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文治帝的头像印章

换源:

  “表弟,快写。”林黛玉催促起来。

前几天林黛玉说话本看腻了,没有一点新鲜的。

贾环闲的无聊,就写了三国演义,结果被林黛玉反复催更。

“不写了,今天都写了两回了,累了。”贾环放下钢笔,没有写的意思。

“别求我,求我也不写。”贾环看到林黛玉可怜兮兮的样子,就知道林黛玉想干嘛。

“唉,不写算了,对了,最近大脸宝过的好惨。”林黛玉笑着给分享了自己的八卦。

“怎么惨了?”贾环好奇问道。

“被祖母,舅母,还有舅舅三个人盯着读书,读不好就挨打,咯咯咯。”林黛玉捂着嘴直笑。

“那挺惨的,要是逼上两年,后年的科举,或者能出仕。”贾环笑着说道。

“宝玉用功读两年真的能出仕?”忽然后边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

贾环回头看去,结果发现是王夫人。

后边跟着丫鬟玉钏。

“见过嫡母。”贾环作揖一下。

虽然和王夫人不对付,但是该有的礼仪还是得有。

“宝玉真的能出仕?”王夫人继续问道。

“用对办法,就能出仕,宝玉聪明着呢,过目不忘,怎么可能出不了仕。”贾环无语的说道。

“那怎么弄,才能让宝玉出仕?”王夫人虚心请教。

“宝玉好色,演武场后边的春水苑不是没人住,那边丫鬟什么的都不过去。”

“把宝玉关那里读书,给把四书五经,大儒注解的东西放进去。”

“不要让任何丫鬟,姐妹去春水苑,保证不到一个月,宝玉就能通过考核出来。”贾环笑着道。

“你们教宝玉,狠不下心。”贾环笑着道。

听到贾环的话,王夫人沉默了。

“多谢指点。”王夫人点了点头,然后走了,看方向是去了贾母院。

“我以为大脸宝惨了,没想到还有更惨。咯咯咯”林黛玉捂着嘴笑了起来。

“惨就惨吧,读书可以明智,多读点没坏处。”贾环喝了一口茶。

“而且就算是嫡母能下狠心,老太太很难下狠心的。”贾环摇了摇头。

“说的也是。”林黛玉点了点头。

贾母对宝玉的宠爱,接近于放纵。

“对了,我继母要来京城了。”林黛玉突然说道。

“你弟弟还不足一岁,从扬州到京师,足有千里,可不好赶路。”贾环认真说道。

“嗯,所以随行了六个大夫,专职儿科的。”林黛玉也是无语。

“那差不多得有半个月,姑父的伯府弄好了?”贾环笑着问道。

“陛下赏赐的府邸还挺新,这几天买了五六十个仆从在打扫,过两天就差不多了。”

“那挺好,对了,酒糟弄的怎么样了?”贾环想了想问道。

“没什么问题,好好的,算起来差不多有一个月了。”林黛玉想了想道。

“走,咱们去酿酒坊。”

……

“好字,好诗。”文治帝在御书房的隔间里,看着字画,眼中充满了惊艳。

文治帝本身就是一个诗词爱好者,可惜登上帝位,就开始悄悄和太上皇互相制衡起来。

这诗词的爱好也直接放下了。

“咬定青山不放松,好气势。”

“贾政送的,贾环写的,这两个印章有趣,哈哈哈。”文治帝看着两个头像印章。

“这个相貌可以名传千古。”文治帝突然眼睛亮了。

虽然可以留下画像,但是很难流传千古。

“来人。”文治帝离开隔间,朝着外边喊道。

“陛下。”夏守忠从外边进来。

“去传将作监制作印信的匠人过来,带上工具。”文治帝直接命令。

“是,陛下。”

文治帝又返回了隔间。

“贾政的这么好,看看贾环和林如海的。”文治帝按照归类找了起来。

很快就找到了贾环和林如海的。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好志气,好字,哈哈哈……”文治帝一脸的满意,把林如海的画,挂在了御书房。

“真理只在强弩射程之内,尊严只在宝剑剑锋之上。”

“有道理,非常有道理。”文治帝感慨了一番。

然后把三幅画都挂在了御书房的墙上。

“来人。”文治帝朝着外边喊道。

“陛下。”

“夏守忠,去一趟礼部,中秋佳节将至,在太液池举办诗会,文人才子去北海,官员在中海,官员家属在南海,三海各出一榜,中海赏金五百两,南海北海赐翰林院学士之位。”文治帝想了一下道。

翰林院学士,属于九品官员。

没有任何实权,除了偶尔起草文献,就没有任何作用。

但是对学子,还有官属来说,这十个不错的机会。

因为翰林院里,大量的人才,从这里出去。

委派官员,就是从翰林院里出去的。

“是,陛下。”

夏守忠离开御书房,去礼部传口谕去了。

文治帝看着吏部放上来,官员升迁的名单,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这次升迁的官员,大部分是世家勋贵。

寒门士子连三分之一都不到。

文治帝不由的开始思考起来,自从赏赐贾环点明了平衡之后,文治帝感觉自己的视角都清晰了。

现在不但存在文官和武将的不平衡,文官的世家和寒门也不平衡。

一旦让世家掌权了,那么自己的命令,很可能出不了皇城。

想到这里,文治帝有了一股危机感。

世家的存在,威胁太大了。

这个世界没有黄巢,就导致世家依然长存。

比如晋阳王,陇西李,颍川旬,扬州柳,荥阳范,这些千年的世家。

就像王子腾,就是晋阳王氏分支,金陵王氏。

这是文治帝不想看到的,可是对世家,文治帝也没有太多的办法。

世家的宗族制度,内部又非常的团结,现在即使是推恩令都不好使。

“明天找贾环聊聊,看看有没有对付世家的办法。”文治帝放下升迁奏折,自言自语道。

“启禀陛下,将作监的匠人到了。”外边传来宫人的禀报声。

“进来吧。”外边进来了三个拿着工具箱的工匠。

“臣于秋拜见陛下。”

“臣……”

三个匠人行礼之后,站了起来。

“那三幅画上的头像印章,你等观察一番,朕也要这样一个印章。”文治帝直接道。

“是陛下。”

三个工匠开始观察字画上的印章。

“陛下,臣等观察好了。”于秋作揖道。

“那就开始雕刻吧。”文治帝摆好姿势,朝着三个工匠说道。

“是。”

三个工匠开始雕刻起来,不到一刻钟的时间,三人就雕刻完成了。

文治帝拿到印章在纸上刻了一下。

三个都相当的不错,选了一个留下。

“这两个销毁,尔等各自去内怒领取十两银子,作为赏赐。”

“谢,陛下,陛下隆恩。”

“下去吧。”

三个工匠走了之后,文治帝迫不及待的拿出龙泉印尼,在三幅画上,刻上自己的头像章。

“不错。”文治帝露出了笑容。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