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姐不靠流量,姐造流量规则

换源:

  夜色如墨,屏幕上的光芒却汇聚成海啸般的洪流。

工作室里灯光柔和,空气中弥漫着香槟的清冽与纸杯碰撞的叮咚声,仿佛连窗外的城市霓虹都在为这场胜利喝彩。

《逆光剧场》上线当晚,数据曲线如同打了鸡血的疯牛,一路狂飙,毫无悬念地冲上了各大平台播放量榜首!

苏绾工作室里,一片欢腾,香槟的泡沫几乎要飞上天花板。

手机震动此起彼伏,团队成员们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喜悦,欢呼声、击掌声、键盘敲击声交织在一起,像是奏响了一首胜利的交响曲。

然而,这份喜悦尚未持续多久,一股诡异的暗流便在评论区汹涌泛滥。

“男主沈砚是不是太帅了点?感觉不像个卧底,倒像个男模,出戏!”

“女主苏蔓(剧中名)也太强势了吧,看得我拳头都硬了,现在的剧能不能别搞这种女强人人设了,烦!”

“剧情还行,但演员用力过猛,特别是那个沈砚,眼神太有戏了,反而假,不像新人。”

类似的言论如同病毒般蔓延,整齐划一,透着一股训练有素的“专业”味儿。

滑动评论页面时,指尖仿佛触碰到冰冷的阴谋,每一条都像是一把精心打磨过的刀锋。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水军下场了,而且是针对核心角色魅力的精准打击!

苏绾看着屏幕上那些刺眼的评论,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她轻轻摩挲着手机边缘,指尖传来金属的凉意,一如她此刻的冷静。

这是不打算让她好过了?

想用这种方式来恶心她,让她自乱阵脚?

太天真了。

她指尖飞快,一条微博已经编辑完毕:“《逆光剧场》角色魅力引发热议,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如果观众觉得角色太出彩,甚至不像‘传统意义’上的卧底或柔弱女主,那只能说明,我们选对了人,演员也完美地诠释了我们想要打破的刻板印象。戏剧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不是吗?”

没有愤怒,没有辩解,只有四两拨千斤的从容与自信。

这条微博一出,瞬间引爆了真正的观众群体。

“苏导说得对!凭什么卧底就得灰头土脸,英雄不能帅吗?”

“就是喜欢苏蔓的飒!看得我热血沸腾!”

“那些说男主不像新人的,是嫉妒沈砚的演技吧!”

舆论风向,顷刻逆转。

然而,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第二天,沈砚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头部女资平台的总监,姓张。

张总监语气亲和,先是对《逆光剧场》的成功表示了祝贺,然后话锋一转,暗示沈砚可以在接下来的采访中,多提提平台对新人的“大力扶持”,并隐晦地表示,只要沈砚“懂事”,平台愿意动用资源,为他争取《逆光剧场》第二季的男主位置,甚至可以为他量身打造其他项目。

沈砚握着电话,眉头微蹙。

他不是初出茅庐的傻小子,自然听得出对方话里的施舍与威胁。

电话那头的声音低沉而绵密,像极了旧日梦魇中的回音。

若是在以前,这或许是个不错的机会,但现在,他是苏绾的人。

“张总监,”沈砚的声音平静无波,“《逆光剧场》的成功,离不开苏导的慧眼识珠和整个团队的努力。至于平台的扶持第二季的事情,我只听苏导的安排。”

电话那头,张总监的笑声戛然而止,空气仿佛凝固了几秒。

“沈砚,年轻人要懂得抓住机会,不要太意气用事。”语气已然带上了几分寒意。

“感谢张总监‘提点’,我还有事,先挂了。”沈砚干脆利落地结束了通话。

他不知道,这通电话,直接点燃了平台的怒火。

很快,眼尖的粉丝发现,《逆光剧场》在平台上的宣发资源肉眼可见地缩水,原本占据首页黄金推荐位的主海报,被悄无声息地挪到了角落,甚至一度消失不见!

“怎么回事?平台疯了吗?这么火的剧不推?”

“肯定是得罪人了!资本真是恶心!”

苏绾得知此事,非但没有气馁,眼中反而闪过一丝寒芒。

她站在窗边,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她的侧脸,映出一抹冷峻的轮廓。

想用这种方式釜底抽薪?

那就别怪她不按常理出牌!

她立刻召集团队,连夜策划,第二天一早,一个名为“《逆光剧场》观众共创剪辑挑战赛”的活动横空出世!

规则简单粗暴:观众可以自由剪辑剧中的任何精彩片段,配上音乐和文字,上传到各大视频平台,点赞最高、创意最佳者,将获得丰厚奖品,甚至有机会参与后续剧集的相关工作。

一石激起千层浪!

那些被剧情和演员魅力深深吸引的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本就热衷于二次创作。

苏绾此举,无异于给了一把官方认证的尚方宝剑!

一时间,各种神剪辑、踩点混剪、角色高光时刻集锦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B站、抖音、快手……几乎所有主流视频平台都被《逆光剧场》的片段刷屏!

热度不降反升,甚至远远超出了平台最初投入宣发资源时的预期!

张总监看着后台那不合常理、节节攀升的数据,气得差点砸了办公室的电脑。

他第一次意识到,这个苏绾,远比他想象的更难对付!

就在此时,另一股力量也悄然加入了战局。

顾砚在一次重要的时尚杂志访谈中,被主持人问及离开顶流光环,选择与苏绾这样的新锐导演合作,是否会考虑回归传统的经纪体系。

顾砚面对镜头,笑容温和却带着一丝释然:“很多人问我这个问题。我想说,我现在跟着苏绾老师拍戏,虽然曝光度可能不如从前,但我感觉自己比当顶流的时候,更像一个真正的演员了。”

这番话,没有半句抱怨,却胜过千言万语。

“顾砚称现在更像演员”的话题,以火箭般的速度冲上热搜榜首。

苏绾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机会。

她立刻让团队放出了一段早已准备好的幕后花絮:视频里,顾砚为了一个眼神,对着镜子反复练习;为了吃透一句台词,在剧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注释;为了理解角色的心理动机,深夜还在和苏绾、编剧激烈讨论……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真实的付出。

画面中,他的额头沁出汗珠,眼神专注而坚定,背景是凌晨三点的工作室灯光。

观众们被彻底震撼了!

“我靠!这才是真正的演员!顾砚以前是被流量耽误了吧!”

“难怪《逆光剧场》的配角都这么出彩,导演和演员都这么用心!”

“苏绾牛逼!顾砚牛逼!《逆光剧场》给我火!”

口碑,再一次发酵升级!

眼看舆论和热度都压不下去,平台方面似乎也意识到,硬碰硬只会两败俱伤。

张总监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亲自联系苏绾,姿态放得极低,提出愿意高价收购《逆光剧场》的全部版权,将其纳入平台旗下的“定制内容矩阵”,并承诺给予后续系列最顶级的资源支持。

这是想摘桃子了。

苏绾在电话里听着张总监天花乱坠的许诺,只是淡淡一笑。

她的眼神穿过玻璃窗,落在远处闪烁的高楼灯影上,仿佛早已看穿一切。

当晚,苏绾开启了一场名为“《逆光剧场》剧本解谜”的直播。

直播间内,苏绾侃侃而谈,从剧中人物的微表情,到场景布置的隐喻,再到台词背后的潜台词,一一为观众剖析。

她的声音温润而有力,每一个停顿都恰到好处,仿佛能穿透屏幕,直抵人心。

她巧妙地将《逆光剧场》的核心创作理念——从“被设定的命运”到“自我书写人生”的主题,层层递进地展现出来,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原来苏蔓这个名字是‘苏醒的蔓藤’,象征着女性的觉醒与坚韧!”

“沈砚的代号‘影子’,既是卧底的身份,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光明与黑暗!”

直播间的观看人数如同火箭般蹿升,迅速突破千万大关!

相关话题更是霸榜热搜一整天!

在直播的尾声,面对弹幕上雪片般飞来的关于“平台收购”的询问,苏绾微微一笑,抛出了一个更重磅的消息:“感谢大家的厚爱。《逆光剧场》是我们团队的心血,暂时没有出售版权的打算。不仅如此,我们还将启动‘《逆光剧场》观众共创剧本计划’!欢迎大家踊跃投稿你们关于续集的创意、脑洞、甚至是完整的故事线,最终我们将从中筛选出最精彩的部分,由我亲自操刀改编,融入到正片之中!”

网络瞬间炸开了锅!

“卧槽!观众参与编剧?姐真敢玩啊!”

“这才是真正的互动剧!苏导格局打开了!”

“妈妈问我为什么跪着看直播!苏绾,我的神!”

无数的邮件和私信如潮水般涌向苏绾工作室的邮箱,服务器一度因为访问量过大而短暂瘫痪。

整个行业都被苏绾这一连串惊世骇俗的操作给震懵了。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不守规矩”却又如此成功的搅局者。

夜深了,苏绾站在工作室的窗边,看着城市璀璨的灯火,眼中闪烁着比星光更明亮的光芒。

这场仗,打得漂亮。真正的考验,或许还在后面。

风暴,似乎才刚刚积蓄起它最猛烈的力量,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投向了那个即将揭晓最终审判的平台,那里,一个数字,将决定《逆光剧场》是昙花一现的喧嚣,还是能真正镌刻下自己名字的里程碑。

那股暗流,也并未真正平息,只是潜伏得更深,等待着下一次反噬的机会。

苏绾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硝烟与成功的甜香,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山雨欲来前的沉寂。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