二皇子送到北辽,而不是将北辽公主送到我大楚来。”

礼部尚书声音有些发颤,强忍着怒意说道。

说完,他面色不愉,眉头紧皱,义愤填膺地说:

“这哪里是成亲,分明是入赘!”

他的声音虽然刻意压低,但其中的愤怒和不满还是清晰可闻。

“这是在羞辱我们!”

只是听见了礼部尚书的话,穆海清眼底里闪过了一丝精芒。

旋即,他微微眯起眼睛,不紧不慢地说道:“入赘?”

“依老夫看,是质子还差不多。”

一瞬间,所有人都恍然大悟,眼神中纷纷流露出了然之色。

“原来如此,看来他们和亲是假,讨要质子才是真。”

一位大臣忍不住出声说道。

“论实力,我大楚的国力尚且还在北辽之上,只不过北辽塞外苦寒,又不适耕种,所以这些年我们才没有对北辽发动进攻。”

另一位大臣理所当然地分析道,脸上带着身为大楚臣子的骄傲。

这时,人群中有人眼前一亮,像是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真相一样,激动地说道:

“如今即将入冬,北地苦寒,他们要渡过寒冬已经无比艰难,所以他们其实也怕我们开战!”

这个理由一经说出,便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脸上露出了一丝自信的神情。

他们意识到,北辽看似嚣张的背后,或许也有着自己的苦衷和担忧。

而北辽提出的这看似无理的和亲条件,很可能是他们为了在两国关系中获取更多的利益和保障,才想出的计策。

大殿内的气氛在这一番讨论中,悄然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愤怒和屈辱,渐渐转变为冷静的分析和思考。

“那,他们的请求可以拒绝?”

一位年轻的臣子面露犹豫之色,小心翼翼地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不确定。

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了他,那眼神中或带着疑惑,或带着审视,仿佛在看一个提出了奇怪问题的人。

“为什么要拒绝呢?”

宰相穆海清轻轻一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高深莫测。

“两国和亲,乃是喜事。”

“既然北辽国力空虚,那我大楚自然也要彰显大国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