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匆匆三年

换源:

  时光冉冉,白驹过隙,眨眼就过去了三年时间。

贾环获得了七十六次词条抽取,不过贾环一次都没用,就是在累积次数。

每年除了每个月能够获得一次,一年十二次之外。

春节、上元节、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和下元节能够获得一次抽取次数。

而贾环今年十岁了,身高比较高,一米五了。

比十一岁的林黛玉还要高上五厘米。

这三年贾环的混账的名声在外依然非常有名。

林黛玉这三年长高了不少,在外给人感觉文文静静的,走路杨柳扶风。

不过到了贾环这里,完全没有文静之感。

因为郡主府在建,所以依然生活在贾家。

郡主府的建设,实际上要比国公府更费力,要求非常精致。

还有一个事,就是林如海没有死,可能是林黛玉被封了郡主,让林如海没有那么大的压力。

而且林如海娶了续房,是理国公府嫡次女柳宓,上月来信,说要生了,具体是子是女不清楚。

考虑到林黛玉被封了郡主,就没让林黛玉回扬州。

“三叔,在忙吗?”外边传来一个声音。

眨眼就从门口走了进来,一身蓝色锦袍,手里拿着折扇,步伐轻松的走了进来。

“蔷哥儿,过来坐。”贾环招呼到躺椅边。

“三叔,你这日子,我不是一般的羡慕,唉,自从蓉儿哥去了雁门关,我就被管的严了。”贾蔷毫无形象的躺在了躺椅上。

“兰哥儿,你也在呀!”贾蔷忽然发现树后还有一个人,正躺在躺椅上看书。

“蔷哥儿”贾兰给打了个招呼,目光又回到了书上。

贾兰是被贾政塞过来的,保证不会把这里的事说出去,才获得了贾环的认可。

“对了,蓉哥儿给我写信,瓦剌和鞑靼又打起来了。”贾蔷突然说道。

“又打起来了?这些人不管契丹了?”贾环愣了一下。

三年前贾环的算计成功了,瓦剌和鞑靼在乌兰河血战。

不过只打了三天就停下了,北方的契丹人出现了。

契丹可以说是瓦剌和鞑靼共同的敌人,不管是瓦剌还是鞑靼,一家打不过契丹。

“契丹和花拉子模打起来了,突厥没参与?”贾环思索了一下。

花拉子模和突厥长期对峙,正因为这个原因,才让大乾的西北方向,没有太大的压力。

因为突厥也调集不了太多的兵。

“这个就不知道了,不过这三年陛下赚疯了。”贾蔷摇了摇头。

因为瓦剌和鞑靼和契丹开战的缘故,导致文治帝的灭国计划被迫取消,采用了贾环的想法,开通边关互市。

边关互市的盐,茶,糖,调料,丝绸,生活日用品,都是文治帝的产业。

据说每年能产生六千万两的利润。

同样赚翻的还有各地的商人,只要把东西运输到互市,卖给文治帝就行。

而且商品运输到之后,就有一倍的利润。

这就让外务省的衙门,被一群商人天天上门。

原本被人认为肥差的盐政司,现在也没那么肥了。

“咱们也赚翻了不是吗?”贾环笑道。

“嗯,赚翻了,总体有一千万两银子了,”贾蔷已经不在乎银子了。

他的一成银子,就高达百万两之巨。

荣国府也没有那么多的银。

现在宁国府可以说是大乾最富,没有之一。

以前最富的事薛家,各行各业都有参与,估计资产有四百万辆银子。

荣国府的银子,顶多有个三十几万两银子。

不然修建大观园,也用不着从薛家借款。

“你蒸汽机研究的怎样了?”贾环想了一下问道。

这三年时间,贾蔷一直在研究数学和蒸汽机。

不过贾蔷一直在保密。具体什么成果,贾环也不知道。

“唉,房间大小的蒸汽机,力量倒是非常的大,缩小不了,做不了马车。”贾蔷叹了一口气。

“为什么缩不小?”贾环奇怪的看着贾蔷。

“高温和传动的力量造成的,零件小了,分分钟给你弄坏。”贾蔷满是无奈。

“材料强度问题,这个得慢慢研究。”

“不过房子大小的蒸汽机,有多大的力气?”贾环思索了一下问道。

“能拖动三十万斤的东西,不用轮子拖动。”贾蔷认真说道。

“这么大的力气?”贾环眼睛大瞪。

“嗯,但是没有什么用,一个房子大小的东西,走起来多不方便。”贾蔷摇了摇头,拿起桌子上的茶喝了一口。

“你装不在车上,不能装船上?”

“有了船,就能开启全球殖民的大航海时代了。”贾环激动的说道。

“全球殖民?什么意思?”贾蔷皱了皱眉头,不明所以。

“世界很大,有了蒸汽船,咱们就可以通过海路前往其他地方。”

“咱们大乾缺少的银矿,在扶桑有好几座超级银矿,据说能年产亿两白银。”

“还有夷州南部,有一座大岛,吕宋岛,上边有一座超级大的铜矿,再往南走,还有一座大岛,上边有一座庞大的金矿和铜矿,规模比吕宋岛还大。”贾环笑着说道。

“你说要是开启了大航海时代,把这几处矿占据了,得多赚钱。”

“我去,那我研究出蒸汽机,不得万世留名。”贾蔷愣了一下,随后兴奋起来。

人生短短几十年,普通人觉得享受上一辈子就足够了。

但是贾蔷出身在富贵家庭,想要的和普通人不一样,不管是官员还是文人,都想要青史留名,为了留下一个大名。

哪怕是出现在别人的诗词里也行。

而现在一个万世留名的机会出现在贾蔷面前,贾蔷说什么也不会放弃。

“三叔,我去忙了,”说着贾蔷直接跑了起来,离开了东小院。

“三叔,真的能青史留名?”贾兰凑过来问道。

“真的能,蒸汽机能让贾蔷记录在历史里。”贾环点了点头。

“三叔,我也想青史留名。”贾兰期盼的看着贾环。

“你现在好好学习,想要青史留名,只要把一样做到极致就够了。”贾环笑着道。

“好吧。”

“其实你只要当官,足够大,就能青史留名。”贾环摇了摇头。

“嗯,我一定要当大官,当个好官。”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