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条后来的谈判与具体执行过程中,张作霖也多有抵制。在1916年倭国人故意挑起的郑家屯事件中,张作霖处罚了自卫的华夏国士兵,镇压了人民群众的抗日运动,并亲自向倭国人登门道歉。”
“对于在华夏国派驻倭国警察、聘请倭国军事顾问的实质性要求,则一概否决。张作霖的这种复杂性还体现在他对倭国人的态度上。”
“一方面,他的很多仗都是依赖倭国人才打赢的,但另一方面,张作霖仍然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并不是百依百顺的傀儡。一旦有机会,他就会试图摆脱倭国人的控制。他的奉天兵工厂本是在倭国支援下建立的,却很少雇佣倭国技师采购倭国原料。”
“他成立东三省交通委员会,不顾倭国人阻挠,坚持修建华夏国人自己的铁路,都是这种表现。”
“正是基于这一点,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设计了一个暗杀张作霖的计划。他认为只要把这个头子干掉,他们便会四分五裂。而凤章之没落将成为于东三省建立新政权的契机。河本大作的想法得到了关东军司令村庄长太郎的支持,最终于1928年6月2日复出实施。在这一天晚上,河本大佐亲自率领一队工兵来到了澎湖屯。在张作霖专利将会经过的一处铁路交叉点上,安装了30麻袋的TNT炸药,他得意的将其称之为必死之战。6月4日凌晨,在一声巨响中,张作霖乘坐的火车被炸翻起火,黑烟高达200米,这就是震惊世人的皇姑屯事件。”
“1932年1月3日,东北军主力全部撤出锦州一带,倭国人占领这座城市。”
“一个月后,东北全境沦陷,倭国人只花了140天就得到了这片面积三百余他们国土的土地,这片他们垂涎了几十年的土地。”
“裕仁作为天皇,为关东军亲自颁布敕语,这是最高级别的嘉奖。我们可以从这些文字中看到裕仁是如何歪曲事实、粉饰侵略的。”
“虽然很多时候他并不是侵略行动的具体策划者和执行者,但他却是这些策划者和执行者最仰赖的后盾。”
“他是河本大作的后盾,是石原莞尔、板垣真次郎的后盾,是所有倭国侵略者的后盾。他们知道,不论自己犯下了怎样的罪行,天皇都会包庇他们,支持他们。”
“九一八事变后,裕仁陆续批准了近3000名军人和文官的受训晋升,石原沃尔最后当上了作战部部长坂元贞祠堂,还得到了天皇的破格接见,最后官至陆军大臣、参谋总长。”
“他们的飞黄腾达为所有倭国军人指明了道路,那就是不择手段的侵略华夏国。”
“这种观念的形成和裕仁是脱不了干系的。
当倭国人打算经营满蒙好好的消化这份侵略成果时,他们却惊讶的发现,东北人民开始自发的抗日了。
这些人民被他们的政府所背叛所抛弃,却不愿意做伪满洲国的顺民。”
“他们拿起简陋的武器去挑战拥有飞机、坦克的东北军都不敢挑战的敌人。”
“倭国人曾以为他们的对手是国民党政府,现在他们才明白,他们的对手是华夏人民。”
“国民党政府140天丢光东三省,但东北人民的抵抗持续了整整14年,先是东北义勇军,后来是东北抗联,而在东北以外,全国人民也没有忘记沦陷区的同胞,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北平、上海、江苏、安徽多地学生奔赴南京,要求国民党政府出兵东北,他们因此和政府发生了激烈冲突,甚至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而这份来自人民的力量将很快侵略者陷入进退失据的困境。而在另一边,蒋介石也有自己的烦心事。”
“有一支军队,他已经围剿了整整五年,他们的人数并不多,却每次都能从他的包围圈中溜走。”
“蒋介石越来越感到,这支军队好像和他曾经见过的所有军队都不一样,他就像一个扑灭的小火苗,每次转移都会在原野上留下燃烧的痕迹。1936年,张学良也会在陕北直面这支军队,那时他的心境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
“这位曾经的不抵抗将军将在一场震惊中外的事变中弥补自己犯下的过错。”
“而对于处在东京的裕仁来说,他越来越沉醉于帝国版图的扩张。倭国的边界线一路蜿蜒直至南洋深处间,六合演巴红的梦想仿佛近在眼前。在国民的顶点,有人会遭遇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对手,唤醒他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恐惧。”
最后这个选手深呼吸说道:
“裕仁从来没有勇气,但一个没有勇气的懦夫却能指挥无数狂徒拿起屠刀杀害无辜的人,他是最终的施暴者,所有施暴者的本质不过是懦夫罢了。”
她朝着华夏国的观众鞠躬说了一声:“对不起。”
观众,包括我在内,都被她的演讲震惊,她并没有赞扬他们国家近代史的人物,反而是以嘲讽的方式,对他的所作所为的罪行进行了揭露。
是另辟蹊径,还是道歉认罪?
相信投票的时候,会有结果。
我,作为华夏国人,最后一个上场。
压力很大,受到了很大的关注。
不少观众都在讨论我会演讲哪一个人物。
第一个讲的是总统,第二个讲的也是总统。
我又要拿出什么样的人物来进行演讲呢?
我走上了演讲台。
对面密密麻麻坐着很多人,上空还有四位神祇看着我。
前面的演讲都很精彩。
我调整了呼吸,调整了话筒的位置。
“大家好,我是来自华夏国的参赛选手。”
随即,我沉默了一小会。
大家都看着我,以为我很是紧张。
“在他的眼里,刚才两位参赛选手所演讲的人物,不过是穿着战袍的孔乙己罢了。”
此言一出,震惊四座。
所有人都惊呼地看着我。
就连上方的神祇,眼神也略微有所惊诧。
“今天我们如果冷眼旁观,他日灾祸降临到自己身上时,同样没人替我我摇旗呐喊。”
“愿华夏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如同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若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