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剧本没写完,热搜先来了!

换源:

  开机仪式刚结束,香槟的余味尚在空气中弥漫,带着一丝甜腻与气泡的刺激感,一场新的舆论风暴便已悄然集结。

一个崭新的匿名账号,如同蛰伏已久的毒蛇,在各大社交平台精准投下重磅炸弹——数张打着马赛克的所谓“内部邮件截图”,像冰冷的匕首划破平静的水面。

截图内容直指苏绾的《逆光剧场》剧本存在“严重的性别偏见”,刻意矮化男性角色,鼓吹极端女权,试图将苏绾钉在道德审判的十字架上。

一时间,网络上硝烟四起,键盘敲击声仿佛化作战场上的枪炮轰鸣。

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被轻易煽动,各种指责和谩骂如潮水般涌向苏绾和《逆光剧场》剧组,评论区成了情绪宣泄的战场。

“老周”的电话几乎是掐着点打进来的,语气带着几分虚伪的关切与不加掩饰的得意:“苏导啊,这风头可不太妙。你看,你要是愿意听我一句劝,把那几场争议比较大的戏份删改一下,稍微平衡平衡,我可以帮你把这波负面风评压下去。毕竟,和气生财嘛。”

苏绾握着手机,指尖微微收紧,眼神平静无波,嘴角甚至还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

她没有直接回应老周的“好意”,只是淡淡说了句“知道了”,便挂断了电话。

半小时后,一条加急通知发往各大媒体——《逆光剧场》剧组将召开临时媒体发布会,回应近期争议。

发布会现场,苏绾一身干练西装,独自站在聚光灯下,光影交错间勾勒出她坚定的轮廓。

面对台下无数闪烁的镜头和记者们探究的目光,她没有丝毫慌乱。

她身后的大屏幕上,清晰地展示出《逆光剧场》剧本中主要男女角色的台词量对比图、各自独立成长线的详细分布,甚至还有前期小范围观众试读后收集到的真实反馈数据,每一条都客观中立,直指核心。

“数据不会说谎,”苏绾的声音清晰而坚定,语调平稳却自带力量,“《逆光剧场》讲述的是一群人在困境中寻找光芒的故事,每个角色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弧光。至于性别偏见,我想这些数据已经给出了最直接的答案。”

一番有理有据的展示,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扇在那些质疑者和幕后推手的脸上。

舆论风向瞬间逆转。

风波初定,沈砚正式进组。

作为男主角,他进组的第一天,便收到了一份来自某知名女性消费品投资公司代表私下递来的“合作意向书”。

纸张厚重,封面烫金,散发着商业利益特有的冷冽气息。

合约内容极具诱惑力,承诺只要他能在拍摄过程中,巧妙地“引导剧情走向”,使其更贴合当下主流女性消费市场的审美和价值观,公司将为其后续发展提供巨额资源倾斜。

沈砚看着那份包装精美的合约,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了然。

他不动声色地收下,转身便将所有信息原封不动地转交给了苏绾,并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提议:“苏导,你看,现实往往比剧本更精彩。我们不如将计就计,顺势在剧中加拍一个‘被资本裹挟的剧作’的警示章节,如何?”

苏绾眼中精光一闪,对沈砚的敏锐和默契报以赞赏的微笑:“好主意。就让那些看不见的手,也亮亮相吧。”

一场将现实博弈融入剧情的特殊拍摄,就此拉开序幕。

不久,顾砚也以友情客串的身份低调进组。

他饰演的角色,正是一位因职场性别偏见而被迫放弃编剧梦想,郁郁不得志的编剧助理。

这个角色与他自身的某些经历有着微妙的共鸣,仿佛是镜中倒影。

在片场,顾砚亲眼目睹了苏绾对剧本近乎偏执的掌控力,以及她调度整个剧组的魄力,内心的敬佩与日俱增。

尤其是一场“剧本围读辩论会”的重头戏,剧本中,主创团队因为一个核心情节的性别视角问题爆发激烈争论。

争执声此起彼伏,情绪高涨,仿佛真的回到了创作的源头。

顾砚原以为这只是苏绾为了戏剧冲突而虚构的桥段。

岂料拍摄结束的第二天,社交平台上,一场关于“影视创作中的性别视角与市场迎合”的激烈大讨论骤然爆发,其争论焦点、各方观点,竟与苏绾剧本中的那场戏惊人地相似,仿佛现实与剧情在隔空对话,同步上演。

顾砚不禁对苏绾的洞察力和前瞻性佩服得五体投地。

《逆光剧场》的拍摄进度顺利过半,眼看就要进入攻坚阶段,剧组的资金链却突然出现了异常波动,几笔关键的投资款项迟迟未能到账。

苏绾敏锐地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经过一番秘密调查,她发现背后果然有鬼——某个资金雄厚的大型影视平台,正试图通过釜底抽薪的方式,逼迫她交出部分制作主导权,以便安插自己的人,修改剧本,将《逆光剧场》改造成他们想要的“流水线爆款”。

苏绾岂会任人宰割。

她当机立断,主动联系了业内几位素有口碑、同样在创作中坚持独立自主的资深女导演、女制片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联合投资计划。

条件只有一个:必须保证《逆光剧场》剧本的完整性,以及现有主创团队的绝对主导权。

这个计划,在资本为王的影视圈不啻于一场豪赌。

但苏绾的专业、剧本的质量以及她所展现出的决心,打动了这些同样渴望优质内容和创作自由的同道中人。

很快,新的资金注入,不仅稳住了摇摇欲坠的剧组,更在行业内引发了一场关于“女性创作自主权与资本博弈”的新一轮深度讨论。

苏绾的名字,再次成为行业焦点。

然而,挑战并未就此结束。

在一场至关重要的爆破戏拍摄中,尽管安全措施一再检查,还是意外发生了一起小规模的道具爆炸事故,导致一名敬业的配角演员手臂轻微灼伤。

事故虽小,却被一直虎视眈眈的资本方抓住了把柄。

他们立刻调动水军,在网络上大肆炒作“《逆光剧场》剧组管理混乱,罔顾演员安全”,试图将剧组彻底抹黑,搅黄这部凝聚了苏绾无数心血的作品。

面对汹涌的负面舆情,苏绾没有选择沉默或者辩解。

她在第一时间将伤者妥善送医,并承担所有医疗费用后,立刻在官方平台公布了详细的幕后安全审查记录、事故调查报告以及后续处理流程,每一个环节都公开透明,有据可查。

紧接着,一段剧组内部拍摄的幕后花絮视频被放了出来。

镜头里,苏绾在每一次危险镜头开拍前,都亲自反复检查道具的安全性,细致确认演员的保护措施是否到位,甚至亲自上阵演示动作要领,她的手指在金属装置上来回摩挲,像是在抚摸一件珍宝。

视频的最后,是她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冲向伤者,冷静指挥现场救援的背影,配上她沙哑却异常坚定的画外音:“我写的剧本,得由我自己来守。”

这段视频如同一颗重磅催泪弹,瞬间引爆了全网口碑。

无数网友被苏绾的执着和担当所打动,“苏导太拼了!”“这才是真正的创作人!”“保护我方苏绾大大!”的弹幕铺天盖地,刷满了整个屏幕。

那些刻意抹黑的言论,在这股强大的正面声浪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迅速被淹没。

《逆光剧场》在重重围剿与波折中,终于迎来了杀青的日子。

所有的素材都已剪辑完毕,特效和配乐也已臻完美。

苏绾站在空旷的放映厅里,看着屏幕上滚动的演职员名单,心中百感交集。

这一路走来,她面对了无数挑战,但她立场坚定。

现在,是时候让这部倾注了她所有心血的作品,去接受市场和观众最终的检验了。

夜色渐深,窗外城市的霓虹闪烁不定,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或者说,一场盛大的献映,即将来临。

空气中弥漫着大战前的宁静,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名为期待的电流。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