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些人将目光投向了纽约州,那里的州长罗斯福正在大胆尝试新方案,他运用政府权力大规模干预经济。”
“由他领导的纽约州政府是全国第一个对失业者进行救济的政府,这个政府在六年中帮助了500万人。”
“如果没有他人的帮助,我们当中的任何人都可能会死,罗斯福说道。”
“当他第一届任期结束时,纽约州4分之3的民众都支持他连任。”
“而在纽约州之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盼望他成为新一任总统。1932年7月1日,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罗斯福正式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
“这不仅是一次政治选举,这还是一声战斗的号角。”
“罗斯福在演讲中说道,他向大萧条宣战,成都将给人民带来新的政策。”
“而在另一边,胡佛困兽犹斗,为了寻求连任,不断为自己辩护,但民众已经对他失去了耐心,就是把一只玫瑰放到胡佛手中,他也会凋零。”
“当时的一位观察家评论道,最终的选举结果完全是一边倒,全美48个州有42个都支持罗斯福,民主党完全控制了参众两院。有人向胡佛建议,现在就去给罗斯福投票,而且要让大家知道。”
“1933年3月4日,四十多万人聚集在国会大厦前,沉默不语。美利坚已经陷入了自内战以来的最大危机。在纽约,因为救济金匮乏,5000名工人得不到政绩。”
“农民为了保住被抵押的土地,威胁要把律师吊死。在宾夕法尼亚州,银行一家接一家的关闭,全国工业产值下降了一半,4分之1的劳动力没有工作。”
“总统离任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们已经山穷水尽且无能为力。”
“那就是罗斯福接手的美利坚,这就是他在就职典礼那一天看到的美利坚。面对1亿2000万深陷危机的美利坚人民,罗斯福发表了总统就职演讲。”
“他承认当前黑暗的现实,但坚信合众国的人民没有失败。”
“他宣布,国家必须立刻行动起来,用政府招募和以工代赈来解决失业问题,全国统一救济、统一规划交通运输、建立健全的货币体系,禁止用别人的钱搞投资。”
“罗斯福的这些话语让所有人都看到了方向,他还说出了最有力的一句话,我们的国家会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他会复兴和繁荣起来。”
“唯一值得我们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所有人都被这句话震撼了,那一刻就像亚瑟王之剑被拔出了石头。”
“当时的一名听众汤米柯克兰说道,你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这个人能行,他能领导。”
“我们在排山倒海的欢呼声中,罗斯福成为了美利坚第32任总统。”
“从这一天起,一个无法走路的人将要来领导一个瘫痪的国家,他会带领这个国家走出危机的深渊,直到成为世界的霸主。”
“罗斯福也是美利坚历史上唯一一个连任四届的总统,也是唯一一个在任期间自然死亡的总统。”
“斯大林这样评价他:罗斯福是一个聪明人,他几乎做对了每一件事。”
“那是来自慈父对他的肯定。”
参赛选手的演讲到此结束。
全场都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他的演讲内容和演讲的方式都十分激昂。
很多观众都在下面讨论着。
——讲的太好了,罗斯福这种人很可怕,出生在终点,却迈向了更高级别的终点。
——二战中有着最佳手牌,同时也毫不辜负这副牌,打出最好成绩的领袖。
——他最可怕的一点是,有着如此的成就,却至死都表现出非常谦虚,以至于少有人意识到他的狡诈和无情。
——罗斯福的功绩在美利坚历代总统中,可谓是第一了,可以说是再造了美利坚。
——是啊,如此人物理应封神。
观众们对他的演讲十分满意,这无疑,让后面的两位参赛选手压力特别大。
特别是作为最后一位出场,华夏国的我,听完他的演讲。
我已经不知道到时候上场该演讲什么样的人物了。
有些观众甚至于觉得,后面的人都不用讲了,哪里还有人配得上跟罗斯福比较的。
接着,第二个参赛选手登场了。
来自倭国的选手上场了。
她是一个女生,穿着和服,跟刚才那个美利坚的哥们截然不同。
全场都安静了下来,而且这个选手看起来有些垂头丧气。
“大家好,我是来自倭国的参赛选手。”
她向观众席鞠躬后开始演讲。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这句话来自于华夏国的古籍尚书,本来有着非常美好的寓意。”
说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看着这位选手。
心里面想着,真有意思,一个倭国人,光明正大用华夏国的文化作为开头。
“1926年12月25日凌晨,大正天皇病逝的那个夜晚,倭国内阁的大臣们从这句话中选出了昭和两个字来作为新一任天皇的年号,在皇族和群臣的注视下,毅然从神官手中接过了天丛云剑和8尺琼勾玉,标志着昭和时代的开始。”
“但后来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对昭和这两个字残酷的嘲讽。”
我瞪大着演讲看着这个倭国的女选手,感受到了匪夷所思,她这样嘲讽自己的国家人物,怎么可能会机会登上封神榜。
“裕仁出生于1901年4月29日,和其他的二战领导人不同,裕仁没有个人奋斗,也没有从尸山血海中杀出的经历,他生来就注定成为天皇裕仁,从小接受严格的帝王教育。”
原来她要讲述的是那个昭和天皇裕仁。
我握紧了拳头,她继续演讲道。
“但这种教育并非是完美无缺的,裕仁的老师会教他怎么操作机关枪,怎么指挥一支小分队。”
“对于大的整体性的国家战略却不够重视,甚至有一节课的内容就是战术高于战略,当敌我力量比较接近,或者敌方力量略强于我方时,战术的确能发挥很关键的作用。”
“倭国人从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就尝到了这样的甜头,但当双方实力悬殊时,再成功的战术都无法弥补战略上的失败。”
“很多年后的太平洋战争中,裕仁才会明白这个道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